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建军大业》后感

时间:2022-07-15 12:35:03 来源:网友投稿

观《建军大业》后感

  这是建国三部曲的第二部(按建立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它依然延续着《建党伟业》的大气磅礴、气势恢宏的特点。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已经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外形势极其复杂,各种反动势力夹杂帝国主义势力在苦难的中华大地上竞相角逐。袁世凯死后,中国大地上军阀林立,狼烟四起,各个军阀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又相继投靠了帝国主义,这样一来,军阀就成为了各帝国主义在华的“代理人”,这一时期的中华大地上是军阀混战,相互攻击,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人民大众已在生与死的边缘苦苦挣扎。

  在这样复杂的局势下,年轻的共产党人曾天真的、轻易的相信了国民党反动派,真心诚意的开始了国共两党历史上的第一次合作,共建黄埔军校,想再造共和、救民于水火。正当北伐军节节胜利,相继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两个大军阀时,蒋介石独裁的野心逐渐露了出来,以他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排挤共产党员,并最终演变成“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而影片一开始讲述的就是这一段历史。当反动派高高举起屠刀时,手无寸铁的学生和已经被收缴了武器的工人就只能像待宰的羔羊一般,任人宰割。

  在经历了惨痛的屠杀之后,共产党人痛定思痛,毛泽东在会上挺身而出,指出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后来还总结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誓要组建一支真正属于人民的军队,为此,影片着重重现了南昌起义、三河坝战役,为我们真实的还原了人民军队建立初期的“千难万险,九死一生”,而这句话也是朱德在井冈山会师时和毛泽东说的八个字。

  我个人认为,影片有可取之处,也有不到位的地方,影片让我感动的地方有四处,同时,也有一个地方是我不敢苟同的。

  感动一:南昌起义时,粟裕那一声漂亮的喊“杀”声,贺龙看似满口粗话的自负,朱德设计成功后难忘的微笑,周恩来对着天空发射的那三声枪声,这一系列的动作,按时着一个新的黎明时代的到来,南昌起义的枪声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阵的序幕,它唤醒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

  感动二:秋收起义前,毛泽东告别妻儿,他走一步,停一步,在孩子不断的呼喊声中,他忍不住想回头看,此时,杨开慧一边流泪一边对着毛泽东说“别回头,走吧”。就这样,望着毛泽东远去的背影,为了中国革命,为了新中国她无怨无悔。

  感动三:当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攻打长沙失败后,“第一次问战士们,革命苦不苦?大家都不敢说话,当第二遍问的时候,大家都说苦”。本片不再像某些主旋律电影一样,而是逼真的展现了大部分战士面对失败时的真实想法,每一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没有天生的强者,面对死亡和挫折人们会动摇、会喊苦,这永远都是大多数人的真实想法。在攻打中心城市受挫后,毛泽东当机立断,认识到当前中心城市敌我力量的悬殊对比,于是,毛泽东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农村,到敌人力量更薄弱的农村去、到群众基础更好的农村去,最终,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正确的武装革命道路,为日后中国革命成功奠定了基础。

  感动四:三河坝战役后期,为了掩护主力部队撤退,朱德下令留下两百人殿后,并说“父子或兄弟都在队伍里的,父亲和兄长留下”。面对死亡,慷慨激昂的、主动请缨的战士确实让人心生敬佩,但是兄弟之间争相赴死而把活着的希望留给对方却更加的催人泪下。面对死亡,想活着,这是人的本能想法,能慷慨赴死把活着的机会留给亲人甚至是和自己非亲非故的其他人,这种精神着实震撼人心。

  我个人不满意之处是欧豪饰演的叶挺,影片中欧豪扮演的叶挺感觉过于浮夸,那个时候的叶挺可以狂,他也完全有理由狂,毕竟那时的叶挺只有30岁,年纪轻轻就当上军长,但是,欧豪在影片中的各种造型,各种动作却让我难以接受。

  当“井冈山上朱毛合”的欢呼响彻云霄的时候,两位伟人相握、相拥,朱德先说了“千难万险,九死一生”的八字感慨,随后,毛泽东同样也用八个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大胆而又坚定的对未来的中国革命做出了准确的判断。最终,通过共产党人的不忘初心,坚持不懈的斗争,共产党人最终平定了四海,赶走了国民党反动派,改天换地,建立了新中国。

  总之,看完影片我感触颇多,当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用自己的坚持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当时朱德41岁,刘伯承35岁,毛泽东33岁,贺龙31岁,叶剑英30岁,周恩来29岁,陈庚24岁,粟裕19岁,林彪19岁),而处于生活安逸的新时代的我们,当我们在人生中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候,我们怎么还能有理由轻言放弃!

 

推荐访问:建军 大业 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