家风家规心得体会3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1-18 13:30:11 来源:网友投稿

家风家规心得体会1  为充分展现组织部门作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知识分子之家”良好的形象,不断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灵山县委组织部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组织部部长*同志今年5月中旬到广西考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风家规心得体会3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家风家规心得体会3篇(精选文档)

家风家规心得体会1

  为充分展现组织部门作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知识分子之家”良好的形象,不断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灵山县委组织部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组织部部长*同志今年5月中旬到广西考察调研时就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从抓家教、立家规、正家风、尽家务入手,扎实抓好组织部门的自身建设。

  抓“家教”,夯实建设“三个之家”的基础

  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三个之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组工干部队伍是根本。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灵山县委组织部结合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建立保持先进性长效机制等工作,组织本部工作人员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政策水*和思想政治素质。一方面,切实抓好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的学习。对重要的上级文件,实行集中开会学习贯彻。如5月26日,召开该部全体干部职工会议,组织学习了桂组明电[20xx]34号《关于在全区组织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同志在广西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桂组通字[20xx]33号《关于印发*同志和陈际瓦同志在全区市县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通知》等文件。另一方面,扎实抓好业务和经济等方面知识的学习。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组织开展了“每月读一本好书”的活动,有规划、有部署地组织该部的全体工作人员每月精读出1本业务、文学、历史、哲学、传记等方面书籍,并撰写读书体会,年末开展评选“优秀读书奖”活动,并将其作为年度考核评优的一项重要内容,掀起了学习的热潮。学业务、学经济、学哲学等知识已成为该部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看书学习已蔚然成风。有效提高了该部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立“家规”,确保“三个之家”建设的巩固和发展

  建立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才能保障组工干部正确履行职责,确保“三个之家”建设的巩固和发展。为抓好制度的建设,灵山县委组织结合建立健全先进性教育活动长效机制,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充实完善。如为了提高该部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效,制订出《*灵山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量化管理暂行办法》,对该部全体工作人员从“德、能、勤、绩、廉”等五方面进行量化考核,根据日常业务工作完成的情况和思想表现、遵纪守法等进行考评打分,业务工作表现突出获得上级先进的相应加分,工作不到位或失误相应减分,年末将考核结果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列,作为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确定优秀、称职、不称职三种档次的依据,并将其作为向上级推荐优秀后备干部以及本级分配年终岗位责任奖的重要依据,有效加强了干部队伍的管理。至今,该部先后修改完善了会议制度、部内督办查办制度、干部考勤制度、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灵山县组工干部行为规范等十八项内部管理制度,并将修改、完善后的各种内部管理制度印刷成《*灵山县委组织部内部管理制度》小册子,发放到该部每名工作人员手中,为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实现内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提供了依据。

  正“家风”,增强“三个之家”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为树立公道正派的部风和良好形象,灵山县委组织部紧紧抓住作风建设不放松,以实际行动加强作风建设。如为了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服务型机关,密切与各单位、党员群众的关系,灵山县委组织部推行以联系基层、深入调查研究、加强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联系基层工作制度。对全县基层党组织按上、中、下三个档次进行分类,将管理状况、领导班子建设为中、下的基层党组织作为服务对象,组织全体干部以二人为一组,每组负责联系二个机关单位、二个事业单位、一个企业单位和一个基层党委。联系人通过日常走访、到单位调研、参加工作例会、电话联系等方式,收集情况,及时反馈,提供服务。如联系武利制糖有限公司的联络组,根据该厂改制后党委班子成员变动较大、党组织日常工作难以开展的实际,及时将有关情况向部领导作了汇报,并指导该公司党委配足配强了党委班子成员,使该公司党委的日常工作走上正轨。同时,坚持走出机关,组织该部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城乡联谊,三级联创”活动,与联谊镇、村的群众建立结对帮扶对子60多个,并围绕服务群众,全体组工干部纷纷主动把党的政策讲到户,致富信息送到户,具体困难帮到户。至今,共为结对对象和群众解决问题60多个,送去致富信息40多条。获得了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的好评,进一步增强了组织部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尽“家务”,体现、维护和推动“三个之家”建设

  灵山县委组织部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尽好义务,把做好工作作为“三个之家”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际工作来体现、维护和推动“三个之家”建设。如为了做好乡镇换届后从班子中退下来人员的思想工作,灵山县委组织部建立了恳谈制度,派出组织部人员对从班子退下来的人员进行交心谈心,送去问候和关怀,掌握其思想动态。至今,已谈话30多人次,做到退出班子的人员每个必谈,有力地确保了从镇班子退出来的每个人员思想稳定,工作热情不减。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管理、密切党群关系、促进农村各项工作开展,灵山县委组织在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在农村经济组织中建立、发挥党组织作用的新途径,使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不断适应农村发展的新变化。至今已建立了文利镇奶水牛养殖协会党支部等行业协会党支部三个,另有四个正在筹建中,创新了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为扶助困难党员走上致富道路,经县委同意,通过广泛动员各机关工作人员每人每月捐资2元以及企事业单位、个人和社会捐赠,建立了“农村党员扶持发展基金”。目前,“农村党同扶持发展基金”已全面实施,一部分贫困党员在扶持资金的帮助下,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如陆屋镇莲塘村贫困党员刘日秀,想种植莪术却无资金。“农村党员扶持发展基金”根据实际为其发放扶持发展资金20xx元,扶助他种植莪术2.3亩,为其增收致富创造了条件。通过履行好自身的职责、把工作做好,灵山县委组织部真正让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感受到了“三个之家”的温暖。

家风家规心得体会2

  什么是家风?家风就是一个家族对修养、气质、智慧、人品的传承,家风是由父母家族长辈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一种风尚和作风,这样一代代的传承。家风一旦形成就能不断继承和发展,使整个家族有了一种灵魂和底蕴,家风传承越久家族底蕴越深厚.

  首先是修养,一个好的家风会让人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前几天在公交站台有一幕很让我感动,有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她几岁的小女儿在公交站台等车,小女孩手里吃着零食,然后随手把垃圾仍在了地上,她妈妈望着她对她说“妈妈在家里怎么教你的?乱丢垃圾是不对的,赶快捡起来丢旁边的垃圾桶里”小女孩弯下腰把垃圾捡起来丢到了垃圾桶里。年轻妈妈的教育让小女孩知道了乱丢垃圾是不对的,这是一种个人的修养,小女孩在妈妈这样的教育下必然会成为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

  说到气质大家脑海里肯定出现了大家闺秀,绅士风度这样的词语,对,就是这样的,良好的家风会有一种良好的氛围,在这种有气质的家庭的家风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在小时候父母就教育不要说脏话,见了长辈要行礼打招呼,走路要目视前方腰板挺直等等。这也是培养一个人的气质的一种表现。

  大家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吧,北山愚公,年近九十。屋前有太行、王屋二山阻碍出入,他决心把它们铲*。智叟认为这是做不到的事,笑他愚蠢。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后有孙子,子子孙孙永无穷尽,而山不会加高,为什么会做不到呢?因此每天挖山不止。天帝受到感动,便派夸娥氏二子把山背走。有人会想我们是在谈家风,愚公的故事只是他一个人的事而已,其实不然,愚公为什么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那是因为愚公的家风,愚公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办到搬走两座大山的,但是愚公把做事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不怕困难。迎难而上,不退缩的大智慧留给了后人,后人一代一代传承这样的家风,相信一定会搬走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的。

  人品在一个家族的家风中也有很大分量,比如在做人方面诚信,正直,勇敢,真诚,坦荡,宽容。做己方面的自知之明,自制自律,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觉自醒等等。

  社会是由家族组成的,好的家风会形成好的社会风气,一个民族的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好的家风的传承,让我们把好的家风传承起来为社会的繁荣昌盛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家和万事兴,只有家里和和气气的,我们的大家,我们的国家才会越来越昌盛。”3月22日,呼家楼街道联合金色朝阳培训学校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家风抵万金”的讲座,辖区百余居民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好家风好家训,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促使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什么是家风?家族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好的品德,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就成为了我们家族的风气。家风好,这个地区的民风就好,国家就好。就像诗经中的《国风》和《雅颂》在唱歌的过程中就把这个地区的`纯朴善良的民风表现出来了。讲座中,金色朝阳培训学校的王虹老师首先为大家讲解了家风的含义。

  随后,她讲道:家风家训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是每个家庭教育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重要教诲。家庭成就孩子的教养,品格来自家庭的传承。“传统文化是宝,我们要一起学习。”

  “我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例子。我一次我去王府井,看见一个父亲领着10岁的左右的孩子玩。正巧,这个父亲接了个电话,他马上说,这事我帮不了你,我现在不在北京,在新疆呢。”听了王虹老师的分享,大家哈哈大笑。王虹老师总结说:“教育孩子从小就要让他学会诚实,家长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王虹老师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和对家风、家训的感悟,运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为大家讲解了《庭训格言》部分内容,列举了诚以及美国第一任华裔内阁赵小兰的家教,通俗易懂地教居民们如何培养子女、孙子、孙女,以及如何营造良好的家风、家训。有的居民拿出笔记本做着记录,有的居民用手机记录下讲课场景,现场热情火爆,响起阵阵掌声。

  讲座结束后,居民李华感慨颇深,分享了听课后的感受,她说,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传统风尚,或作风,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风不仅是民风、社风的组成要素,也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家规、家教、家风,成为社会风气、公民道德的源头。家风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是一种无声的动力、无言的激励,它的影响是深刻的,全面的。“街道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教育活动,我们非常喜欢,提醒我们这些老人不要溺爱孩子,引导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树立家风家规的意识、进一步加强社会和谐建设。”

家风家规心得体会3

  家风家规是代代相传的精神滋养。对人的成长而言,家风、学风、社会风气的影响,有一个不断进阶的过程。家风主要是对人生的启蒙,学风是对人生的充电,社会风气则是对人生的淬炼。

  从当前来看,家风与学风的衔接,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只有二者互为补充,个人才有强大的精神积淀去阅读社会。日前,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工会在北京四中举办了以“黼国黻家,栉风沐雨”为主题的家风大家谈活动,教育专家与学校师生一道,畅谈家庭教育心得,共论家风建设路径。现摘编几篇,与读者分享。

  别失去欣赏孩子的能力。《朱子治家格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家庭教育的前提,是有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否则,再好的教育理念都无法实施。然而,许多父母随着孩子的成长,慢慢地失去了欣赏孩子的能力,这让良好的亲子关系也失去了依存。

  父母不欣赏孩子的原因,一是现实与期望的差距,二是面子。有人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久而久之,觉得孩子一无是处。经常有家长说这样的话:你看你,都考成这样了,还天天美!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马拉松比赛的话,小学或初中阶段相当于前5公里。42公里的比赛,前5公里跑第一名或最后一名,重要吗?

  作为过来人,教育者和家长其实都清楚,一个人未来的发展,与小学或中学时代的考试分数不能画等号。可是做家长的,怎么就在孩子的分数面前失去理智,让愤怒扭曲了人性,让自己失去了欣赏孩子

  进步与成长的能力呢?(李雄,作者为北京四中学生处副主任、语文高级教师)

  以胸中格局行不言之教。在优秀的家长身上,能发现共同的特点:比如夫妻恩爱和谐,带给孩子阳光心态和安全感,孩子也会对他人更信赖与亲近。比如家长有长远的眼光和格局,更重视孩子心灵的成长,不是光看眼前的成绩,也不只是关心孩子的物质需求。家长自己或工作中有追求,或生活中有情趣,能行不言之教。再有,就是尊重孩子,给孩子充分的信任,支持孩子的尝试,与孩子沟通顺畅。

  家庭和学校应该是携手的关系,方向是一致的: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在家庭教育层面,学校可以做一些积极的引导,帮助孩子了解家庭,促进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一直以来,我觉得最朴实也最动人的一句宣传语是:高高兴兴上班去,**安安回家来。我们每天都会走出去,然后又归来,起点和终点都是家。让家成为一个最好的归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家对每一个成员的期许,首先就是*安,是快乐。我想和家长共勉的是:不要太早放弃自己,从丰富自己开始创造生活,为孩子树立榜样。


家风家规心得体会3篇扩展阅读


家风家规心得体会3篇(扩展1)

——学习家训家规家风心得体会3篇

学习家训家规家风心得体会1

  20xx年以来,余姚市纪委把《准则》规定的“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作为机关党员率先垂范的具体行动,积极开展“立家规、正家风,建设清廉余姚”活动,努力营造全市广大机关党员带头践行好家规,家庭、学校积极倡导培育好家风,全社会共同传承弘扬“德治礼序、风清气正”的社会新风尚,让传统家规照进现实。

  家规教育突出干部“少数”关键。将家规教育作为《条例》《准则》的学习计划、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党员组织生活日以及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家与国”、“规矩与纪律”之间有机统一、继承发展的关系。提炼新时期余姚机关党员遵纪守廉“三字经”,引导广大机关党员学习借鉴*传统家规中倡导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思想道德观,切实践行“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行为准则。在机关党员中开展寻找优秀家规、祖训、族箴等活动,要求机关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给家庭成员立规矩,鼓励每个机关党员亲自写(立)一个家训,作为理家治家的准则。将家规教育作为加强机关党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挖掘身边机关党员干部清廉典型背后的好家规、好家风,深入剖析案件查处中“家族式腐败”、“身边人腐败”的教训,通过正面学习与反面警示结合的方式,引导广大机关党员重家教、立家规、传家训。

