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翠鸟第一课时教学后记

时间:2023-02-21 16:20:0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翠鸟第一课时教学后记,供大家参考。

2023翠鸟第一课时教学后记

翠鸟第一课时教学后记1

  1、再讲翠鸟的外形特点是,教师应让学生首先找准文中,哪一自然段描写了翠鸟的外形特点,然后让学生,逐句朗读,画出写翠鸟的哪些部分,思考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学生通过阅读,会很快找出翠鸟的外形特点,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涂巾,绣满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体态小巧琳珑,眼睛灵活,嘴巴长尖,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2、在教学翠鸟捕鱼的部分时,谁有勇气也来读读这两段,调动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如在教学翠鸟,避开苇干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那条小驴,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那苇干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时,先让学生画去其中描写翠鸟动作的词语,重点理解更像箭一样飞。


翠鸟第一课时教学后记扩展阅读


翠鸟第一课时教学后记(扩展1)

——《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14个生字的读音,认清“巧”、“绣“、“纹”、“腹”、“衬衫”等字的字形,理解“苇秆”、“小巧玲珑”、“鲜艳”等词的意思。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3、读懂课文第2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翠鸟的颜色写具体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描写外形的语言,讲解句段关系,弄清总分结构

  难点:讲解句段关系,弄清总分结构,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三)课前准备:

  录象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见过翠鸟吗?(出示挂图或标本)这种漂亮的水鸟就是翠鸟,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你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你现在见到的翠鸟吗?

  二、自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学,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想一想,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翠鸟?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正音:衬衫、锐利.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 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zhǎng cháng)着一张细长(zhǎng cháng)的嘴。

  b 尽(jìn jǐn)管小鱼只(zhǐ zhī)把头露出水面来吹个小泡泡,可还(hái huán)是难(nán nàn)以逃脱翠鸟的眼睛。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评议。(每位学生读课文总数在2遍以上)

  (3)交流: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翠鸟的?

  (讨论得出结论,并找出相应段落:外形——1、2自然段;行动——3、4自然段;住处——第5自然段。)

  三、学习1、2两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翠鸟外形一个什么特点?找出概括性的一个词。(小巧玲珑)

  (1)理解“小巧玲珑”一词。

  (2)文中哪些地方写出它的小巧玲珑?(一双红色爪、透亮灵活的眼睛,一张细长的嘴。看投影理解“透亮”。)

  (3)用喜欢的语气读这一段。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翠鸟的外形不但小巧玲珑,而且十分美丽。

  2.范读第2段,边听边标句序,思考: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用划出。(1)自学。

  (2)反馈:这句话是: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用。。圈出这句话中最关键的一个词。(鲜艳)

  小结:像“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这句话既概括了一段话的意思,又放在一段话开头,我们把它叫总起句,“鲜艳”是这句话中的中心词。

  (3)读2—4句:

  ①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翠鸟羽毛的鲜艳?

  ②作者是怎样描写各部分的羽毛的呢?投影句子,与原文比较:哪一处写得好?为什么?

  ③用喜爱、赞美的语气读好2——4句。

  ④这3句话与第1句是什么关系?(点明这样的段式叫总分段式。)

  3.齐读这两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意思。

  四、指导书写:巧、绣、纹、腹、衬衫。

  五、作业。

  (1)抄写字词。

  (2)熟读1—2两段。

  (3)比一比,组词。

  逃( ) 隐( ) 疾( ) 衬( )

  桃( ) 稳( ) 病( ) 村( )

  (4)给带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疾飞( )

  ①病 ②恨 ③快,迅速 ④疼痛。

  锐利( )

  ①快或尖 ②感觉灵敏 ③勇往直前的气势。

  板书:

  总起分述的方法 找出总起句 主要写什么

  读分述部分 从哪几方面写的


翠鸟第一课时教学后记(扩展2)

——翠鸟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翠鸟第一课时课堂实录1

  师:翠绿色,翠鸟身上大部分羽毛,尤其是背部的羽毛是翠绿色的,是以绿色为主的,所以我们叫它——(老师手指黑板上的标题)。

  生(齐):翠鸟。

  师:哎,是的,这是根据它颜色特点来决定的。人们根据它的生活习性给它起了另外一个名字,谁知道?(老师走向一位男生)你知道吗?后面那位男孩子,它还叫什么名,翠鸟还叫什么?

  生(男):它还叫“钓鱼郎”。

  师:恩,有人叫它“钓鱼郎”。还有吗?喔,都知道它叫“钓鱼郎”,也有人把它叫做“叼鱼郎”。哎,看到这个名字,听到这个名字,你猜一猜翠鸟有什么特点?

  生(齐):它吃鱼。

  师:你说。

  生(女1):它爱吃鱼。

  师:还有谁有补充?你说,大声说。(老师走向一位女生)

  生(女2):它……它,它捕鱼的技巧很高超。

  师:喔,捕鱼的技巧高超。叼鱼郎,叼鱼郎,顾名思义,捕鱼的技能高超,技能高超啊得动作敏捷,你看这个“叼”字啊,特别形象,“叼”是一个形声字,它的左边是什么?

  生(齐):口。

  师:“口”与什么有关?

  生(齐):嘴。

  师:右边呢?

  生(齐):刁。

  师:右边“刁”是表示它读音的,是不是?我们来想象一下右边这个“刁”字,像不像一张侧向的嘴,口里叼着东西的样子呀?像不像?

  生?(齐):像。

  师:横折钩想象成一张侧向的嘴,那这一提是什么?

  生(齐):鱼。

  师:嘴里叼着的,嘴里叼着小鱼呢!这个名字是抓住它什么来写的?来命名的呀?

  生(男):捕鱼的特点。

  师:对,抓住它善于捕鱼的这个特点来写的。你看,给动物起名字的时候,要让名字形象,让人容易记忆,就可以抓 颜色 特点,抓 生活习性 特点,抓 动作 特点来命名,是不是啊?