  家规传承发挥家庭“主体”作用。牢牢把握“家庭”这一家规传承的主要载体,在全市行政村、社区、学校、家庭中建设“好家风示范点”,在电视台开设“家风”访谈专题,组织开展“家教20招、好家训20例、勤俭节约20例、最感人家庭故事20例”征集活动。设立“余姚好家风”专题网页,通过寻找好家训、宣传好家风、展示好家庭,全方位展示本市优秀家风、传统家训和背后的感人故事,截至目前,已经收集了一批余姚当地历史人物、革命先烈以及当代知名人士优秀家规家训3000余条。在此基础上,在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家属中开展姚江传统优秀家规家教品鉴活动,通过发放“弘扬家规、拒绝腐败、守住幸福”倡议书、品读优秀家规家训等形式,把廉政提醒式教育覆盖到党员领导干部身边人。深入开展“童蒙养正”廉洁主题教育,先后组织广大青少年开展了“开学第一课学王阳明家规”、编发“红色四明”“吾心光明”等廉洁主题教材、传统廉洁观教育讲师团进校园、青少年廉洁书画作品创作大赛等,引导广大青少年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以此带动家庭良好家风的培养。

  家规弘扬注重市民“多数”普及。开展余姚传统家规家训廉洁元素整理挖掘工作,收集整理以“四先贤”为代表的余姚历史名人优秀家规家训、族规族箴、廉洁故事等,编撰成《姚江优秀传统家训选集》一书,收录《开元王氏族箴》、《四明黄氏族谱》、《泗门谢氏家训》、《姚江诸氏家训》、《临山卫阮氏家训》等43篇优秀家训,近期该书已经公开出版。在相关媒体*台开设“姚江传统家风”专栏,在电子*台上传《王阳明家规家训》、《余姚名人家规家训故事集》等视听资料,向市民推介优秀的传统家风。推进“一馆五基地”建设,“一馆”即在余姚名人馆中增设余姚名人先贤家规家训展厅,重点展示余姚先贤名人的优秀家规家训和相关故事;“五基地”即做好余姚五个市本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提升工作,融入家规家训的元素,打造廉政文化现场教学精品线路。同时,在全市范围内选择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村风民风良好的村、社区,以及注重思想道德教育、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学校、企业和基层站所,作为好家风建设示范点,全面推进村规、校规、厂规建设。

学习家训家规家风心得体会2

  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6月8日—13日,公积金余杭分中心机关支部组织开展了学习*门家规,正家风、立家规、严家教活动,切实加强党员家风家规建设。

  一、党员分头学。各党员开放式学习了《*门》家风,并结合自家家风写体会谈感想,提高对家风重要性的全面认识。大多家庭都包含着礼貌谦让、勤劳节俭、艰苦奋斗、尊重宽容等普通人家的家风与传承,倡导礼义持家。

  二、科室集中学。各科室负责人牵头,对*门家风进行讨论。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只有提高自身的修养,先将家庭管理好,才能更好的为国家效力。与党员自学相比,科室更多是对廉政廉洁的讨论。

  三、持续深入学。支部借助本次活动,将家风教育纳入分中心文化建设,逐步成为公积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常抓家风家规教育,牢记家和万事兴,注重家风对政风学风的带动,营造良好氛围,厚植勤政廉政基础。此次活动让党员重新审视了规矩的重要性。正像郑濂所说,有人监督时恪守规矩并不难,难的是一个人在无人监督时也能抵制诱惑,坚持操守。要把规矩化为严以律己的自觉,不忘初心,不失公心,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家风家规心得体会3篇(扩展2)

——家规家风心得体会3篇

家规家风心得体会1

  一个人的成长成材,离不开家风的潜移默化;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即是千万家庭家教家风的总和。“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的古训仍历历在耳,“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信条更是千年不殒,*古人对于家风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处世之道,是祖先历经世事之后的经验之言,可以成册,可以言传,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必是对儿孙的谆谆劝诫。好的家风淳朴无华,催人向善,是引导儿孙*成材的不二法门,也是约束儿孙行为规范的内心准则;反之,则误人误己,诱导儿孙步入歧途。往小看是修身齐家,往大看是治国*天下。优良家风需要传承,需要推广,社会正气需要弘扬。

  家风对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是个人的第一课堂,我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便是对于家风的一个最通俗的理解,也是一个真实的写照。父母诚朴,则儿孙向善,父母贪腐,则儿孙效仿,家风直接影响个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古来宗族大家庭,必让孩子以德高望重者为榜样,而今家庭变小了,更需要家长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师,让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为后代茵福。

  良好的家风能形成廉洁的行政作风。近年来,官员子女家属腐败事件频发,影响恶劣,不免令人质疑其家风。“小来偷针,长大偷金”,不良家风追求物质、追求欲望、追求攀比,不仅自己锒铛入狱,也为儿孙后代埋下祸根。值得庆幸的是,行政廉洁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一生奉公执法,淳朴善良,为人民办实事,广受尊敬与爱戴。家风会蔓延到工作作风,优良的家风则是法制化建设的重要推力,而行政作风的廉洁公正则需要家风正统来保证。

  家风影响社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社会是千万家庭的总和,家风汇聚起来就是社风,多数家庭家风淳朴,则社风淳朴;社风的急功近利,则说明多数家庭也是急功近利的。近年来人们对物欲的过度追求现象越来越严重,拼豪宅、拼豪车,甚至有结婚彩礼都明码标价的奇葩景象。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是人人“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应该有“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而改变社会风气不能一蹴而就,着眼点仍需在家风。

  优良家风需传承,社会正气需弘扬,这不仅是利己的“小事”,更是利民的“大事”。在全社会弘扬家风的建设,不仅能扬善于小,防恶于微,更能引导人们摒弃浮躁功利,重塑文明荣辱。而家风的建设也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榜样力量,社会的持续关注和人们的长期努力。

家规家风心得体会2

  强调“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契合了*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理念,指出个人、家庭、国家的有机统一。把家风家教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的重要内容,势在必行。“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谷文昌家风则是家风建设的风向标。

  谷文昌同志离开我们已经34年了,在他留下的丰富的精神财富中,家风更是我们全面治党的传家宝。回首谷文昌的一生,他严以律己,廉洁奉公:决不允许自己的家属搞特殊:一是“特殊照顾”,如女儿结婚,要求他批木材做家具,他不批,因为这是搞“特殊”;二是“特别严格”,就是一般群众可以做的事,领导干部子女不能干。如1962年的东山高考落榜生,绝大部分都安排了工作,而谷文昌的女儿却被安排为临时工。在东山担任领导职务14年,当他告别这片为之奋斗多年的热土时,带走的却仅仅是一只装书用的旧皮箱,一个放衣服的包袋,一把修剪林木的小斧头,两坛自己腌制的咸菜……

  谷文昌家风既是谷文昌对亲属的具体要求,也是严格自律的真实写照,更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谷文昌家风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事例生动,集中体现了那一代*员艰苦朴素、清白为官、为民奉献的优良作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全面从严治党,应继承和发扬好这种优良作风,让简朴本分的“谷文昌家风”引领社会风尚。

  “欲治国者,先齐其家”,家风作为一个家庭的风气,是一种潜在无形的综合力量,是社会风气的涓涓细流,也是*传统文化和道德在每个家庭中的传承。*历,许多有为之士都把修身、齐家与治国联系起来,认为要治国就必须修身齐家。“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留钱财给子孙,不如留下智慧与德行。谷家“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家风,是谷文昌言传身教的结果。今天,对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来说,如何教育好家属子女,树立良好的家风,自己必须率先垂范,做出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大力倡导家风建设的今天,我们要以谷文昌家风为标杆,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风美德,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家规家风心得体会3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家或者社会都要一定的规则,这个规则是约束人们行为的`一个准则。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人们用这个准则约束自己的言行,从而保障社会的安定。家规就是家风,可家风是什么呢?家风,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孕育了许多优良的传统:尊老爱幼、孝老爱亲、勤俭节约、与人为善、乐于助人;良好的家风家规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

  我的父母都是乡下人,父亲75岁,母亲74岁,他们没有上过一天学,虽然他们不善言辞,但是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许多优良传统,如勤俭持家、孝老爱亲、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等。其中与人为善是我感受最深刻的。在我印象中,我的大伯母是那么尖酸刻薄,我们没有看过她的一次笑脸,没有听过她一句温暖的话,更不要谈关爱了。对于我们来说,她完全就是陌生的。爷爷的晚年几乎是在我家度过的,吃喝拉撒她从不过问,死后却哭得比谁都悲痛欲绝,不了解的人还以为她有多孝顺呢?殊不知这些只不过是做戏罢了。虽然我不信什么善有善报,但是事情却就偏这么邪门,晚年的大伯母居然瘫痪。在外人看来,这是罪有应得,可是母亲表现的大度却让我由衷佩服,在堂哥一家没有时间照顾大伯母时,母亲经常给她送饭,这让年幼的我们十分不解,不过当我为人父母时我明白了。母亲是在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们,要与人为善,对他人要有包容之心。

  母亲和邻里的关系十分融洽。正因为如此,每天晚上我们家屋子里总是坐满人,邻居喜欢来我家喝茶,聊天,感觉他们和邻里有说不完的话。对待那些子女放弃不管的老人,母亲对他们更是格外照顾。虽然母亲年纪大,可总是心系他人。20xx年腊月二十八那天,我回到母亲那里帮忙做豆腐。一个70岁左右的邻居来串门,这是一个无人照管的老人,儿女与他已是形同陌路,他已经独自一人生活6年了。在他脸上写满了孤独无助。母亲留他在家中吃饭后,还送了一些豆腐给他过年,出门时还反复叮嘱。我把这一幕看在眼里,鼻子不禁一酸,父母独自在乡下,本身就需要子女关爱,可是他们却十分体贴我们,从不抱怨。他们在尽量照顾好自己的同时,还不忘乐于助人。向他们这样的农村人,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现在的我已是一个17岁孩子的母亲,我始终牢记父母教给我的优良家风,并且把这些也传承给我的孩子。孩子的表现让我十分欣慰。在他的身上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孝老爱亲时刻展现。记得小学三年级的一天他在外面玩耍,回家来对我说:妈妈,我把今天的零用钱送给奶奶了。接着他告诉了我真相,原来他在路上玩耍,看到奶奶步行去姑姑家,他就把零用钱送给奶奶做车费了。我听了后给予他高度赞扬,并且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现在的他和身边的朋友相处也十分和谐,我想这就是我们的家风对他的影响吧!

  *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家风是每家每户的座右铭。有了它,小家才能够和谐;有了它,由千千万万小家汇集的大家才能够安定;有了它,我们每一个人才能够自立,才能让自己做得更好,走得更远!铭记优良家风,传承优良家风,我们的人生的步伐才能够更坚定!


家风家规心得体会3篇(扩展3)

——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

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1

  家风家规是代代相传的精神滋养。对人的成长而言,家风、学风、社会风气的影响,有一个不断进阶的过程。家风主要是对人生的启蒙,学风是对人生的充电,社会风气则是对人生的淬炼。

  从当前来看,家风与学风的衔接,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只有二者互为补充,个人才有强大的精神积淀去阅读社会。日前,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工会在北京四中举办了以“黼国黻家,栉风沐雨”为主题的家风大家谈活动,教育专家与学校师生一道,畅谈家庭教育心得,共论家风建设路径。现摘编几篇,与读者分享。

  别失去欣赏孩子的能力。《朱子治家格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家庭教育的前提,是有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否则,再好的教育理念都无法实施。然而,许多父母随着孩子的成长,慢慢地失去了欣赏孩子的能力,这让良好的亲子关系也失去了依存。

  父母不欣赏孩子的原因,一是现实与期望的差距,二是面子。有人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久而久之,觉得孩子一无是处。经常有家长说这样的话:你看你,都考成这样了,还天天美!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马拉松比赛的话,小学或初中阶段相当于前5公里。42公里的比赛,前5公里跑第一名或最后一名,重要吗?

  作为过来人,教育者和家长其实都清楚,一个人未来的发展,与小学或中学时代的考试分数不能画等号。可是做家长的,怎么就在孩子的分数面前失去理智,让愤怒扭曲了人性,让自己失去了欣赏孩子进步与成长的能力呢?

  以胸中格局行不言之教。在优秀的家长身上,能发现共同的特点:比如夫妻恩爱和谐,带给孩子阳光心态和安全感,孩子也会对他人更信赖与亲近。比如家长有长远的`眼光和格局,更重视孩子心灵的成长,不是光看眼前的成绩,也不只是关心孩子的物质需求。家长自己或工作中有追求,或生活中有情趣,能行不言之教。再有,就是尊重孩子,给孩子充分的信任,支持孩子的尝试,与孩子沟通顺畅。

  家庭和学校应该是携手的关系,方向是一致的: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在家庭教育层面,学校可以做一些积极的引导,帮助孩子了解家庭,促进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一直以来,我觉得最朴实也最动人的一句宣传语是:高高兴兴上班去,**安安回家来。我们每天都会走出去,然后又归来,起点和终点都是家。让家成为一个最好的归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家对每一个成员的期许,首先就是*安,是快乐。我想和家长共勉的是:不要太早放弃自己,从丰富自己开始创造生活,为孩子树立榜样。


家风家规心得体会3篇(扩展4)

——家风心得体会10篇

家风心得体会1

  前段时间电视上一直在放着家风这个话题,说每个人的家里都要有家风和家规。我是根据新闻上的专题,来写这篇作文的.。现在大家都很注重家里的风气,风气的范围有大有小,有国风、也有班风,今天就来讲一下这个家风吧。

  所谓的家风就是自己家里的风气,家里的风气好不好就会影响到子孙后代,一个家庭或家族的家风要正,首先是要注重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家风也分为好几种,在家里做的事、在家里做家务等等,在家里做

  的事情的是好家风。家风也叫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

  家规很严格的,所以家里的规则必须要严格遵守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家规也叫家法,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这个规矩就相当于国家的法律。指家庭的规矩,做任何事都要懂得讲规矩。

  最后,我觉得好的家风和家规每个人都要严格的遵守,我们小学生也要自己遵守好的行为规范,讲规矩,要正义。

  很多名人都有家风家训,我们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说也有什么家风家训,那一定是爸爸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百孝顺为先。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与我们合住,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在小区里传为佳话。爸爸是山东人,不喜欢甜食,但对外婆做的菜从来不挑剔,总是装作很爱吃的样子。妈妈现在还经常讲起外婆给爸爸吃桂圆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见丈母娘,外婆按绍兴习俗给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圆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着牙吃下,外婆以为爸爸喜欢吃,以后经常给他做,一吃就是两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项需要讨论,开始大家叽叽喳喳发表意见,实在不能统一,最后大多是听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话说,这就叫百孝顺为先。

  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有时会因为小事争吵起来,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劝说,从不顶撞他们,即使有时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没有丝毫责怪他们的意思。爸爸总是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爸爸还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还要把这几句话告诉其他小朋友,让他们和我一样,大家共同做新时期的优秀少年。家风,家教,家训!

  从小,父母就让我文质彬彬,做人要诚实,从小,我就把它当成家风。

  在过年时,父母都会面带微笑,大大方方是的招待客人,我和姐姐不开口说话。大人问,我便回答,客人就会夸奖:“你家孩子真乖。”父母便微微一笑,说:“哪里哪里,普普通通罢了。”

  在爸爸睡觉时,我有时还会在爸爸头上别上一个蝴蝶结发卡,夹在中间的妈妈只能把我赶到书房写作业,在书房里的我,都能听到爸爸说:“竟敢在“皇上”头上动土。”

  我曾经在书上看过*古代有名的家训,如,《朱子家训》,《章子家训》,《颜氏家训》,《钱氏家训》等。它们都是*古代家庭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古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一次的单元检测中,我考试退步了一个等级,回到家后,妈妈看了试卷,变怒斥道:“你怎么学的?考这么差,快到书房好好复习一遍,周六周日别玩了。”砰—听见一阵关门声,一猜就是爸爸回来了,妈妈把我考试成绩告诉了爸爸,爸爸走到书房对我说;“以后再考这么差,就别光完了,好好复习不要光玩,学习是第一位。”妈妈说:“学习是第一位,玩是次要的,父母不是非要让你考第一,只要考好就行。”自从那以后,这便成了我们家的家教。”

  这便是我们家的家风,家教,家训,有利有弊,它会伴随我度过一生,让我一生受用!

家风心得体会2

  最近在看一部电视剧,叫《虎妈猫爸》,讲的是教育孩子引发的家庭纷争。对待孩子,“虎妈”采取高压手段,“猫爸”则是百般顺从。分歧不仅在年轻父母之间,老一辈也各执己见,各有招式,爷爷奶奶是极度溺爱,外公则不惜动用暴力手段来管教。

  这个家庭在教育价值观方面太混乱了,一家人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结果家庭不能和谐相处,闹得鸡飞狗跳,甚至不断制造出家庭悲剧。这种现象,现在也不是孤例。很多家庭教育孩子,也是爷爷奶奶老一套,爸爸妈妈用新招,有的使用土办法,有的采取洋模式。家庭价值观不同,家风也就模糊混沌,家风不好,不止影响孩子前途,大人也难有幸福。

  再往大处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不好了,社会风尚又怎么可能清纯醇厚;家庭矛盾多了,自然也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人说,孩子是*的最大公约数,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个家庭要形成良好的家风,就得找到时代价值的公约数。

  从古至今,家风和国运,也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天下,正家风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孟子也说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现在,各地也都在倡导“最美家风”,寻找“最美家庭”,就是因为,家与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家风关系社会风尚,影响国家治理。

  古代有很多经典都涉及家庭教育的内容,人们众所周知的《弟子规》、《礼记》、《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等,就记载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细节,有很多家训警句,现在依然可以作为人生应秉持的原则。去年,我市武隆的杨兴明家庭,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全国妇联还将杨兴明老人树为“全国教子有方先进典型”,就是因为这个家庭传承一百多年历史的《黄氏家训》,教育了黄家一代又一代子孙,形成良好的家风,值得更多家庭学习。

  家风是传统文化,涉及到很多道德伦理和礼仪规范,在今天需要进行传承。对待传统文化,有个常识判断,就是不能全盘照搬,盲目拿来,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要求,围绕家风,既要继承传统的`优秀的文化伦理,又要积极将时代先进的价值元素植入进来,来为每个家庭提供可以依循的教育价值观,形成新家风。

  这种教育价值观所要凝聚的,也就是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比如,既要有传统家风崇尚的礼仪、仁爱、勤劳、朴素等等基本品格,又绝不能缺少现在国家倡导的文明、和谐、自由、*等、法治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也只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现代文明进行有效融合,形成时代价值,形成新家风,家庭教育才不会出现那种价值混乱的现象。

  《礼记·学记》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当前,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来凝聚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形成符合现代社会文明需要的“最美家风”,让每个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形成理性的共识,来不断催生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最美家庭”,让家庭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和谐。

家风心得体会3

  最近在看一部电视剧,叫《虎妈猫爸》,讲的是教育孩子引发的家庭纷争。对待孩子,“虎妈”采取高压手段,“猫爸”则是百般顺从。分歧不仅在年轻父母之间,老一辈也各执己见,各有招式,爷爷奶奶是极度溺爱,外公则不惜动用暴力手段来管教。

  这个家庭在教育价值观方面太混乱了,一家人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结果家庭不能和谐相处,闹得鸡飞狗跳,甚至不断制造出家庭悲剧。这种现象,现在也不是孤例。很多家庭教育孩子,也是爷爷奶奶老一套,爸爸妈妈用新招,有的使用土办法,有的采取洋模式。家庭价值观不同,家风也就模糊混沌,家风不好,不止影响孩子前途,大人也难有幸福。再往大处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不好了,社会风尚又怎么可能清纯醇厚;家庭矛盾多了,自然也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人说,孩子是*的最大公约数,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个家庭要形成良好的家风,就得找到时代价值的公约数。

  从古至今,家风和国运,也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天下,正家风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孟子也说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现在,各地也都在倡导“最美家风”,寻找“最美家庭”,就是因为,家与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家风关系社会风尚,影响国家治理。古代有很多经典都涉及家庭教育的内容,人们众所周知的《弟子规》、《礼记》、《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等,就记载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细节,有很多家训警句,现在依然可以作为人生应秉持的原则。去年,我市武隆的杨兴明家庭,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全国妇联还将杨兴明老人树为“全国教子有方先进典型”,就是因为这个家庭传承一百多年历史的《黄氏家训》,教育了黄家一代又一代子孙,形成良好的家风,值得更多家庭学习。

  家风是传统文化,涉及到很多道德伦理和礼仪规范,在今天需要进行传承。对待传统文化,有个常识判断,就是不能全盘照搬,盲目拿来,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要求,围绕家风,既要继承传统的优秀的文化伦理,又要积极将时代先进的价值元素植入进来,来为每个家庭提供可以依循的教育价值观,形成新家风。

  这种教育价值观所要凝聚的,也就是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比如,既要有传统家风崇尚的礼仪、仁爱、勤劳、朴素等等基本品格,又绝不能缺少现在国家倡导的文明、和谐、自由、*等、法治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也只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现代文明进行有效融合,形成时代价值,形成新家风,家庭教育才不会出现那种价值混乱的现象。

  《礼记·学记》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当前,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来凝聚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形成符合现代社会文明需要的“最美家风”,让每个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形成理性的共识,来不断催生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最美家庭”,让家庭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和谐。

家风心得体会4

  “奉先思孝,处下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好家风,自古以来就是千家万户的一本厚重好教材,你方传来、我来接力,在千千万万个家庭中倍受传承与守护。

  日前,中央文明委授予了300户家庭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这是一面镜子,能照差距,也是一面旗子,树起了文明好榜样,目的旨在促进一种社会共同遵循,形成一种“辈辈孝、代代传、家家和”的良性循环。事实上,这需要集小家、集众人之力传承、发扬,递好接力棒,通过一系列的有效形式把这股文明家风吹送万家,恩泽万家。

  网络的“天朗气清”为好家风蔚成风气营造了一个网传的良好环境。近年来,国家大力整顿网络,肃清垃圾净化污浊,网络惠风和畅,成为了“倡文明·树新风”的重要阵地。在网上,有的通过点赞来汇聚能量,有的是分享文明家庭好事迹、好家训、好美德,有的又是撰写网络评论发微博,推动优良家风的广泛传播。从11月23日起,*文明网联合全国各省会城市文明网共同开展“好家风·网上行”传递接力活动,通过“读家训”、“展家美”、“写家书”、“树家风”、“读好书”等系列活动,让好家风风靡了整个网络,深深影响无数网民。这对于网民来说有的或是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有的或是理论到实践的直接过渡,而最终的结果定是春风化雨。于此而言,网络必然就要多些这样似的“接力活动”,在传承和远扬好家风的同时,家庭和网络文明兼得芳香。

  文艺的“百花齐放”为好家风远扬航行提供了必要的载体。文艺也要坚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精神,作为好家风的传承载体,去培育和推动更多的文明家庭。文艺的作品多样多式,诸如歌曲、小品、绘画、书法、摄影等都可以为好家风的传承蓄能,以好的视听效果对受众产生目濡耳染的影响。12月15日,天津市文艺家走访文明家庭,根据文明家庭的生活故事为“梦娃”谱写新乐章,还创作了相声、书法、摄影作品,弘扬了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美德。不仅如此,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12部委部署开展的20xx年“三下乡”活动,也要以时代为号召,多些好家风的文艺文化演出、展示等方面的作品,深入家庭、扎根家庭,传承好家风,引领家庭文明向上。

  志愿者的“庞大阵容”也为好家风入脑入心传输了强大力量。截至目前,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实名注册的志愿者人数超过2825万,志愿服务组织在册登记超过24万个,这个令人震惊的数字背后却凝聚了一个个文明的志愿服务。当然好家风的传承也要作为志愿服务的重要内容。在乡村学校少年宫当志愿服务的老师,不仅要为同学们上好经典诵读、科技制作、非遗传习等课目,也要把崇德向善的好家风、一批文明家庭的好事迹用好的语言、好的声音教授给他们,让他们从小沐浴好家风,从小形成孝老爱亲、勤俭节约、诚实守信、恭宽仁厚的好品行。让每一个志愿者担当好传承好家风的向导师,发挥好志愿者队伍的强大力量,好家风势必能厚植于人心。

  家风无限好,传承正当时。于时代的洪流中,于“*梦”的催人奋进中,人人共传承、共遵循、共守护,家庭才会共文明,好家风才有“无限的春光”。

家风心得体会5

  什么是家风?家风就是一个家族对修养、气质、智慧、人品的传承,家风是由父母家族长辈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一种风尚和作风,这样一代代的传承。家风一旦形成就能不断继承和发展,使整个家族有了一种灵魂和底蕴,家风传承越久家族底蕴越深厚.