  生(齐):对。

  师:如果我们要介绍一个动物啊,也可以抓住特点来介绍,课文对翠鸟的介绍是抓住哪两个方面的特点来介绍的呢?同学们请打开课本,先自由的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翠鸟的?明白学习任务了吗?

  生(齐):明白了。

  师:好,同学们自由读。

  生:(自由读渐变成齐读)

  师:边读边想黑板上的问题。

  生(齐):(读完全文。)

  师:大家都喜欢齐心协力的把课文读完,其实自由读有自由读的好处,我想快一点就快一点,想慢一点就慢一点。以后可以尝试着按照自己的速度来读。那么,黑板上的这个问题你解决了吗?

  生(部分):解决了。

  师: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翠鸟的"特点,一个方面是?

  生(女1):翠鸟的外形。

  师:喔,是哪一个自然段写翠鸟的外形?

  生(女1):是第一自然段。

  师:喔,第一自然段是介绍翠鸟外形的特点。(板书——外形)还有一个方面,是哪个方面来介绍翠鸟的?你说。

  生(女2):翠鸟叼鱼的方面。

  师:叼鱼方面是——概括一下,用两个字概括是翠鸟的什么?抓鱼着重抓住翠鸟的什么来介绍?

  生(女2):捕鱼。

  师:捕鱼的什么?你说。

  生(女3):是捕鱼的动作。

  师:你们同不同意她的说法?有一个同学不同意,你说。

  生(女4):我觉得是捕鱼的速度。

  师:速度它也是动作呀,对不对?动作速度快呀,是不是啊?还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的看法吗?抓住翠鸟捕鱼的动作来写的,是哪两个自然段,哪两个自然段?

  生(部分):第二和第三自然段。

  师:第几自然段?

  生(女):第二、第三自然段。

  师:哦,第一自然段介绍外形,第二和第三自然段介绍的是翠鸟的?

  生(齐):捕鱼的。

  师:捕鱼的什么?

  生(齐):动作。

  师:动作快,速度也快。好,同学们,课文其实有五个自然段啊,第四和第五自然段在写什么呢?你们说第一自然段是写外形,第二、三自然段是写捕鱼的动作,那第四和第五自然段作者在写什么呀?你说。

  生(女):作者在写他们想捉一只翠鸟饲养。

  师:他们捉了吗?

  生(女):没有,因为他们经过了老渔翁的劝说。

  师:喔,没有捉翠鸟在翠鸟飞来的时候呀 他们?

  生(女):他们让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师:他们喜爱翠鸟吗?

  生(齐):喜欢。

  师:那还是在着重表达自己对翠鸟的——

  生:喜爱。

  师:在介绍翠鸟外形特点、动作特点以后,表达自己对翠鸟的喜爱。同学们呀,读一篇课文,我们要能够迅速理清课文的脉络,并用准确的词语来概括;介绍一种事物呢,也要从不同的方面、特点来进行介绍。作者对翠鸟外形的介绍呀,就非常的有条理,来,我们一起看看课文的第一个自然段,一起读读吧,好吗?

  生(齐):好。


翠鸟第一课时教学后记(扩展3)

——背影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背影第一课时教学反思1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我在一次公开教学中完成的,自我感觉比较满意;因此,在培训中继续采用。

  从总体来说,本课的教学设计贯彻单元教学的主题思想,拿出相当的时间进行单元主题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至爱亲情”及这一主题所包括的内容:父爱、母爱(父母爱)和手足之情,并引导学生找到相应的课文,体会单元主题。通过学生读单元主题,对本单元主题及本单元的课文形成一个整体认识。由于之前已让学生阅读过整单元的课文,故又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找出找出表现相关内容的课文,进一步找出文章中表现主题思想的文字,为整体学习及今后的继续学习做好铺垫。这一设计,符合新课程的思想,也体现了苏教版语文的设计意图。当然,由于在单元主题的教学上耗时过多,影响了《背影》教学的展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我想,这大概就是公开教学的制约吧!带着脚链跳舞,总是不能随意挥洒。

  在导入教学中,我以讲故事的形式,通过学生熟悉的《游子吟》导入本单元主题;在“密密缝”的学习体会中引出本单元的主题——至爱亲情。由于学生对这首古诗的熟悉,本导入还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我一直坚持大语文教学观,即语文不仅是要教学生知识,不仅是要让学生考试,更要给学生人文享受,让他们品味传统文化,体会人文精神。具体到这课,我围绕单元主题,由孟郊的《游子吟》导入教学,在欣赏《游子吟》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了母爱,为《我的母亲》的教学埋下了伏笔;引导学生背诵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引导他们背诵王维的《九月九日亿山东兄弟》;这些环节,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把学生的语文知识融汇贯通,形成了整体。

  在导入《背影》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幅画、一首歌。歌曲《父亲》曾广为流行,道出了父子情深,这符合本文的主题;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感人至深,在听和看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和感悟父爱。在学生有了充分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心中已有块垒”,顺势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父亲感人的地方,为本课的学习,为今后的写作训练打好基础。

  在有了基础之后,通过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朱自清,并适当展示其散文,教师归纳其散文特点,既可温故,又可知新,也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对朱自清的散文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

  现在,一切已水到渠成,我和学生开始解题,理解文章的主题,并引导学生得出写人应写事的结论,既较好的引导学生明确文章的内容,又为写作教学做了铺垫。接下来,就是引导学生听配乐朗诵,并解决字词,思考相关问题,展开小组合作。相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在这儿,在配乐朗诵中,让学生在深深的感情中感悟、体验文本,带着问题思考,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回答相关问题。

  这样的设计,给了学生更多的享受,但也有不足:用时多,教学容量扩大多,掌控不好容易离题。


翠鸟第一课时教学后记(扩展4)

——《金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金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从中悟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由梦想引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活着都有自己的梦想。比如杨利伟叔叔从小梦想着能飞向太空,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在杨利伟叔叔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能谈谈你的梦想吗?