  首先是修养,一个好的家风会让人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前几天在公交站台有一幕很让我感动,有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她几岁的小女儿在公交站台等车,小女孩手里吃着零食,然后随手把垃圾仍在了地上,她妈妈望着她对她说“妈妈在家里怎么教你的?乱丢垃圾是不对的,赶快捡起来丢旁边的垃圾桶里”小女孩弯下腰把垃圾捡起来丢到了垃圾桶里。年轻妈妈的教育让小女孩知道了乱丢垃圾是不对的,这是一种个人的修养,小女孩在妈妈这样的教育下必然会成为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

  说到气质大家脑海里肯定出现了大家闺秀,绅士风度这样的词语,对,就是这样的,良好的家风会有一种良好的氛围,在这种有气质的家庭的家风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在小时候父母就教育不要说脏话,见了长辈要行礼打招呼,走路要目视前方腰板挺直等等。这也是培养一个人的气质的"一种表现。

  大家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吧,北山愚公,年近九十。屋前有太行、王屋二山阻碍出入,他决心把它们铲*。智叟认为这是做不到的事,笑他愚蠢。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后有孙子,子子孙孙永无穷尽,而山不会加高,为什么会做不到呢?因此每天挖山不止。天帝受到感动,便派夸娥氏二子把山背走。有人会想我们是在谈家风,愚公的故事只是他一个人的事而已,其实不然,愚公为什么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那是因为愚公的家风,愚公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办到搬走两座大山的,但是愚公把做事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不怕困难。迎难而上,不退缩的大智慧留给了后人,后人一代一代传承这样的家风,相信一定会搬走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的。

  人品在一个家族的家风中也有很大分量,比如在做人方面诚信,正直,勇敢,真诚,坦荡,宽容。做己方面的自知之明,自制自律,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觉自醒等等。

  社会是由家族组成的,好的家风会形成好的社会风气,一个民族的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好的家风的传承,让我们把好的家风传承起来为社会的繁荣昌盛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家风心得体会6

  家乃国之本,家风则是国风之基石。《守望家风》通过讲述历史、正视现实,将家风深入浅出的层层剖析。家风在古代的精神层次上至天子、下至庶民,可关乎国家之兴亡、小家之衰败。家风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如今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篇章。

  该纪录片由“家国”“俭廉”“善仁”“孝忠”“传承”五个部分组成,通过《颜氏家族》《曾国潘家书》《钱氏家族》等大家家风家训,向我们诠释了家风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家庭或家族长久以来绵延不断的教育成就的家庭风气。家风潜移默化,深入人心,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基因,它的孕育和传承,不仅能够提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保障,更能促进一个家庭的稳定繁荣。

  家风是一个家庭绵延在血脉中的基因,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个人的品行与其家风是有直接联系的,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其家风、家教一定十分严格。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就道出了个人品行、家风家教、治理国家之间的关系。

  家风是一种精神,是一个家庭的形象,也是一个家庭的魂魄,每一个家庭都应该树立积极、健康、正派的家风,摒弃那些消极、丑陋、歪门邪道的“家风”。小家小到家庭,大家大到国家,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正能量,它是当今*发展的必要条件,**曾说过:“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的,家是人们出生成长的地方,也是学会做人,步入社会的起点,优秀的家风更是融入社会的“七彩石。”我工作的中铁二十局集团引江济巢C006-2标项目部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当然我们也有“家风”,它是一种行为准则、规范,它不同于法律,不必借助强力手段就能达到“以爱兴家、以德治家、以俭持家、以廉保家”的效果。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风”是“国风”成长的精神食粮,所以从我做起,践行家风,弘扬家风,使良好的家风成为为人做事的“保险栓”,抵御歪风邪气的“防火墙”。

家风心得体会7

  家风家规是代代相传的精神滋养。对人的成长而言,家风、学风、社会风气的影响,有一个不断进阶的过程。家风主要是对人生的启蒙,学风是对人生的充电,社会风气则是对人生的淬炼。

  从当前来看,家风与学风的衔接,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只有二者互为补充,个人才有强大的精神积淀去阅读社会。日前,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工会在北京四中举办了以“黼国黻家,栉风沐雨”为主题的家风大家谈活动,教育专家与学校师生一道,畅谈家庭教育心得,共论家风建设路径。现摘编几篇,与读者分享。

  别失去欣赏孩子的能力。《朱子治家格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家庭教育的前提,是有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否则,再好的教育理念都无法实施。然而,许多父母随着孩子的成长,慢慢地失去了欣赏孩子的能力,这让良好的亲子关系也失去了依存。

  父母不欣赏孩子的原因,一是现实与期望的差距,二是面子。有人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久而久之,觉得孩子一无是处。经常有家长说这样的话:你看你,都考成这样了,还天天美!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马拉松比赛的话,小学或初中阶段相当于前5公里。42公里的比赛,前5公里跑第一名或最后一名,重要吗?

  作为过来人,教育者和家长其实都清楚,一个人未来的发展,与小学或中学时代的考试分数不能画等号。可是做家长的,怎么就在孩子的分数面前失去理智,让愤怒扭曲了人性,让自己失去了欣赏孩子进步与成长的能力呢?

  以胸中格局行不言之教。在优秀的家长身上,能发现共同的特点:比如夫妻恩爱和谐,带给孩子阳光心态和安全感,孩子也会对他人更信赖与亲近。比如家长有长远的眼光和格局,更重视孩子心灵的成长,不是光看眼前的成绩,也不只是关心孩子的物质需求。家长自己或工作中有追求,或生活中有情趣,能行不言之教。再有,就是尊重孩子,给孩子充分的信任,支持孩子的尝试,与孩子沟通顺畅。

  家庭和学校应该是携手的关系,方向是一致的: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在家庭教育层面,学校可以做一些积极的引导,帮助孩子了解家庭,促进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一直以来,我觉得最朴实也最动人的一句宣传语是:高高兴兴上班去,**安安回家来。我们每天都会走出去,然后又归来,起点和终点都是家。让家成为一个最好的归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家对每一个成员的期许,首先就是*安,是快乐。我想和家长共勉的是:不要太早放弃自己,从丰富自己开始创造生活,为孩子树立榜样。

家风心得体会8

  谈到家风,我就要说到一个人,因为他出生于新*成立的年代,经历过那个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环境,拼搏于改革开放的潮流之上,他是我家家风的守望者——我的父亲。

  年轻的父亲,犹如一壶烈酒,尝起来让人心生畏惧。

  年老的父亲,犹如一壶陈酿,品起来让人心生敬畏。

  父亲就是这样,小时候让我畏惧,现在让我越发敬畏的男人。

  畏惧,是因为小时候的我太不懂事,他严厉地教会我懂事。

  敬畏,是因为我现在懂一点事,他却悄悄地老去,依然默默的教会我许多做人的道理!

  由小时候的畏惧到现在的敬畏,情感上的转变让我领悟到:这就是从我父亲身上散发的一种独特的家风——严厉之风。

  父亲从小就严厉地教育我们,见人要笑,逢人要叫,而且要求声音要洪亮,以免熟人没听到。如果家里来客人,要主动热情给客人倒水喝。吃饭的时候,我们要主动端饭菜,客人先坐好,我们才能坐下来,客人动饭筷了,我们才能开始吃。知道客人要走了的时候,不管你在做什么,都要放下手头上的事情,起身送行道一声再见。年轻的父亲,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可以豪不夸张的说,是整个大家庭的表率,在那个贫苦的年代,我们兄弟姊妹三人在村里没有人不说我们很懂礼貌,家教不错。

  记得生活在九几年代的我喜欢贪玩,有时候也很调皮,总是背着父亲做些“偷鸡摸狗”的事,没钱要么偷家里钱玩街边玩游戏机,要么巧立名目骗取父母的钱财光顾深巷里的录像厅和商店,私自下水塘游泳,打架更是家常便饭,学习自然一落千丈,套用现在的流行语就是一学渣,好在那时候天不怕地不怕的我,只畏惧一个人,那就是父亲,那个年代的小孩,对父亲的那种畏惧,感觉就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骨子里想与父亲做斗争,身体却不听使唤,变得温顺起来,对父亲唯命是从,从来是指东不敢往西,说一不敢道二。

  长大了,回想小时候与父亲的点点滴滴,心存感激,没有父亲继承下来的严厉的家风,哪有今天的我!哪有今天我们的小家。而我将继续秉承父亲的严厉家风,从严教育自己的孩子。

  当然父亲外表严厉,不苟言笑。但却是个友善且乐于助人的人。每每村子里有谁家孩子结婚,老人去世,父亲必然是早早地赶到现场,可以说是不请自到、却忙东忙西,一直到所有的事情打理完才结束,也从不说一个累字。另外,父亲从事屠宰职业,村里哪家喜丧事情要宰猪,都来找父亲处理,父亲也是有求必应,但从不收取任何费用,母亲说他不应该不收钱,毕竟累了小半天,而父亲总是呵斥母亲。有时有人觉得不好意思,会给父亲买条便宜的烟,父亲想尽办法拒绝,与人推来推去之余,弄得父亲面红脖子粗,好像跟人吵架似地说:“谁要这个,不值当的,这点小事,举手之劳,何必如此啊!”从父亲身上,我懂得了:对人要友善,要乐于助人。当然在我们这个大家庭远远不止这些,例如:吃苦耐劳,团结友爱,兄弟姊妹间相互扶持,相互关爱等等,这不都是他老人家一直守望的家风吗!

  现在的父亲,已经69了。

  岁月之风染白了他的一头黑发;

  岁月之风布满了他的一脸老态;

  岁月之风折弯了他挺拔的身板;

  但父亲守望的家风已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我们子女各自的小家,并生根发新芽!

  无以回报父亲,作为继承者的我们,唯有感恩和陪伴!

  因为百善孝为先,这也是我们从父辈那里传承下来的家风!

  石庆才,宿松县程岭乡中心小学教师,文学爱好者,现工作于程岭乡凿山小学。

家风心得体会9

  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庭或者这个家族的走向,关系到对外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家庭教育学会原副会长、x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教塑造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这其实是给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从而使一个人在进入复杂的社会后,拥有辨别、筛选、取舍的能力。”

  “现在的社会情况更为复杂,新情况、新诱惑越来越多,更加呼唤能有好的家庭教育给人生打好底色”,赵忠心强调,培育和弘扬家风是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是社会稳定、家庭和谐、生活幸福的基石,现实意义重大。

  好家风带来妻贤子孝。父母从小就教我“治家勤为本,立身孝当先”,“拉着妈妈去旅行”的65岁退休干部谢淑华回忆,“20xx年的一天,我无意中听到妈妈说:围着锅台转了一辈子,很想出去走走。我想,趁着妈妈健在,不正是行孝尽孝的时候吗?”由于老母亲晕车,她就自制了一辆人力板车,一步一个脚印开始了两万多里的行孝尽孝之路。

  坏家风则致“妻离子散”,一系列社会病症都可以在家教家风上寻找到病源。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持续深入,家庭式或家族式腐败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寻根究底,其问题就出在家教不严、家风不正。

  “以前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没想到清廉家风如此重要,和工作、廉政的关系这么紧密,这是我以前没有深入思考过的东西。”近期,x龙岗区国税分局利用清退办公场地建设起廉政文化展厅,集中展示“家训”“家风”“家教”等主题。工作人员赖碧感叹,“一个个家风不正的典型案例,一份份家教不严的警示资料,告诫我们,谁触碰廉洁底线,谁就失去社会尊重,失去家庭幸福,甚至失去人身自由。只有筑牢家庭防线,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才能让家风不败、家门不破、家庭幸福。”

  家风建设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事关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扬中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子来表示,把家风家训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突破口,引导领导干部践行好家训、培育好家风、涵养好作风,就能带动党风向好、民风向善。

家风心得体会10

  “哟,牛肉丸咯……”

  清晨,天刚睁开朦胧的双眼,公鸡还没来得及伸懒腰打鸣,家里的门锁就响了——是爷爷踩自行车出门卖牛肉丸了。

  “哟,牛肉丸咧……”叫卖声和着自行车的叮当叮当,划破清晨的薄雾,穿过潺潺的溪流,云雾环抱的山谷,跨过一条条街道,传入每一个胡同……

  这是爷爷四十年一直做的事。

  据说,祖上不只爷爷一辈是做牛肉丸的。在我们的家乡,牛肉丸算是当地一大特色,而真正做得好的却没几家。乡里的内行人都懂得哪家正宗,而爷爷的牛肉丸最是令他们津津乐道。

  爷爷的牛肉丸不以店铺形式卖,而是一家一家送,除了几个订好的老主顾先送,其余的牛肉丸就是大家得拼时间争的。爷爷在坊间骑一圈,叫卖声一起,想买的人自然把门打开招呼爷爷。一天总共就一筐牛肉丸,卖完就没有了,所以有些人干脆就在坊口等着爷爷了。

  坚守,是爷爷牛肉丸热卖的秘诀。

  四十年来,爷爷从来都是卖最新鲜的牛肉,挑最好的肉料。然而,更重要的是爷爷纯手打的肉丸。不管怎样,爷爷的擀棒总在手边,我曾看爷爷一连着敲了几个小时,汗水浸透了衣襟,手臂麻木地举起,重复着机械的动作,不间断的敲,为的就是那一份极致口感。

  在家乡生活过一段日子,我曾心血来潮,提出和爷爷一起送牛肉丸。爷爷笑着看我,不语。第二天清早,爷爷拉起睡眼朦胧的我。我赖在床上,说:“爷爷,爷爷,我不去了,让我再睡会。”爷爷没有笑容,而是一巴掌扇醒我:“男子汉,说到就要做到,做事要坚持到底!”拉着我在后座,一路吆喝着送牛肉丸。到了坊口,我惊呆了,一排人就站在那里,也没有说话,像是几十年来爷爷同他们无言坚守的约定。

  从那时起,我养成了坚持做事到底的习惯,也学会了为自己的话负责。每当我早晨早起背书时,也总能看见父亲准备晨跑了。

  那一刻,我总在想,故乡的门锁是不是也动了,坊间是不是也响起了叮当叮当呢?


家风家规心得体会3篇(扩展5)

——家风的心得体会10篇

家风的心得体会1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从古至今,《诫子书》、《勉谕儿辈》、《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

  作为一个寻常百姓家,我的家风就是“踏实做事、真诚待人。”生活中,言出必行,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有损他人的事。即:做好事,当好人。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家人,先管好小家才能影响大家。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

  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家风的心得体会2

  良好的家风,历代相传,它承载着一份历史的厚重,一份文化的.传承。当我们翻开历史文化的史册,从司马光的《训诫示康》一直说到名垂千古的《朱子家训》,从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一直说到被誉为为官之典范的《曾国藩家书》。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文明为中华民族打上了深深的家庭文化烙印,一份份的家风、家训、家规也被一代代的中华儿女所重视,所传承,所发扬。

  近期读《傅雷家书》,也许只是一份份家长里短的书信,而饱含的却是一份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傅雷家书》是由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也是一本苦心造诣的教育名篇,它也为我们展现了良好家风的养成。

  家风家训在一个家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会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因此抓好家风建设,对孩子价值观的养成以及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帮助。在这本书中有句话说“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与低潮中起起伏伏,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会如死水一般。”傅雷也正是用这样鼓励和训诫的话语,提醒着自己的儿子,也提醒着每一个书的读者,努力做一个经得起挫折和磨砺人。尤其是在文中傅雷多次的用约翰克里斯多夫的例子来教育孩子,这个罗曼罗兰笔下倔强的天才少年,也似乎就这样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心目中学习的榜样吧。

  透过一本书,之所以能够引起我的感动,我想应是那份浓浓的情感吧。就像文中所说的家的意义,远远不会是一所房子所能概括的,它是一份精神,凝聚着每一位家庭成员之间对彼此,对生活,对家庭那份深深的热爱。它是一种文化,代表了那些悠久的,优良的家风家训的传承。

  优良的传统,星火相传,良好的家风是份宝贵的财产,读读《傅雷家书》,感悟良好的家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启迪人生的智慧。转眼间,自己从20xx年年底到高速这个大家庭已有一年半了,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走,从一名新入职的职工转眼成为了老职工,收获的不仅仅是工作,更多的是“厚德文化家风”的耳目熏陶,在这份宝贵的“家风”影响下,感悟的是“立德、忠诚、敬业、奉献、感恩、包容”的高尚情怀。

家风的心得体会3

  家风家规是代代相传的精神滋养。对人的成长而言,家风、学风、社会风气的影响,有一个不断进阶的过程。家风主要是对人生的启蒙,学风是对人生的充电,社会风气则是对人生的淬炼。

  从当前来看,家风与学风的衔接,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只有二者互为补充,个人才有强大的精神积淀去阅读社会。日前,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工会在北京四中举办了以“黼国黻家,栉风沐雨”为主题的家风大家谈活动,教育专家与学校师生一道,共论家风建设路径。现摘编几篇,与读者分享。

  别失去欣赏孩子的能力。《朱子治家格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家庭教育的前提,是有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否则,再好的教育理念都无法实施。然而,许多父母随着孩子的成长,慢慢地失去了欣赏孩子的能力,这让良好的亲子关系也失去了依存。

  父母不欣赏孩子的原因,一是现实与期望的差距,二是面子。有人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久而久之,觉得孩子一无是处。经常有家长说这样的话:你看你,都考成这样了,还天天美!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马拉松比赛的话,小学或初中阶段相当于前5公里。42公里的比赛,前5公里跑第一名或最后一名,重要吗?

  作为过来人,教育者和家长其实都清楚,一个人未来的发展,与小学或中学时代的考试分数不能画等号。可是做家长的,怎么就在孩子的分数面前失去理智,让愤怒扭曲了人性,让自己失去了欣赏孩子

  进步与成长的能力呢?

  以胸中格局行不言之教。在优秀的家长身上,能发现共同的特点:比如夫妻恩爱和谐,带给孩子阳光心态和安全感,孩子也会对他人更信赖与亲近。比如家长有长远的眼光和格局,更重视孩子心灵的成长,不是光看眼前的成绩,也不只是关心孩子的物质需求。家长自己或工作中有追求,或生活中有情趣,能行不言之教。再有,就是尊重孩子,给孩子充分的信任,支持孩子的尝试,与孩子沟通顺畅。

  家庭和学校应该是携手的关系,方向是一致的: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在家庭教育层面,学校可以做一些积极的引导,帮助孩子了解家庭,促进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一直以来,我觉得最朴实也最动人的一句宣传语是:高高兴兴上班去,**安安回家来。我们每天都会走出去,然后又归来,起点和终点都是家。让家成为一个最好的归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家对每一个成员的期许,首先就是*安,是快乐。我想和家长共勉的是:不要太早放弃自己,从丰富自己开始创造生活,为孩子树立榜样。

家风的心得体会4

  前段时间电视上一直在放着家风这个话题,说每个人的家里都要有家风和家规。我是根据新闻上的专题,来写这篇作文的。现在大家都很注重家里的风气,风气的范围有大有小,有国风、也有班风,今天就来讲一下这个家风吧。

  所谓的家风就是自己家里的风气,家里的风气好不好就会影响到子孙后代,一个家庭或家族的家风要正,首先是要注重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家风也分为好几种,在家里做的事、在家里做家务等等,在家里做

  的事情的是好家风。家风也叫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

  家规很严格的,所以家里的规则必须要严格遵守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家规也叫家法,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这个规矩就相当于国家的法律。指家庭的规矩,做任何事都要懂得讲规矩。

  最后,我觉得好的家风和家规每个人都要严格的遵守,我们小学生也要自己遵守好的行为规范,讲规矩,要正义。

  很多名人都有家风家训,我们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说也有什么家风家训,那一定是爸爸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百孝顺为先。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与我们合住,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在小区里传为佳话。爸爸是山东人,不喜欢甜食,但对外婆做的菜从来不挑剔,总是装作很爱吃的样子。妈妈现在还经常讲起外婆给爸爸吃桂圆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见丈母娘,外婆按绍兴习俗给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圆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着牙吃下,外婆以为爸爸喜欢吃,以后经常给他做,一吃就是两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项需要讨论,开始大家叽叽喳喳发表意见,实在不能统一,最后大多是听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话说,这就叫百孝顺为先。

  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有时会因为小事争吵起来,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劝说,从不顶撞他们,即使有时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没有丝毫责怪他们的意思。爸爸总是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爸爸还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还要把这几句话告诉其他小朋友,让他们和我一样,大家共同做新时期的优秀少年。家风,家教,家训!

  从小,父母就让我文质彬彬,做人要诚实,从小,我就把它当成家风。

  在过年时,父母都会面带微笑,大大方方是的招待客人,我和姐姐不开口说话。大人问,我便回答,客人就会夸奖:“你家孩子真乖。”父母便微微一笑,说:“哪里哪里,普普通通罢了。”

  在爸爸睡觉时,我有时还会在爸爸头上别上一个蝴蝶结发卡,夹在中间的妈妈只能把我赶到书房写作业,在书房里的我,都能听到爸爸说:“竟敢在“皇上”头上动土。”

  我曾经在书上看过*古代有名的家训,如,《朱子家训》,《章子家训》,《颜氏家训》,《钱氏家训》等。它们都是*古代家庭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古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一次的单元检测中,我考试退步了一个等级,回到家后,妈妈看了试卷,变怒斥道:“你怎么学的?考这么差,快到书房好好复习一遍,周六周日别玩了。”砰—听见一阵关门声,一猜就是爸爸回来了,妈妈把我考试成绩告诉了爸爸,爸爸走到书房对我说;“以后再考这么差,就别光完了,好好复习不要光玩,学习是第一位。”妈妈说:“学习是第一位,玩是次要的,父母不是非要让你考第一,只要考好就行。”自从那以后,这便成了我们家的家教。”

  这便是我们家的家风,家教,家训,有利有弊,它会伴随我度过一生,让我一生受用!

家风的心得体会5

  家乃国之本,家风则是国风之基石。《守望家风》通过讲述历史、正视现实,将家风深入浅出的层层剖析。家风在古代的精神层次上至天子、下至庶民,可关乎国家之兴亡、小家之衰败。家风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如今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篇章。

  该纪录片由“家国”“俭廉”“善仁”“孝忠”“传承”五个部分组成,通过《颜氏家族》《曾国潘家书》《钱氏家族》等大家家风家训,向我们诠释了家风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家庭或家族长久以来绵延不断的教育成就的家庭风气。家风潜移默化,深入人心,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基因,它的孕育和传承,不仅能够提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保障,更能促进一个家庭的稳定繁荣。

  家风是一个家庭绵延在血脉中的基因,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个人的品行与其家风是有直接联系的,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其家风、家教一定十分严格。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就道出了个人品行、家风家教、治理国家之间的关系。

  家风是一种精神,是一个家庭的形象,也是一个家庭的魂魄,每一个家庭都应该树立积极、健康、正派的家风,摒弃那些消极、丑陋、歪门邪道的“家风”。小家小到家庭,大家大到国家,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正能量,它是当今*发展的必要条件,**曾说过:“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的,家是人们出生成长的地方,也是学会做人,步入社会的起点,优秀的家风更是融入社会的“七彩石。”我工作的中铁二十局集团引江济巢C006-2标项目部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当然我们也有“家风”,它是一种行为准则、规范,它不同于法律,不必借助强力手段就能达到“以爱兴家、以德治家、以俭持家、以廉保家”的效果。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风”是“国风”成长的精神食粮,所以从我做起,践行家风,弘扬家风,使良好的家风成为为人做事的“保险栓”,抵御歪风邪气的“防火墙”。

家风的心得体会6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天下,欲治其国先齐其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的避风港,也是提供前进动力的加油站。家和万事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建设好自己的小家不仅有利于家庭成员的健康幸福,也有利于社会大家庭的和谐共荣。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提速,男女*分秋色,追求实现自我价值,各自努力在职场打拼,从而忽视了家庭建设,减少了家庭成员间的互动与交流。由此引发了婚姻、养老、家教、家风等诸多的家庭生活问题,给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带来了极大影响,*家庭建设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因此,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重视家庭建设必须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三大要务着手。

  家庭“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家庭关系和谐与否是家庭生活幸福与否的集中体现,是衡量家庭生活幸福的最重要指标。注重家庭,首先要奉行夫妻之道。所以说,为了在生活上互相照顾,互相关心;为了更好地关心和照顾儿女以及双方的父母,让小孩幸福、老人放心、欢喜夫妻。我们要以爱为根,做到真爱无私、觉爱无价、博爱无条件、实爱无成见。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家庭教育是对人生影响至深的教育,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生目标的实现。注重家教,首先要让家长们认识到:家庭教育才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线”。教育始于家庭,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为人父母的职责与任务不仅是让孩子吃饱、穿暖、身体好,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启蒙教育,立德树人,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增长孩子的善心、爱心、恭敬心,纠正孩子的不良言行和过失。家教靠的是家长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以道德力量潜移默化的感化孩子的心灵。当然,家教需要建立家校合作的良好教育生态,通过家校互动、亲子共读、父母学校、家校合作委员会等形式强化家校共育机制。

  家风不仅直接影响着家庭成员的健康成长,还是民风和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要素。良好的家风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人们终身的财富。注重家风,就是传承好家风,不断地释放正能量。家风,也叫门风,是一个家庭的传统风尚。中华民族的传统家风可归纳为“仁义礼智信”五常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断丰富了家风的内涵,以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社会主义文明的新途径。尽管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风,但幸福的家庭却有着相似的家风,有的讲究道德、诚实守信;有的重视学习、崇尚知识;有的勤俭持家、尊重劳动;有的家庭和睦、科学教子;有的尊老爱幼、邻里互助,

  这些都是在注重家庭和注重家教的基础上日积月累逐步形成的。

  只有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家庭建设中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才能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点。*梦就是人民追求幸福的梦想,在家庭建设中注重家庭是追求梦想的幸福之基,注重家教是追求梦想的幸福之梯,注重家风是追求梦想的幸福之谛。

家风的心得体会7

  前段时间电视上一直在放着家风这个话题,说每个人的家里都要有家风和家规。我是根据新闻上的专题,来写这篇作文的。现在大家都很注重家里的风气,风气的范围有大有小,有国风、也有班风,今天就来讲一下这个家风吧。

  所谓的家风就是自己家里的风气,家里的风气好不好就会影响到子孙后代,一个家庭或家族的家风要正,首先是要注重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家风也分为好几种,在家里做的事、在家里做家务等等,在家里做的事情的是好家风。家风也叫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

  家规很严格的,所以家里的规则必须要严格遵守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家规也叫家法,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这个规矩就相当于国家的法律。指家庭的规矩,做任何事都要懂得讲规矩。

  最后,我觉得好的家风和家规每个人都要严格的遵守,我们小学生也要自己遵守好的行为规范,讲规矩,要正义。

  很多名人都有家风家训,我们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说也有什么家风家训,那一定是爸爸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百孝顺为先。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与我们合住,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在小区里传为佳话。爸爸是山东人,不喜欢甜食,但对外婆做的菜从来不挑剔,总是装作很爱吃的样子。妈妈现在还经常讲起外婆给爸爸吃桂圆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见丈母娘,外婆按绍兴习俗给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圆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着牙吃下,外婆以为爸爸喜欢吃,以后经常给他做,一吃就是两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项需要讨论,开始大家叽叽喳喳发表意见,实在不能统一,最后大多是听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话说,这就叫百孝顺为先。

  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有时会因为小事争吵起来,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劝说,从不顶撞他们,即使有时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没有丝毫责怪他们的意思。爸爸总是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爸爸还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还要把这几句话告诉其他小朋友,让他们和我一样,大家共同做新时期的优秀少年。家风,家教,家训!