  许多人都有过寻找到金子发财致富的梦想。“金子”我想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种贵重的金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金子有关的生动有趣而又蕴涵道理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现在我来检查一下。

  指名朗读课文,及时评价。

  2、通过认真的聆听,相信同学们一定看出来了:

  (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2)他有什么样的梦想?

  (3)他一开始有没有实现梦想?(一无所获)

  (4)后来他有没有实现呢?(找到真金)

  3、再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哪里写了彼得一无所获?(1-2)哪里写了他找到真金?(7)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你听第二自然段录音,边听边思考老师的几个小问题:

  (1)“落空”是什么意思?

  (2)什么叫“不甘心”?

  (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不甘心落空?

  2、彼得付出了那么多的劳动,可结果却是——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他的希望落空了,他十分失望。

  四、学习第七自然段

  1、指名读,这一回老师要请你看看你有什么问题吗?

  2、学生自由提问:(可能会问)

  (1)彼得是怎么实现梦想的?

  (2)怎么理解“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

  3、同学们提得很好,我们要学会提问,因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谁给大家提个醒这两个问题到哪里去找答案?

  五、学习三----六自然段

  1、下面我们重点探究这两个问题。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自己先读一读课文,然后独立思考一下,再把自己的想法与组内同学交流。

  2、大堂交流。

  3、看课文插图,插上想象的翅膀,想一想他是怎样用“全部精力”来种花的。练习说话:彼得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他()。

  4、这样,经过五年以后,彼得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再齐读第七自然段。现在你懂最后两句话的意思了吗?

  六、谈启发深化感悟

  故事学完了,老师很受启发,你有启发吗?

《金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课讲的是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张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要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全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其中蕴含的道理比较深刻。

  这个故事十分有意义,学生不一定完全理解寓意,要引导阅读。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

  3、畅谈梦想,祝愿梦想成真。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讨论,理解彼得最后说的话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从中悟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由梦想引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活着都有自己的梦想。比如杨利伟叔叔从小梦想着能飞向太空,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在杨利伟叔叔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能谈谈你的梦想吗?

  许多人都有过寻找到金子发财致富的梦想。“金子”我想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种贵重的金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金子有关的生动有趣而又蕴涵道理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三、检查自读情况。

  四、自学课文。

  要求:

  (1)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和句子。

  (2)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读不懂?

  五、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及时评价。

  2、通过认真的聆听,相信同学们一定看出来了:

  (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2)他有什么样的梦想?

  (3)他一开始有没有实现梦想?(一无所获)

  (4)后来他有没有实现呢?(找到真金)

  3、回答上面的问题。

  4、再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哪里写了彼得一无所获?(1-2)哪里写了他找到真金?(7)

  六、作业:

  1、写字。

  2、组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

  3、畅谈梦想,祝愿梦想成真。

  课前谈话:

  同学们,我们*时积累了很多名言,你最喜欢哪句名言,愿意跟大家说说吗?

  同学们知道的名言可真不少。从名言中,我们不仅获得了很多知识,而且懂得了不少道理。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会懂得更多。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一起读。板:22金子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彼得的梦想是什么?板:梦想

  3、过渡:那么,他的梦想到底有没有实现呢?

  二、整体感知,学生质疑

  1、轻声读读4-7自然段,想:他的梦想有没有实现?

  2、交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出示“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初读彼得的话)

  (1)轻声读这句话。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3)读着读着,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4)小结: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了很多有价值、有水*的问题。老师想了想,其实你们的问题都可归纳为这样一个问题:这里的“真金”指什么,他是怎么找到“真金”的?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那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就让我们从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首先请同学们认真读§4小节板:真金

  三、突出重点,读议课文。

  1、自读自悟,学习§4。

  (1)轻声读读§4,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出示§4)

  (3)指导读好第一句

  就在他即将离去的前一个晚上,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

  (4)师描述:

  同学们瞧,坑坑洼洼的地方已被大水冲刷*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了一层绿茸茸的小草,你会想些什么?

  (5)想象:看到这些生机勃勃的小草,你会想些什么呢?

  (6)过渡:彼得又是怎么想的,一起来看看§5。

  2、感情朗读,感悟彼得的想法。(§5)

  (1)哪位小彼得来读读?

  (2)赛读:哪位小彼得敢于挑战,再来读一读?

  (3)从彼得的想法中,你听出了什么?

  (4)小彼得们,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再来想一想。

  (5)过渡:信心和希望,使彼得留下来。

  3、理解“真金”,懂得道理。

  (1)出示前半句:谁来读读这句话?

  (2)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见了什么?(体会:全部精力)

  (3)齐读前半句话:彼得留了下来,他把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

  (4)过渡:彼得的辛勤付出换来了什么?

  (5)出示后半句: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齐读。

  (6)瞧,鲜花盛开了。(出示鲜花图)

  (7)亲爱的小彼得们,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鲜花,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学到这儿,你认为“真金”是什么?

  过渡:是呀,彼得找到了“真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板:梦想

  4、再读彼得的话

  所以他不无骄傲地说:“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生接)

  5、故事学完了,老师很受启发,你有启发吗?

  四、畅谈梦想,愿梦想成真。

  1、其实,不仅彼得有梦想,老师也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希望自己活到一百岁,在100岁的生日时你们都来祝我生日快乐。

  2、那你们的梦想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愿意跟大家说说吗?

  五、作业:

  同学们的梦想都很美好。愿意把自己的梦想告诉更多的人吗?那就请你用手中的笔把你的梦想写下来,好吗?

  附板书:

  22、金子

  梦想――→实现

  若有所悟

  真金

  全部精力

《金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课讲的是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张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要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全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其中蕴含的道理比较深刻。

  这个故事十分有意义,学生不一定完全理解寓意,要引导阅读。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

  3、畅谈梦想,祝愿梦想成真。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讨论,理解彼得最后说的话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从中悟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由梦想引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活着都有自己的梦想。比如杨利伟叔叔从小梦想着能飞向太空,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在杨利伟叔叔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能谈谈你的梦想吗?

  许多人都有过寻找到金子发财致富的梦想。金子我想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种贵重的金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金子有关的生动有趣而又蕴涵道理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三、检查自读情况。

  四、自学课文。

  要求:

  (1)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和句子。

  (2)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读不懂?

  五、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及时评价。

  2、通过认真的聆听,相信同学们一定看出来了:

  (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2)他有什么样的梦想?

  (3)他一开始有没有实现梦想?(一无所获)

  (4)后来他有没有实现呢?(找到真金)

  3、回答上面的问题。

  4、再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哪里写了彼得一无所获?(1-2)哪里写了他找到真金?(7)

  六、作业:

  1、写字。

  2、组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

  3、畅谈梦想,祝愿梦想成真。

  课前谈话:

  同学们,我们*时积累了很多名言,你最喜欢哪句名言,愿意跟大家说说吗?

  同学们知道的名言可真不少。从名言中,我们不仅获得了很多知识,而且懂得了不少道理。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会懂得更多。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一起读。板:22金子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彼得的梦想是什么?板:梦想

  3、过渡:那么,他的梦想到底有没有实现呢?

  二、整体感知,学生质疑

  1、轻声读读4-7自然段,想:他的梦想有没有实现?

  2、交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出示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初读彼得的话)

  (1)轻声读这句话。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3)读着读着,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4)小结: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了很多有价值、有水*的问题。老师想了想,其实你们的问题都可归纳为这样一个问题:这里的真金指什么,他是怎么找到真金的?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那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就让我们从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首先请同学们认真读§4小节板:真金

  三、突出重点,读议课文。

  1、自读自悟,学习§4。

  (1)轻声读读§4,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出示§4)

  (3)指导读好第一句

  就在他即将离去的前一个晚上,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

  (4)师描述:

  同学们瞧,坑坑洼洼的地方已被大水冲刷*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了一层绿茸茸的小草,你会想些什么?

  (5)想象:看到这些生机勃勃的小草,你会想些什么呢?

  (6)过渡:彼得又是怎么想的,一起来看看。

  2、感情朗读,感悟彼得的想法。

  (1)哪位小彼得来读读?

  (2)赛读:哪位小彼得敢于挑战,再来读一读?

  (3)从彼得的想法中,你听出了什么?

  (4)小彼得们,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再来想一想。

  (5)过渡:信心和希望,使彼得留下来。

  3、理解真金,懂得道理。

  (1)出示前半句:谁来读读这句话?

  (2)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见了什么?(体会:全部精力)

  (3)齐读前半句话:彼得留了下来,他把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

  (4)过渡:彼得的辛勤付出换来了什么?

  (5)出示后半句: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齐读。

  (6)瞧,鲜花盛开了。(出示鲜花图)

  (7)亲爱的小彼得们,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鲜花,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学到这儿,你认为真金是什么?

  过渡:是呀,彼得找到了真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板:梦想

  4、再读彼得的话

  所以他不无骄傲地说: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生接)

  5、故事学完了,老师很受启发,你有启发吗?

  四、畅谈梦想,愿梦想成真。

  1、其实,不仅彼得有梦想,老师也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希望自己活到一百岁,在100岁的生日时你们都来祝我生日快乐。

  2、那你们的梦想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愿意跟大家说说吗?

  五、作业:

  同学们的梦想都很美好。愿意把自己的梦想告诉更多的人吗?那就请你用手中的笔把你的梦想写下来,好吗?


翠鸟第一课时教学后记(扩展5)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匆匆》一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刻画了时间流逝教材分析 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光阴感到无奈和惋惜,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从而警世人们应该珍惜时间和生命。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初步感受作品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 学情分析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而本文语言优美、文辞隽永,优美的语言中包含着作者浓郁的情感。这对于心理方面还不够成熟的六年级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1、会写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挪移、

  蒸融、游丝。

  知识与

  能力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介绍作者,

  便于学生的理解。

  教学目标

  过程与 2、自己查找资料,自学课文,并提出自己不方法目标 能解决的问题,在读中思考、领会,再通过小组讨

  论,解决问题。

  3、有重点的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

  教学重难

  点 情感态通过学文感悟时光匆匆,懂得要珍惜时间,不度与价值观能碌碌无为,同时体会到散文的语言美。 目标 重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 领悟作者对时间流逝,光阴虚度的无奈

  1.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倡导自主合作教学策略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与 设计说明2.架设生活与文本之间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

  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重培养学生的知情行意。

  3、让朗读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在读中思索,在读中探究,在读中感悟。

  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注明每个

  环节预设的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同学们,请你们大胆猜想一

  下。你的一生能活多少天?按80岁

  计算,能有多少天呢?你们现在已经

  过了多少天?过去的日子你留下了

  什么?你又什么感受?

  2、课件1播放时钟的滴答声,

  学生保持安静,侧耳倾听。 引起学生对时光飞逝的思考,创设学习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

  生的语文概括

  能力和发现问

  题的能力。3、课件2展示一个人的不同一、激趣

  时期的照片:儿时的照片—青年时期导入(3)。

  的照片—中年时期的照片。 通过资二、初步料交流,拓宽 (没有背景声音,速度变化:感知课文1、学生谈此学生的知识 慢--------渐快--------快)(5)。时此刻的感受。面,加深对文

  (教师引导,顺势章历史背景的 4、课件3时钟的清晰的滴答三、精读板书课题 : 匆了解。 品悟(23) 声伴随照片的中速呈现。 匆)

  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将朱四、配乐2、事先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朗读,加深对自清的生*简介呈现在屏幕上,并且课前预习,学生介的权利和机文本的理解伴有男中音的旁白。另外,随着学生会,培养良好绍朱自清 (3)。 的介绍,将朱自清的代表性作品名呈的阅读习惯。 现,同时作品名旁附有相关的典型意

  五、课后义的插图。 让学生延伸,拓展阅充分地自读、1、请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读(3)。 揣摩、细细品篇文章,用心去体会,看看你能知道味后交流,就什么,发现什么?