  从小,父母就让我文质彬彬,做人要诚实,从小,我就把它当成家风。

  在过年时,父母都会面带微笑,大大方方是的招待客人,我和姐姐不开口说话。大人问,我便回答,客人就会夸奖:“你家孩子真乖。”父母便微微一笑,说:“哪里哪里,普普通通罢了。”

  在爸爸睡觉时,我有时还会在爸爸头上别上一个蝴蝶结发卡,夹在中间的妈妈只能把我赶到书房写作业,在书房里的我,都能听到爸爸说:“竟敢在“皇上”头上动土。”

  我曾经在书上看过*古代有名的家训,如,《朱子家训》,《章子家训》,《颜氏家训》,《钱氏家训》等。它们都是*古代家庭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古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一次的单元检测中,我考试退步了一个等级,回到家后,妈妈看了试卷,变怒斥道:“你怎么学的?考这么差,快到书房好好复习一遍,周六周日别玩了。”砰—听见一阵关门声,一猜就是爸爸回来了,妈妈把我考试成绩告诉了爸爸,爸爸走到书房对我说;“以后再考这么差,就别光完了,好好复习不要光玩,学习是第一位。”妈妈说:“学习是第一位,玩是次要的,父母不是非要让你考第一,只要考好就行。”自从那以后,这便成了我们家的家教。”

  这便是我们家的家风,家教,家训,有利有弊,它会伴随我度过一生,让我一生受用!

家风的心得体会8

  家风是什么?

  家风,是一个家庭中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是家族中长辈对后辈的默默影响,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家就是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

  妈妈告诉我,做人一定要孝顺。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从小,妈妈就告诉我要学会孝敬长辈。记得两三岁那年吃团圆饭,看着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我垂涎三尺,忍不住伸出筷子去夹。这时爸爸妈妈立刻制止了我,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学会尊敬长辈,好吃的东西,一定要等爷爷奶奶他们来才能一起吃!”当时的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虽然那时还不明白话中的真正含义,但我还是乖巧地安安静静地等长辈们来。从那以后,“孝”的种子深深地埋进了我的心里,渐渐生根发芽。

  外婆身体不好,行动不便,需要人照顾。只要一有空,妈妈就会带着我去看外婆。由于外婆说话不太清楚,妈妈总是贴近外婆细心聆听,猜测外婆的意思,陪她聊天,耐心地照顾她。妈妈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孝”的含义。此时,“孝”的种子已在我心里开花结果。现在我们中学生,并不能也没必要为父母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孝敬父母,应从日常的小事做起,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爸爸说,为人处世要讲礼。

  “礼”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小家人就教育我要讲文明懂礼貌。一次爸爸带我出去玩,要问路。于是爸爸微笑着向一位叔叔走去,“您好,请问附近的……”那位叔叔看上去比爸爸还年轻呢,爸爸仍用了尊称,最后还不忘说“谢谢”。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个微笑,一句感谢,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能带给他人温暖和尊重,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以后不管在家在外我都会牢记家风,注意礼仪。

  奶奶教育我,要勤俭节约,勤劳能干。

  奶奶是个勤快的人,每天都会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以前我吃饭总是掉饭,“天上一半,地上一半”,奶奶就语重心长地告诉我粒粒皆辛苦,不要浪费粮食。奶奶心灵手巧,总是修复旧物。被子这里缝缝那里补补便继续盖,衣服也是打着补丁。奶奶还特别有创意,经常旧物改造,废物利用。做衣服剩下的布料可以缝一个小枕套,奶粉罐绑在一起又是一个凳子。从奶奶手中出来的东西既美观又实用。她还叮嘱我们要随手关灯关风扇关水龙头,久而久之,我们都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

  家风还体现在很多方面,在家人的言传身教中,我还学会了做人要善良、宽容、诚实等等,我会铭记家风,并将家风发扬大!

家风的心得体会9

  5月24日的《面对面》栏目报道了一条新闻,一个母亲因9岁女儿不愿读书,将其捆绑至床头达130个小时,不提供水和食物,最终导致孩子惨死。看完报道,我突然想起去年我参加的“家风家教大家谈”座谈会上一个主任的讲话,他讲到,从对教育的理解和对孩子的管理强度来看,家长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就是既懂教育,又对孩子很用心的人。第二种是不懂教育,但是对孩子很用心的人。第三种,是虽然不懂教育,但也不去乱管孩子的人。这三种家长里面,第二种破坏力是最大的。

  一个家长,可以不懂教育,但是如果减少对孩子的胡乱的干涉,把很多的自由交给孩子的话,孩子多半会成长得非常好。我们现在很多是70后、80后的家长,这些家长不妨回想一下,自己成长的年代,自己的父母也没有文化,但也培养出很多优秀的人才,是不是?很多的家长恰恰契合了第三种,自己不懂教育,但我不粗暴的对待孩子,我的孩子也会成长的非常好。第一类家长是最好的,我懂教育,我的每一个管理都是合乎教育规律的,这样一般会培养出非常出色的孩子。现在我们社会上充满了第二类家长,本身对教育的理解不是很深刻,但是对孩子又管理的太多,对孩子的教育的确很着急,但方式不当或过当,导致许多社会悲剧。这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危险的,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家风、家教,更不懂其重要现实意义。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家庭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输的首要载体,家风家教是培育道德、培养人格的重要途径。父母品行正直端良,儿女上行下效;父母行为不端,儿女必受其害。家风家教可以说是联接个人、家庭、国家的纽带。家是最小国,国是万千家。“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道德理想强调了个人、家庭、国家的有机统一,缺失任何一个环节,社会都不会安定和谐。社会发展至今,我们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家族减少,小家庭增多,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家风淡化,家教缺位,家规失威,社会上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的不良现象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乘虚而入,有的"侵蚀家庭甚至危害社会,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去年春节期间,央视新闻联播一档采访节目《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播出后,从没离开但已久违的“家风”引起了社会热烈反响。在今年2月18日召开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部长*提出要将家风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说,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其实,许多家风家教的内涵正是我们如今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遗忘的传统文化,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相吻合,可谓是传统精华,影响深远。抓家风家教教育的确是一个很好的达到教育和谐的途径,我们要积极引导广大家长树立良好家风、学会正确家教,注重自身修养、注意行为举止、传承家庭美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家庭教育环境。这才是实实在在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体、家庭身上的完美呈现。

家风的心得体会10

  家风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庭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在一个家庭,老人要宣扬家风,结合自己的经历,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晚辈,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我的父母没多少文化,但他们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一直告诉我,做人要善良厚道。父亲常给我讲身边的人不孝的结局。比如附近三个盗墓贼,没一个善终。如有老人无疾而终,父亲感慨,说那是好人,修行好,所以才得善终。从中我明白,道德是天地的本分,本分是个人的规律,当违背了这一规律,人就有灾难。

  马克思与女儿有这样的问答。问:你最崇敬的男人的品格是什么?答:刚强。问:你最崇敬的女人的`品格是什么?答:温柔。其是,这个话题与家风有关。男儿当自强。这里的自强一则是韧性刚强,一则是有理想抱负。男人无志,家道不兴。一个男人定要有责任有担当,否则,在家庭中没地位。你啃老或吃软饭,别人能尊重你么?农村人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所谓旺夫相,实则是慈眉顺眼的贤娴之态,不是女汉子,更不是河东狮吼。用老人的话说,悍妇不仅不利,而且贱己。

  家和万事兴。对一个国家而言,强盛祥和很重要,对一个家庭而言,和睦和谐更是关键。比如在家庭里,长者处事公道,晚辈心服口服。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有了困难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有好家风才有好家道,才能出好子弟。晚清具有改革思想的名臣不在少数。然而,虎父无犬子。他们的后人也往往是一时俊彦,如曾国藩之孙曾纪泽、孙曾广钧,左宗堂之子左孝同,张之洞之子张权,李鸿章之子李经方、侄李经羲,谭继询之子谭嗣同,陈宝箴之子陈三立等等。梁启超五个儿子三个院士,一个上西典军校,一个上南开大学。我以为,他们的儿子没有褪化成今天的官二代,这与他们的家风家教密切相关。《曾国藩家书》便是明证。

  城市化之前的*农村是熟人社会,那时,家风家道很重要。比如男女相亲后,双方都要要打听对方的家道,说到张家李家,有时甚至剖根问祖。一般来说宁折十座庙,不拆一家亲,大多数人在这个问题上要么不说,要么只说好。但是,有实在人说实在话。有人会这样说,说人家那家人从老到小没的说。娶媳妇看丈母娘,说丫头她妈是个好人,贤慧本分,锅灶好针线好。如果有什么问题,比如说,有人说,娃娃我不了解,但他们爷爷就是个龟贼、她奶奶作风不正等等。往往或许就是这么一句话一门亲事黄了。农村称这种人是“塞砖头”的。由此足见家风家道的重要性。

  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试想,如果家家都有好家风、好家道,自然就会有好社会、好世道。


家风家规心得体会3篇(扩展6)

——学家训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3篇

学家训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1

  每个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有了好的家风,我们的孩子就有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来成长,从中他们就能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家庭的快乐。

  维持一个好的家风,需要夫妻和睦、互敬互爱,相携共进,这时双方都需要意识到的,缺一不可。我结婚16年,生育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十五岁,上初三,小儿子也有十二岁了,上小学六年级。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十六年里,我们夫妻俩相处得很好,做到彼此都多关心对方的变化,多发现对方的优点,多讲些好听的话语;少抱怨、少指责、少误会,我们在孩子面前从不吵架、从不指责,让我们两个儿子都会因为有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感到温暖。

  因有我们俩的榜样,两个儿子都懂得互敬互爱。别的家长都说,孩子小的时候经常是打打闹闹的。依我的小孩来说,我很少很少他们这样,从小就懂得相互忍让。无论是哥哥还是弟弟,如果邻居阿姨给点吃的其中一个,换回哥哥,也会这样说的。现在哥哥已经读初三了,在校同学给他点好吃的,他也不舍得吃,一直留到星期五晚回来。他兄弟俩就一起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

  尊老爱幼,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家虽然不时常有老人在这,可每周孩子回来,第一时间就叫他们给爷爷、奶奶打电话问好,问问他们的情况、吃饭没有、身体情况怎样,老人俩听到孙子的声音,总是乐融融的。其实,在我身边也会经常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发生,就是有时下雨,我会带着儿子一起坐公交车上学或放学,在车上看见有老人,我就会很自觉地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老人,然后对我儿子说:“儿子,来吧!妈妈抱你”儿子就会觉得很不好意思,也立刻站起来说:“不用了,妈妈你坐吧。你会晕车”我坐下后,坚决地说:“来吧,妈妈就想抱抱你。”这样,孩子就觉得妈妈特别的亲切。妈妈孝敬老人,妈妈爱护孩子,孩子心疼妈妈,这不就是尊老爱幼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是只有那些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体现尊老爱幼。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践行尊老爱幼的美德。

  说到勤俭节约,从小我就教育孩子,无论什么东西都要节约,也不能乱花钱。我两个儿子在石龙坑小学读了六年,说句实话,他们很少很少在校门口买零食吃。有些人会想,他口袋没钱,有钱你看他会不会买。我相信我两个孩子就算有钱在口袋也动摇不了他们的好习惯。我记得有一次,小儿子上二年级的时候,他在校门口捡到了一块钱。他紧紧地把一块钱塞到口袋里,等我去接他的时候,他悄悄地在我耳边说:“妈妈,今天你不用干活都有一块钱赚。”我问他:“为什么?”他就很理直气壮地说:“因为我捡到了一块钱呀!”我就顺口一说:“那你为什么不去买东西吃呀?”他有点生气地对我说:“妈妈,您不是从小就教我们要节约用钱,不能乱花钱吗?”我摸摸他的头说:“孩子,你真棒。还记得妈妈说的话。”

  我大儿子也不例外,他也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在校尊师重友,在家尊老爱幼。回想他初一到初三这几年里,除了每月给他300元的伙食费,几乎什么零用钱他都不要,你怎么塞给他,他都不要。这也因为*时生活中夫妻俩点点滴滴的行为下影响出来的好习惯吧。