  2、 交流文章内容及特点。(大

  家读得真仔细,这篇文章写于1922

  年,当时,正值新文*动期间,中

  国文坛刚刚开始用写文章,所

  以有些字词和现在的不太一样,但

  是,只要你能用心去读,用心体会,能深刻体会文中词句所表达的意境,培养学生悟性。 通过改变文章的形式

  和启发学生想充分给

  还是能明白其中的含义的。)

  3、交流作者资料。(刚才有同学说文章的语言很美,的确,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而且作者还是*文坛上有名的散文家、诗人---朱自清。看,这就是朱自清,(课件)谈谈你们对他的了解。看来,大家为了学好这一课,做了充分的准备。)

  1、师:那么,就请大家再次用心去品味这篇文章,你觉得作者的哪些句子写的"非常好,你特别喜欢或者觉得句子的含义很深刻,就多读一读,看看你能感悟到什么。

  1、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和自己的感悟。

  (2)体会语言的精妙

  多么美妙的韵律和节奏啊,老师感觉你不像在读一段文字,更像是在读一首诗。老师把文章形式变一变,就更像一首诗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

  是有人偷了他们吧:

  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 象,学生更能体会到文章的语言美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给学生朗读方法,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给学生朗读方法,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抓住学习内容和生活实际的联系,鼓励学生仿写,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师生合作读,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通过拓展背景,更能体会作者当时的感情。

  理解了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

  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有人评价朱自清的《匆匆》充满“诗情画意”,当他在读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

  少年,看着又一个春天来临,作者心情如何?(当人们心情无奈与留恋时,说话的速度会变慢,语调低沉)带着作者淡淡的伤感和惆怅再来吟一吟这首诗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文,谈喜欢的理由或感悟。

  (2)这位同学很会读文,但朗读的声音不是越响亮越好,有的词句可以根据表达的意境读得轻一些,虚一些,有些则可以根据作者的感情读得重一些,看看这个句子,你认为哪些词句应该读的轻些呢,为什么?

  (3)刚才有同学不明白“头涔涔”“泪潸潸”,现在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两个词语的含义,从中体会到作者的心情如何?

  (4) 再读这部分,读出作者心情。

  学习第三段

  (1) 看着八千多日子飞逝而过,作者“头涔涔而泪潸潸了”,那么,他的每一天的时光到底怎样过去的呢?有没有喜欢第三自然段的同学能够回答。

  读第三段,谈喜欢的理由或感悟。强调拟人写法。 文章的感情后朗读,学生更能受到情感的熏陶。 配乐朗读渲染了课堂气氛,同时也使学生朗读激情充分流露。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畅所欲言,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2)你认为作者把时间当作什么样的人来写的? 为什么?所以,在读显示时间过的快的词语时,我们

  可以读的重一些,快一些,指名练读。

  (3)吃饭、洗手、默思,只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诗人却敏锐地看到时间的流过,让我们真切地触摸到了时间这个精灵的脚步。

  (4)作者的时间步履匆匆,你们的时间又是怎样从身边一点一滴溜走的,能不能学着朱自清先生的写法,抓住你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小事,赋予时间以生命,说一说。看谁说得最有朱自清先生的风格。

  (5)我们听到了时间轻俏、活泼的脚步声,也听到了你和诗人心灵的颤动。再读这一部分,将你与作者的共鸣读出来。

  精读第四自然段

  (1)读文,谈喜欢的理由或感悟。

  (2)指导朗读:找这一段的特点(6处问句),体会作者感情变化。(作者的追问在第四段喷薄而出,看看,共有几次追问?(6次)都回答了吗?师生合作读前两次追问,理解“徘徊”

  (3)难道当时的朱自*的“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吗?老师告诉你:1916年,十八岁的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 1920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江、浙两省的多所中学担任国文教员。1922年,为生计所迫,他只身一人来到浙江台州第六师范学校任教。1922年,他和俞*伯等人创办了《诗》月刊,这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每到夜晚,他常常会因往事而陷入迷茫的愁绪中。有一回,他在给俞*伯的信中写道:“我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匆匆》一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刻画了时间流逝教材分析 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光阴感到无奈和惋惜,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从而警世人们应该珍惜时间和生命。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初步感受作品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 学情分析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而本文语言优美、文辞隽永,优美的语言中包含着作者浓郁的情感。这对于心理方面还不够成熟的六年级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1、会写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挪移、

  蒸融、游丝。

  知识与

  能力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介绍作者,

  便于学生的理解。

  教学目标

  过程与 2、自己查找资料,自学课文,并提出自己不方法目标 能解决的问题,在读中思考、领会,再通过小组讨

  论,解决问题。

  3、有重点的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

  教学重难

  点 情感态通过学文感悟时光匆匆,懂得要珍惜时间,不度与价值观能碌碌无为,同时体会到散文的语言美。 目标 重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 领悟作者对时间流逝,光阴虚度的无奈

  1.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倡导自主合作教学策略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与 设计说明2.架设生活与文本之间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

  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重培养学生的知情行意。

  3、让朗读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在读中思索,在读中探究,在读中感悟。

  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注明每个

  环节预设的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同学们,请你们大胆猜想一

  下。你的一生能活多少天?按80岁

  计算,能有多少天呢?你们现在已经

  过了多少天?过去的日子你留下了

  什么?你又什么感受?

  2、课件1播放时钟的滴答声,

  学生保持安静,侧耳倾听。 引起学生对时光飞逝的思考,创设学习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

  生的语文概括

  能力和发现问

  题的能力。3、课件2展示一个人的不同一、激趣

  时期的照片:儿时的照片—青年时期导入(3)。

  的照片—中年时期的照片。 通过资二、初步料交流,拓宽 (没有背景声音,速度变化:感知课文1、学生谈此学生的知识 慢--------渐快--------快)(5)。时此刻的感受。面,加深对文

  (教师引导,顺势章历史背景的 4、课件3时钟的清晰的滴答三、精读板书课题 : 匆了解。 品悟(23) 声伴随照片的中速呈现。 匆)

  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将朱四、配乐2、事先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朗读,加深对自清的生*简介呈现在屏幕上,并且课前预习,学生介的权利和机文本的理解伴有男中音的旁白。另外,随着学生会,培养良好绍朱自清 (3)。 的介绍,将朱自清的代表性作品名呈的阅读习惯。 现,同时作品名旁附有相关的典型意

  五、课后义的插图。 让学生延伸,拓展阅充分地自读、1、请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读(3)。 揣摩、细细品篇文章,用心去体会,看看你能知道味后交流,就什么,发现什么?

  2、 交流文章内容及特点。(大

  家读得真仔细,这篇文章写于1922

  年,当时,正值新文*动期间,中

  国文坛刚刚开始用写文章,所

  以有些字词和现在的不太一样,但

  是,只要你能用心去读,用心体会,能深刻体会文中词句所表达的意境,培养学生悟性。 通过改变文章的形式

  和启发学生想充分给

  还是能明白其中的含义的。)

  3、交流作者资料。(刚才有同学说文章的语言很美,的确,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而且作者还是*文坛上有名的散文家、诗人---朱自清。看,这就是朱自清,(课件)谈谈你们对他的了解。看来,大家为了学好这一课,做了充分的准备。)

  1、师:那么,就请大家再次用心去品味这篇文章,你觉得作者的哪些句子写的非常好,你特别喜欢或者觉得句子的含义很深刻,就多读一读,看看你能感悟到什么。

  1、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和自己的感悟。

  (2)体会语言的精妙

  多么美妙的韵律和节奏啊,老师感觉你不像在读一段文字,更像是在读一首诗。老师把文章形式变一变,就更像一首诗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

  是有人偷了他们吧:

  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 象,学生更能体会到文章的语言美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给学生朗读方法,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给学生朗读方法,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抓住学习内容和生活实际的联系,鼓励学生仿写,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师生合作读,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通过拓展背景,更能体会作者当时的感情。

  理解了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

  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有人评价朱自清的《匆匆》充满“诗情画意”,当他在读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

  少年,看着又一个春天来临,作者心情如何?(当人们心情无奈与留恋时,说话的速度会变慢,语调低沉)带着作者淡淡的伤感和惆怅再来吟一吟这首诗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文,谈喜欢的理由或感悟。

  (2)这位同学很会读文,但朗读的声音不是越响亮越好,有的词句可以根据表达的意境读得轻一些,虚一些,有些则可以根据作者的感情读得重一些,看看这个句子,你认为哪些词句应该读的轻些呢,为什么?

  (3)刚才有同学不明白“头涔涔”“泪潸潸”,现在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两个词语的含义,从中体会到作者的心情如何?

  (4) 再读这部分,读出作者心情。

  学习第三段

  (1) 看着八千多日子飞逝而过,作者“头涔涔而泪潸潸了”,那么,他的每一天的时光到底怎样过去的呢?有没有喜欢第三自然段的同学能够回答。

  读第三段,谈喜欢的理由或感悟。强调拟人写法。 文章的感情后朗读,学生更能受到情感的熏陶。 配乐朗读渲染了课堂气氛,同时也使学生朗读激情充分流露。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畅所欲言,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2)你认为作者把时间当作什么样的人来写的? 为什么?所以,在读显示时间过的快的词语时,我们

  可以读的重一些,快一些,指名练读。

  (3)吃饭、洗手、默思,只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诗人却敏锐地看到时间的流过,让我们真切地触摸到了时间这个精灵的脚步。

  (4)作者的时间步履匆匆,你们的时间又是怎样从身边一点一滴溜走的,能不能学着朱自清先生的写法,抓住你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小事,赋予时间以生命,说一说。看谁说得最有朱自清先生的风格。

  (5)我们听到了时间轻俏、活泼的脚步声,也听到了你和诗人心灵的颤动。再读这一部分,将你与作者的共鸣读出来。

  精读第四自然段

  (1)读文,谈喜欢的理由或感悟。

  (2)指导朗读:找这一段的特点(6处问句),体会作者感情变化。(作者的追问在第四段喷薄而出,看看,共有几次追问?(6次)都回答了吗?师生合作读前两次追问,理解“徘徊”

  (3)难道当时的朱自*的“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吗?老师告诉你:1916年,十八岁的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 1920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江、浙两省的多所中学担任国文教员。1922年,为生计所迫,他只身一人来到浙江台州第六师范学校任教。1922年,他和俞*伯等人创办了《诗》月刊,这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每到夜晚,他常常会因往事而陷入迷茫的愁绪中。有一回,他在给俞*伯的信中写道:“我

匆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教学理念】

  以读为主,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让学生在活泼、开放的课堂里自主发展。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生词,学习课文1~3自然段。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词,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

  2、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文章的语言文字之美。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师:**曾赞扬过一位作家,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大家知道他是谁吗?对,他就是朱自清先生。谁还知道有关他的资料,给大家说一说。学生汇报所搜集到的资料。

  2、朱自清一生写下了不少文字优美的散文,《匆匆》就是其中的一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匆匆》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想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汇报。

  明确学习内容,出示学习要求: 1、学习1~3自然段,找出你自己喜欢的的句子,想一想为什么喜欢,有什么感受,写上批注,有不明白的可做上记号。

  2、在小组内大声朗读,和同学们交流你的理解和感受。

  三、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语言美

  预设: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教学策略:教师问: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吗?读了这个句子有什么感受?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么?指导抓住重点词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评价,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师配乐范读,学生读,感悟语言美。

  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教学策略:

  问:八千多日子有多长时间?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时间的什么特点?解释头涔涔泪潸潸,了解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的原因,感受我的惋惜和感慨之情,指导学生朗读。

  3、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教学策略:谈谈你的感受。你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吗?他读出了作者无奈的感情了么?谁还愿意读读?我看到还有很多同学想读?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一读好吗?随机学习饭碗伶伶俐俐。

  老师:朱自清先生告诉我们:原来时间就在我们洗手、吃饭、睡觉,在我们不注意时不知不觉地流逝了。让我们相互配合来读读这一部分。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朱自清先生所举的这些例子,都是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想想我们自己,时间又是怎样过去的呢?出示仿写练习。

  4、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能根据你自己的感受再读一读这个句子?同学们在他的朗读 中听到作者在说什么?