  父母不但每天都要教育孩子怎样去互敬互爱、互相帮助;怎样去勤奋、去节约,还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孩子就会觉得父母是他们学习的好榜样。

  懂得包容、懂得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才能领悟到人生的乐趣。

学家训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2

  家风家训是代代相传的精神滋养。对人的成长而言,每个人都离不了家风与家训,家风家训对我们影响深远,它会伴随着我们一生,从你了解它的那一刻起,它就已经刻在了你的心里。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训。虽然每个家庭的家风家训不尽相同,但它对我们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大家,没有和谐的家就没有和谐的社会。无数好的家风必然可以引起好的社会风气。如果一个人有好的家风,那么他可能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而如果家风败坏,那么就少不了走弯道了。

  我们家的家风就是“诚信”二字。诚就是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地诚实做人,自己做的事情就要勇于承担,不能往别人身上推卸责任。而信就是要守信,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不能收回来,说过的话自己要做到。与家风相对,我们家的家训也是“诚信做人”。

  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去超市买东西付款时,超市阿姨多找了我一元钱。我感觉自己捡了个大便宜,就高高兴兴地跑回了家。回家之后,我激动地告诉爸爸:“爸爸,你看,那个超市阿姨多找了我一元钱,我赚了,哈哈。”可当我话音刚落,他不仅把钱拿了过去,还朝我发火。我感到很不解,委屈地哭了。爸爸语重心长地给我讲述了诚信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我也明白了很多。第二天,爸爸去超市将那一元钱还了回去。从那以后,我也像爸爸一样做一个诚实的.人。

  *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而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养育着*的代代子孙。每个大国的文化都是有许多的家庭文化组成,每个家庭里的文化可以看成一本书,教育着一代又一代。

学家训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3

  什么是家风?家风就是一个家族对修养、气质、智慧、人品的传承,家风是由父母家族长辈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一种风尚和作风,这样一代代的传承。家风一旦形成就能不断继承和发展,使整个家族有了一种灵魂和底蕴,家风传承越久家族底蕴越深厚。

  首先是修养,一个好的家风会让人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前几天在公交站台有一幕很让我感动,有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她几岁的小女儿在公交站台等车,小女孩手里吃着零食,然后随手把垃圾仍在了地上,她妈妈望着她对她说“妈妈在家里怎么教你的?乱丢垃圾是不对的,赶快捡起来丢旁边的垃圾桶里”小女孩弯下腰把垃圾捡起来丢到了垃圾桶里。年轻妈妈的教育让小女孩知道了乱丢垃圾是不对的,这是一种个人的修养,小女孩在妈妈这样的教育下必然会成为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

  说到气质大家脑海里肯定出现了大家闺秀,绅士风度这样的词语,对,就是这样的,良好的家风会有一种良好的氛围,在这种有气质的家庭的家风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在小时候父母就教育不要说脏话,见了长辈要行礼打招呼,走路要目视前方腰板挺直等等。这也是培养一个人的气质的一种表现。

  大家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吧,北山愚公,年近九十。屋前有太行、王屋 二山阻碍出入,他决心把它们铲*。智叟认为这是做不到的事,笑他愚蠢。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后有孙子,子子孙孙永无穷尽,而山不会加高,为什么会做不到呢?因此每天挖山不止。天帝受到感动,便派夸娥氏二子把山背走。有人会想我们是在谈家风,愚公的故事只是他一个人的事而已,其实不然,愚公为什么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那是因为愚公的家风,愚公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办到搬走两座大山的,但是愚公把做事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不怕困难。迎难而上,不退缩的大智慧留给了后人,后人一代一代传承这样的家风,相信一定会搬走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的。

  人品在一个家族的家风中也有很大分量,比如在做人方面诚信,正直,勇敢,真诚,坦荡,宽容。做己方面的自知之明,自制自律,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觉自醒等等。

  社会是由家族组成的,好的家风会形成好的社会风气,一个民族的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好的家风的传承,让我们把好的家风传承起来为社会的繁荣昌盛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家风家规心得体会3篇(扩展7)

——家风之殇心得体会3篇

家风之殇心得体会1

  5月22日,项目全体在位人员观看了纪录片《守望家风》,进一步加强了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意识,从中也让我受益匪浅。

  家风正、则风气正,家风的好坏不仅影响着一个家庭,更影响着整个社会风气的.好坏,社风民风正,国家则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

  当我看到《守望家风》第一集中关于郑氏家族简介时,了解到他们家族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我内心为之震撼,是什么让他们家族一直延续至今?而且一直经久不衰并且受世人尊敬。没错,正是他们家风家规时时刻刻鞭策着他们,告诉他们这件事情该不该做?哪又该怎么去做?怎样做才是最好的?郑氏族人人人都谨记家风家规,严于律己,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家风,才得以让整个家族长久不衰。

  此时,我又想到了孟母为保家风纯正三择其邻,使游手好闲、不思进取的孟子刻苦读书,成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思想家。还有片中俞德渊、于成龙的良好作风都值得我们学习,家风家规无不体现了祖辈们对后代的希望与鞭策,同样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淳朴的家风家规。

  通过观看《守望家风》,我觉得小到每一个家庭的家风家规,大到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与气魄,也需要每位成员去严于律己的遵守,才能经久不衰,才能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家风家规心得体会3篇(扩展8)

——家风教育的心得体会3篇

家风教育的心得体会1

  每个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有了好的家风,我们的孩子就有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来成长,从中他们就能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家庭的快乐。

  维持一个好的家风,需要夫妻和睦、互敬互爱,相携共进,这时双方都需要意识到的,缺一不可。我结婚16年,生育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十五岁,上初三,小儿子也有十二岁了,上小学六年级。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十六年里,我们夫妻俩相处得很好,做到彼此都多关心对方的变化,多发现对方的优点,多讲些好听的话语;少抱怨、少指责、少误会,我们在孩子面前从不吵架、从不指责,让我们两个儿子都会因为有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感到温暖。

  因有我们俩的榜样,两个儿子都懂得互敬互爱。别的家长都说,孩子小的时候经常是打打闹闹的。依我的小孩来说,我很少很少他们这样,从小就懂得相互忍让。无论是哥哥还是弟弟,如果邻居阿姨给点吃的其中一个,(就弟弟来说吧,他会问阿姨,可不可以再多给一个车,我家里还有一个哥哥)换回哥哥,也会这样说的。现在哥哥已经读初三了,在校同学给他点好吃的,他也不舍得吃,一直留到星期五晚回来。他兄弟俩就一起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

  尊老爱幼,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家虽然不时常有老人在这,可每周孩子回来,第一时间就叫他们给爷爷、奶奶打电话问好,问问他们的情况、吃饭没有、身体情况怎样,老人俩听到孙子的声音,总是乐融融的。其实,在我身边也会经常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发生,就是有时下雨,我会带着儿子一起坐公交车上学或放学,在车上看见有老人,我就会很自觉地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老人,然后对我儿子说:“儿子,来吧!妈妈抱你”儿子就会觉得很不好意思,也立刻站起来说:“不用了,妈妈你坐吧。你会晕车”我坐下后,坚决地说:“来吧,妈妈就想抱抱你。”这样,孩子就觉得妈妈特别的亲切。妈妈孝敬老人,妈妈爱护孩子,孩子心疼妈妈,这不就是尊老爱幼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是只有那些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体现尊老爱幼。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践行尊老爱幼的美德。

  说到勤俭节约,从小我就教育孩子,无论什么东西都要节约,也不能乱花钱。我两个儿子在石龙坑小学读了六年,说句实话,他们很少很少在校门口买零食吃。有些人会想,他口袋没钱,有钱你看他会不会买。我相信我两个孩子就算有钱在口袋也动摇不了他们的好习惯。我记得有一次,小儿子上二年级的时候,他在校门口捡到了一块钱。他紧紧地把一块钱塞到口袋里,等我去接他的时候,他悄悄地在我耳边说:“妈妈,今天你不用干活都有一块钱赚。”我问他:“为什么?”他就很理直气壮地说:“因为我捡到了一块钱呀!”我就顺口一说:“那你为什么不去买东西吃呀?”他有点生气地对我说:“妈妈,您不是从小就教我们要节约用钱,不能乱花钱吗?”我摸摸他的头说:“孩子,你真棒。还记得妈妈说的话。”

  我大儿子也不例外,他也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在校尊师重友,在家尊老爱幼。回想他初一到初三这几年里,除了每月给他300元的伙食费,几乎什么零用钱他都不要,你怎么塞给他,他都不要。这也因为*时生活中夫妻俩点点滴滴的行为下影响出来的好习惯吧。

  父母不但每天都要教育孩子怎样去互敬互爱、互相帮助;怎样去勤奋、去节约,还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孩子就会觉得父母是他们学习的好榜样。

  懂得包容、懂得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才能领悟到人生的乐趣。

家风教育的心得体会2

  最近在看一部电视剧,叫《虎妈猫爸》,讲的是教育孩子引发的家庭纷争。对待孩子,“虎妈”采取高压手段,“猫爸”则是百般顺从。分歧不仅在年轻父母之间,老一辈也各执己见,各有招式,爷爷奶奶是极度溺爱,外公则不惜动用暴力手段来管教。

  这个家庭在教育价值观方面太混乱了,一家人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结果家庭不能和谐相处,闹得鸡飞狗跳,甚至不断制造出家庭悲剧。这种现象,现在也不是孤例。很多家庭教育孩子,也是爷爷奶奶老一套,爸爸妈妈用新招,有的使用土办法,有的采取洋模式。家庭价值观不同,家风也就模糊混沌,家风不好,不止影响孩子前途,大人也难有幸福。

  再往大处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不好了,社会风尚又怎么可能清纯醇厚;家庭矛盾多了,自然也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人说,孩子是*的最大公约数,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个家庭要形成良好的家风,就得找到时代价值的公约数。

  从古至今,家风和国运,也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天下,正家风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孟子也说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现在,各地也都在倡导“最美家风”,寻找“最美家庭”,就是因为,家与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家风关系社会风尚,影响国家治理。

  古代有很多经典都涉及家庭教育的内容,人们众所周知的《弟子规》、《礼记》、《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等,就记载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细节,有很多家训警句,现在依然可以作为人生应秉持的原则。去年,我市武隆的杨兴明家庭,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全国妇联还将杨兴明老人树为“全国教子有方先进典型”,就是因为这个家庭传承一百多年历史的《黄氏家训》,教育了黄家一代又一代子孙,形成良好的家风,值得更多家庭学习。

  家风是传统文化,涉及到很多道德伦理和礼仪规范,在今天需要进行传承。对待传统文化,有个常识判断,就是不能全盘照搬,盲目拿来,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要求,围绕家风,既要继承传统的优秀的文化伦理,又要积极将时代先进的价值元素植入进来,来为每个家庭提供可以依循的教育价值观,形成新家风。

  这种教育价值观所要凝聚的.,也就是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比如,既要有传统家风崇尚的礼仪、仁爱、勤劳、朴素等等基本品格,又绝不能缺少现在国家倡导的文明、和谐、自由、*等、法治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也只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现代文明进行有效融合,形成时代价值,形成新家风,家庭教育才不会出现那种价值混乱的现象。

  《礼记·学记》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当前,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来凝聚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形成符合现代社会文明需要的“最美家风”,让每个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形成理性的共识,来不断催生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最美家庭”,让家庭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和谐。

家风教育的心得体会3

  *古代有许多名门大族都有成文的家规家训,其后人无论是*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都会相对遵纪守法,这其中家风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因为这些族人从小就耳濡目染,良好的家风对他们有着润物无声的教化作用,同时,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家规家训对他们有着强烈的道德约束力。今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家风作风建设,这些传统资源无疑都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父子相传,精神相继。父母是子女言传身教最好的典范,为人父母树立道德上的典范,养成良好的家风,最受益的人恐怕就是至亲骨肉。宋代名臣范仲淹一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纪晓岚称颂为“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自身立言立德的同时,对子女教育亦非常严苛。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其子女也得以传承父辈精神,为后人所称道。

  要想为子孙后代树立良好家风,首先得自己行得端正,坚守原则。自己作出典范,无论是在多么恶劣的政治环境中,始终保持清廉本色,这才能够成为后人的榜样。现在的党员干部也要先做到自身过硬,这样才能正人正己。同时,家风也需要有意识的养成,对子女亲属的不当行为要时常提点,才能及时矫正,筑牢思想防线。

  如今,以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党员,都应该意识到正家风的重要性,在家庭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时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执政为民,执法为民,时时刻刻以人民群众高不高兴,满不满意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试金石,廉洁自律,做新时代的先锋队。牢固树立家风,将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

  通过对“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的学习,我会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求真务实地把各项工作做到实处,用一个*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树立*员的良好形象,做到*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站得出来,把领导交给我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