  四、学生质疑、释疑

  五、从阅读中想开去,学生说学了这几个自然段后的感受

  六、教师总结

  七、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预习4、5自然段,有不明白的做上记号。

  2、仿写练习:

  ____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的时候,日子从____。

  3、选做题:

  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故事等。


翠鸟第一课时教学后记(扩展6)

——《掌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掌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本课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不但出色地讲述了故事,而且从此之后,她鼓起生活的勇气而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这篇课文,情节简单,文字浅显易懂,但内中所蕴含的情感却是非常深沉的。它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爱,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爱,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爱献给别人。*时就要主动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鼓励。

  课文以小英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多次写到小英的神态与动作。因此,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小英的情感变化,深刻领会情感内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十九课《掌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本课:掌声、文静、愿意、姿势等新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情感走向,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

  通过对英子言行的描写体会英子的心理特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师):

  今于能来到你们学校跟你们上课,老师既紧张又兴奋,希望我们今天能合作愉快。今天我会为大家一系列的惊喜,希望我们的同学在这节课是愉快地学到知识。首先我给大家带来一个人人都喜欢的字:爱(课件出示)这是一个什么字?谁能用这个爱字组词或者说一句话呢?(请学生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2、板书课题:

  掌声

  齐声朗读课题,读了题目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让学生质疑)你觉得掌声能跟爱能扯上关系吗?

  设计理念:一开始就用一个爱字,能调动起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能知道这篇课文所讲的情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再让学生质疑,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本篇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师:到底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感人故事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那我们读课文要怎样才能读得好呢?有什么要求呢?这是我给大家带来的第二个惊喜,就请我们的鸭先生给我们来个介绍吧:

  1、要把课文读得正确,不添字,不漏字。

  2、要把课文读得流利,不重复地读句子。

  3、读课文要有感情。

  设计理念:三年级的学生刚进行阅读教学,而读书则是一个很好的阅读方法,借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小动物之口向学生提出读书的要求,效果要比由老师来提出效果要来得好。

  三、学习生字词语

  师:这篇课文有很多的生字词语想认识我们呢?让我们一起来跟他们交个朋友好吗?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语。这是我给大家带来的第三个惊喜。

  课件出示生字词,让学生多种形式去读。(开火车,分小组,个人等等。)

  设计理念:学习生字生词本来是一项较枯燥的五环节,老师用生动有趣的过渡语言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老师要学生学为学生的我要学。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通过朗读课文每个人对英子都有了了解,她应该给大家留下了一个印象,你觉得英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每个人读书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说话要有理有据,刚才别人说话的时候,有的同学就好像不同意,那英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同学们读一读,出示文字投影: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位叫英子的同学。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总是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让别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

  师:有声有色的朗读有利于表达感情,而默读更有利于思考,边读边想: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默读。

  教师巡视,提示:抓住关键词句,说话要有理有据,哪个同学还没有回答过问题给我一个手势,我会让你先说。

  教师板书:

  文静、忧郁

  师:通过朗读大家知道了这是一个忧郁的小姑娘,那这一段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文字投影:

  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她和同学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教她跳舞。

  让学生自由说,体会英子从心理到性格的变化。

  设计理念:朗读是阅读教学一个很好的方法,通过个性化的阅读,使学生真的能体会到读书的快乐。使课堂教学成为了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令填鸭式的教学改变为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

  老师相机板书:

  活泼、开朗、乐观

  一组反义词用在了一个人身上,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是什么令到她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我们要留到下一节课再来学习。

  留下思考的内容给学生,令学生产生疑问,带着疑问走出课堂,下一节课将会产生很多。

  这一节课同学的表现令老师非常高兴,真的很高兴能为你们上这一节课,你们在这一节课不但能积极地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而且还能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意见,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希望你们以后的每一节课都能这样上课,那么你们将会成为学习上最优秀的学生,以后就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材。


翠鸟第一课时教学后记(扩展7)

——《b p m f》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b p m f》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拼读音节,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认知目标:认识声母b p m f,能读准字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能力目标:能拼读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及其四声。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四个声母,学习带调拼读音节。能正确书写。

  教学准备:录音、卡片等。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学会声母b p m f ,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难点:教读、教写b p m f。

  教学准备:投影、录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玩游戏,复习单韵母

  1、首先我们一起来做游戏。(摸字母游戏)

  2、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老师真高兴呀!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个新朋友,他叫奇奇。今天奇奇特别高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二、看情境图,引出声母

  1、爸爸带奇奇去干什么了?(请学生闭眼睛,老师描述)

  2、看图片,学生回答

  (1)这是“大佛”的“f”。

  (2)他们看大佛要爬一段什么呢?(山坡的p)

  (3)小朋友看到大佛很好奇,就想——(用手摸的m)大喇叭里正在——(老师介绍:大佛是文物,

  我们要爱护文物,不要用手去摸)

  3、一起学儿歌,读准音。(爸爸带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

  三、指导看图,教学音形

  1、出示图片:这是谁?他在干什么?这是什么运动?

  (1)介绍帆板运动要在海面上进行。这时海面上起了波浪。

  (2)教学声母b

  2、看完帆板表演,又去哪儿了?到动物园去干什么?

  (1)看图片:小猴在干什么?