  家风教育的心得体会7

  “家和万事兴,只有家里和和气气的,我们的大家,我们的国家才会越来越昌盛。”3月22日,呼家楼街道联合金色朝阳培训学校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家风抵万金”的讲座,辖区百余居民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好家风好家训,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促使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什么是家风?家族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好的品德,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就成为了我们家族的风气。家风好,这个地区的民风就好,国家就好。就像诗经中的《国风》和《雅颂》在唱歌的过程中就把这个地区的纯朴善良的民风表现出来了。讲座中,金色朝阳培训学校的王虹老师首先为大家讲解了家风的含义。

  随后,她讲道:家风家训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是每个家庭教育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重要教诲。家庭成就孩子的教养,品格来自家庭的传承。“传统文化是宝,我们要一起学习。”

  “我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例子。我一次我去王府井,看见一个父亲领着10岁的左右的孩子玩。正巧,这个父亲接了个电话,他马上说,这事我帮不了你,我现在不在北京,在新疆呢。”听了王虹老师的分享,大家哈哈大笑。王虹老师总结说:“教育孩子从小就要让他学会诚实,家长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王虹老师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和对家风、家训的感悟,运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为大家讲解了《庭训格言》部分内容,列举了诚以及美国第一任华裔内阁赵小兰的家教,通俗易懂地教居民们如何培养子女、孙子、孙女,以及如何营造良好的家风、家训。有的居民拿出笔记本做着记录,有的居民用手机记录下讲课场景,现场热情火爆,响起阵阵掌声。

  讲座结束后,居民李华感慨颇深,分享了听课后的感受,她说,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传统风尚,或作风,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风不仅是民风、社风的组成要素,也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家规、家教、家风,成为社会风气、公民道德的源头。家风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是一种无声的动力、无言的激励,它的影响是深刻的,全面的。“街道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教育活动,我们非常喜欢,提醒我们这些老人不要溺爱孩子,引导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树立家风家规的意识、进一步加强社会和谐建设。”

  家风教育的心得体会8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就是说,做人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当官为人更要遵守道德规范,做到守住底线,不踏红线,不碰高压线,做一个为民务实清廉、领导满意、百姓拥戴的好官。近日,县委组织部发文,要求党员干部撰写家规家风文章,结合本人的家庭、家风、家规,对照*的“十条家规”,我想说说自己正家风、立家规的体会和感悟。

  本人及其家属,一个是部门主要负责人,一个是单位副职干部,多年来,约定俗成夫妻共同遵守的家规、家风就是:清白做人,踏实干事,不谋权私,不留话柄。

  我认为,正家风、立家规不是形式,不是做表面文章,重在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带头为家为人树立清白做人、踏实干事、不谋私利、敬畏纪律的榜样。到民政局工作五年多,局里的招投标事项,我没干预过一次,也没背地里让亲友同事参与过一次,都是由局物品采购及工程论证领导小组进行阳光操作;优抚安置、调残评残、城乡低保工作中,我没为一个不符合条件的对象打过招呼、发过话。

  我认为家风家规连着党风党规。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立好家规,树好家风,更是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推动“两个责任”落地生根的根本要求。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金钱固然重要,但金钱不是万能的,品德必须高尚。*一生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艰苦朴素,不以权力为自己、为家人、为属下谋取私利,其高风亮节,世界敬仰,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楷模。他时刻用“十条家规”的尺子规范自己、约束自己、规范家人的行为,为我们党员领导干部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我们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我认为立家规、正家风还是一种责任担当。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权高位重,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尤其重要。为此,必须有责任担当意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虽然是句老话,但从这句老话中我也悟出了新的道理:一个称职的党员领导干部,面对新形势、新常态,要管理好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就必须视那个部门、那个单位为自己的家,这个“家”的好家风、好家规更为重要、更应立好。诸如大到人、财、物规范管理制度,为民服务承诺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软环境建设评优制度;小到上下班纪律、机关作风建设、年度考核等制度,都应不断建立,不断完善。因为这样的“家风”、“家规”,直接关系到这个单位、这个部门党风行风的好坏,关系到党的事业及其部门和单位工作的兴衰。

  我们家好的家风、家规,将继续保持下去,它虽然没有写在纸上,也没有贴在墙上,但每时每刻都会在我们夫妻及家人的心里出现。我决心做到天天常思己过、日日警钟长鸣,争做一个家规好、家风正、受党和人民信赖的民政干部。

  家风教育的心得体会9

  强调“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契合了*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理念,指出个人、家庭、国家的有机统一。把家风家教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的重要内容,势在必行。“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谷文昌家风则是家风建设的风向标。

  谷文昌同志离开我们已经34年了,在他留下的丰富的精神财富中,家风更是我们全面治党的传家宝。回首谷文昌的一生,他严以律己,廉洁奉公:决不允许自己的家属搞特殊:一是“特殊照顾”,如女儿结婚,要求他批木材做家具,他不批,因为这是搞“特殊”;二是“特别严格”,就是一般群众可以做的事,领导干部子女不能干。如1962年的东山高考落榜生,绝大部分都安排了工作,而谷文昌的女儿却被安排为临时工。在东山担任领导职务14年,当他告别这片为之奋斗多年的热土时,带走的却仅仅是一只装书用的旧皮箱,一个放衣服的包袋,一把修剪林木的小斧头,两坛自己腌制的咸菜……

  谷文昌家风既是谷文昌对亲属的具体要求,也是严格自律的真实写照,更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谷文昌家风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事例生动,集中体现了那一代*员艰苦朴素、清白为官、为民奉献的优良作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全面从严治党,应继承和发扬好这种优良作风,让简朴本分的“谷文昌家风”引领社会风尚。

  “欲治国者,先齐其家”,家风作为一个家庭的风气,是一种潜在无形的综合力量,是社会风气的涓涓细流,也是*传统文化和道德在每个家庭中的传承。*历史上,许多有为之士都把修身、齐家与治国联系起来,认为要治国就必须修身齐家。“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留钱财给子孙,不如留下智慧与德行。谷家“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家风,是谷文昌言传身教的结果。今天,对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来说,如何教育好家属子女,树立良好的家风,自己必须率先垂范,做出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大力倡导家风建设的今天,我们要以谷文昌家风为标杆,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风美德,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家风教育的心得体会10

  20xx年以来,余姚市纪委把《准则》规定的“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作为机关党员率先垂范的具体行动,积极开展“立家规、正家风,建设清廉余姚”活动,努力营造全市广大机关党员带头践行好家规,家庭、学校积极倡导培育好家风,全社会共同传承弘扬“德治礼序、风清气正”的社会新风尚,让传统家规照进现实。

  家规教育突出干部“少数”关键。将家规教育作为《条例》《准则》的学习计划、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党员组织生活日以及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家与国”、“规矩与纪律”之间有机统一、继承发展的关系。提炼新时期余姚机关党员遵纪守廉“三字经”,引导广大机关党员学习借鉴*传统家规中倡导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思想道德观,切实践行“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行为准则。在机关党员中开展寻找优秀家规、祖训、族箴等活动,要求机关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给家庭成员立规矩,鼓励每个机关党员亲自写(立)一个家训,作为理家治家的准则。将家规教育作为加强机关党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挖掘身边机关党员干部清廉典型背后的好家规、好家风,深入剖析案件查处中“家族式腐败”、“身边人腐败”的教训,通过正面学习与反面警示结合的方式,引导广大机关党员重家教、立家规、传家训。

  家规传承发挥家庭“主体”作用。牢牢把握“家庭”这一家规传承的主要载体,在全市行政村、社区、学校、家庭中建设“好家风示范点”,在电视台开设“家风”访谈专题,组织开展“家教20招、好家训20例、勤俭节约20例、最感人家庭故事20例”征集活动。设立“余姚好家风”专题网页,通过寻找好家训、宣传好家风、展示好家庭,全方位展示本市优秀家风、传统家训和背后的感人故事,截至目前,已经收集了一批余姚当地历史人物、革命先烈以及当代知名人士优秀家规家训3000余条。在此基础上,在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家属中开展姚江传统优秀家规家教品鉴活动,通过发放“弘扬家规、拒绝腐败、守住幸福”倡议书、品读优秀家规家训等形式,把廉政提醒式教育覆盖到党员领导干部身边人。深入开展“童蒙养正”廉洁主题教育,先后组织广大青少年开展了“开学第一课学王阳明家规”、编发“红色四明”“吾心光明”等廉洁主题教材、传统廉洁观教育讲师团进校园、青少年廉洁书画作品创作大赛等,引导广大青少年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以此带动家庭良好家风的培养。

  家规弘扬注重市民“多数”普及。开展余姚传统家规家训廉洁元素整理挖掘工作,收集整理以“四先贤”为代表的余姚历史名人优秀家规家训、族规族箴、廉洁故事等,编撰成《姚江优秀传统家训选集》一书,收录《开元王氏族箴》、《四明黄氏族谱》、《泗门谢氏家训》、《姚江诸氏家训》、《临山卫阮氏家训》等43篇优秀家训,近期该书已经公开出版。在相关媒体*台开设“姚江传统家风”专栏,在电子*台上传《王阳明家规家训》、《余姚名人家规家训故事集》等视听资料,向市民推介优秀的传统家风。推进“一馆五基地”建设,“一馆”即在余姚名人馆中增设余姚名人先贤家规家训展厅,重点展示余姚先贤名人的优秀家规家训和相关故事;“五基地”即做好余姚五个市本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提升工作,融入家规家训的元素,打造廉政文化现场教学精品线路。同时,在全市范围内选择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村风民风良好的村、社区,以及注重思想道德教育、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学校、企业和基层站所,作为好家风建设示范点,全面推进村规、校规、厂规建设。


家风家规心得体会3篇(扩展9)

——家风家教方面心得体会3篇

家风家教方面心得体会1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家庭中的家风好,这个人才会茁壮成长,如果家风不好,这个孩子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父母早已有名有望,然而由于不重视家教,最终致使子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样的教训是沉痛的。这也从反面证实了家教的重要性。是呀,难怪在同一间教室里,在同一个老师的教育下,学生会有优劣之分!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早在战国时期,便有了《孟母三迁》和《曾子杀彘》的优秀家教故事,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注重家教的父亲,他在《诫子书》中这样教育他的孩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告诫那八岁的儿子: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于是像孟子、岳飞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伟人便在这样的家教中应运而生。

  家教,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下,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棍棒底下出孝子”、“传男不传女”,已被岁月的流冲走,而那些脍炙人口的家训,已经是“家家之训”,形成了“家家之风”。中华民族文明的脚步正在新时代的家风中稳步向前!

家风家教方面心得体会2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带头搞好家风建设,带头教育好子女。人们习惯于上行下效,领导干部的好家风会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家风家规心得体会3篇(扩展10)

——教师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

教师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1

  家风家规是代代相传的精神滋养。对人的成长而言,家风、学风、社会风气的影响,有一个不断进阶的过程。家风主要是对人生的启蒙,学风是对人生的充电,社会风气则是对人生的淬炼。

  从当前来看,家风与学风的衔接,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只有二者互为补充,个人才有强大的精神积淀去阅读社会。日前,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工会在北京四中举办了以“黼国黻家,栉风沐雨”为主题的家风大家谈活动,教育专家与学校师生一道,畅谈家庭教育心得,共论家风建设路径。现摘编几篇,与读者分享。

  别失去欣赏孩子的能力。《朱子治家格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家庭教育的前提,是有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否则,再好的教育理念都无法实施。然而,许多父母随着孩子的成长,慢慢地失去了欣赏孩子的能力,这让良好的亲子关系也失去了依存。

  父母不欣赏孩子的原因,一是现实与期望的差距,二是面子。有人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久而久之,觉得孩子一无是处。经常有家长说这样的话:你看你,都考成这样了,还天天美!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马拉松比赛的话,小学或初中阶段相当于前5公里。42公里的比赛,前5公里跑第一名或最后一名,重要吗?

  作为过来人,教育者和家长其实都清楚,一个人未来的发展,与小学或中学时代的考试分数不能画等号。可是做家长的,怎么就在孩子的分数面前失去理智,让愤怒扭曲了人性,让自己失去了欣赏孩子进步与成长的能力呢?

  以胸中格局行不言之教。在优秀的家长身上,能发现共同的特点:比如夫妻恩爱和谐,带给孩子阳光心态和安全感,孩子也会对他人更信赖与亲近。比如家长有长远的眼光和格局,更重视孩子心灵的成长,不是光看眼前的成绩,也不只是关心孩子的物质需求。家长自己或工作中有追求,或生活中有情趣,能行不言之教。再有,就是尊重孩子,给孩子充分的信任,支持孩子的尝试,与孩子沟通顺畅。

  家庭和学校应该是携手的关系,方向是一致的`: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在家庭教育层面,学校可以做一些积极的引导,帮助孩子了解家庭,促进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一直以来,我觉得最朴实也最动人的一句宣传语是:高高兴兴上班去,**安安回家来。我们每天都会走出去,然后又归来,起点和终点都是家。让家成为一个最好的归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家对每一个成员的期许,首先就是*安,是快乐。我想和家长共勉的是:不要太早放弃自己,从丰富自己开始创造生活,为孩子树立榜样。

推荐访问:家风 家规 心得体会 家风家规心得体会3篇 家风家规心得体会1 家风家训心得体会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