  (2)读准p

  3、分辨b p的发音不同,观察纸片的不同,引导学生用手去体会。

  4、游戏:看老师的嘴型,猜猜发的是哪个字母的音。

  5、后来,小猴又看见了什么?

  (1)小白兔在干什么?读准m的音。

  (2)三个蘑菇mmm

  6、最后谁出来表演了?(认识拐杖的形状就像f)

  7、谁有本事把四个声母的音读好呢?

  8、指读,领读,齐读。

  四、指导描红

  1、请学生观察师的范写,说说每个声母有几笔?分别在哪一格子?(引导生用各种方法摆出字母的形状,可用手指也可用身体。)

  2、记忆口诀:像个6字bbb 9字相反ppp

  3、游戏分辨b、p,分清不同之处。

  4、同理描红m、f

  5、课堂小结。


翠鸟第一课时教学后记(扩展8)

——《白桦 第一课时》教案

《白桦 第一课时》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绣、潇、绽”等9个生字,会写“桦、涂、茸”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白桦、毛茸茸、潇洒”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朗诵,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位新诗人。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俄罗斯田园派诗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由富农外祖父养育。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结识勃洛克、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

  2师配乐朗诵《白桦》。(播放轻音乐《白桦林》)

  3.师小结导入:老师刚才朗读的是一首现代诗,下面,我们就来读读《白桦》这首诗。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生字词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2.出示生词,检查自学情况白桦潇洒花穗朦胧寂静朝霞毛茸茸

  3.指名再读生字词,教师正音。

  4.书写指导。

  5.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了解诗歌的大致内容。

  三、走进白桦。

  同学们,你们了解白桦吗?

  课件出示白桦图片:

  1.桦树种类很多,全球有近100种,我国就有29种。我们东北的中部山桦区比较多见。而白桦树是桦树的一种。它枝干秀美、树皮洁白并长有眼状的黑色斑块,到了秋季树叶变得艳黄,与周围的秋景交相辉映,带给人们强烈的美感,格外受人喜爱,经常被用来装点园林、庭院。艺术家们也十分愿意表现它。

  2.同学门,白桦树美不美呀?

  它们不但美,而且用处很大。你知道吗?白桦树除了美观还很有用处,它的木材坚硬而富有弹性,用途很广。带着对白桦的了解,让我们再次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

  四、课文小结。


翠鸟第一课时教学后记(扩展9)

——观潮第一课时教案

观潮第一课时教案1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能力目标:

  ⑴ 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3、知识目标:

  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力。

  【教学辅助手段】

  课件、音乐伴奏带。

  【教学过程】

  一、初步谈话,理解课题

  1、今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第1课:观潮。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课文写的是哪儿的潮吗?

  (钱塘江大潮。)

  2、钱塘江在我们祖国的浙江省,远离我们可爱的家乡──四川有好几千里。如果说四川的峨嵋全国都很有名,那么浙江的钱塘江大潮就可称为天下奇观了。

  (板书:天下奇观)

  3、课题中的观潮和天下奇观这词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如有不懂,鼓励学生后回答。)

  谁能说说天下奇观的意思?

  (生根据理解回答。)

  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昨天,你们回家预习了课文吗?现在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把课文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

  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后回答。)

  (板书: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三、观看录像,感受情景

  1、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你们对钱塘江大潮一定很感兴趣吧?想不想去看看呢?

  2、别遗憾,老师有有关大潮的图象,想不想看?

  3、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一下这一天下奇观。

  四、突破重点,指导朗读

  1、刚才录像里大潮的景象,咱们课文里也有,在哪儿呀?

  (课文3、4自然段。)

  2、自己读读3、4自然段,你觉得那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特别喜欢的,就努力地把它读得精彩些,待会儿读给大家听。

  (生自由读。)

  3、请生谈谈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并适时指导朗读:

  ⑴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抓闪雷滚动这词来体会:可让学生模拟雷响时轰隆隆的.声音。)

  课文中用这个词语来形容潮水的声音,用得多形象啊!我们一块儿来读读这个句子。

  (学生齐读。)

  读得真好,再来一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学生闭眼齐背。)

  ⑵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看到那条白线,人们怎么沸腾的?咱们来演演看,好吗?

  (生表演。)

  刚才这场面还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就在这个自然段里。

  (生答:人声鼎沸。)

  让我们一块儿来读出这种沸腾的感觉来,好吗?

  (生齐读。)

  ⑶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心情激动:指名读→齐读。)

  ⑷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十分壮观:分组比赛读。)

  ⑸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喜欢这句的举手。

  (生举手。)

  老师也特别喜欢这个句子。多精彩的语句呀!不过,要把它读好还真不容易。你们在下边也再准备一遍,待会儿我们来比赛,看谁把这种雄伟的气势给读出来了。

  (指名学生个别赛读,教师加以鼓励,并与学生一起为朗读进步者、优秀者鼓掌。)

  你们读得真不错,能让老师试试吗?

  (师读。)

  该你们了,能让我再一次为你们喝彩吗?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4、愿意把3、4自然段连起来读读吗?

  (生齐读。)

  这些语句写得多精彩!正如课文提示中所说,作者把钱塘江的大潮写得雄伟壮观,有声有色,使人如身临其境。

  五、听听读读,体会顺序

  1、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生动笔在练习纸上填写:

  (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教师用投影打出一位学生的作业,集体反馈校对。)

  发现没有,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潮水的?

  (生回答:从远到近。)

  是啊!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来描写潮水的变化。来,老师和你们一块儿读读这段话,再来体会一下。

  (师生齐读这段话。)

  现在,我只留下括号中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刚才那段话吗?

  (学生自由准备背诵。)

  让我们配着录像,带着对钱塘江大潮的无限赞叹之情来背诵这些描写潮水的精彩语句。

  (生有感情地看录像背诵。)

  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亲自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

  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学生准备。)

  ⑴ 形容人的说话声,喊叫声,欢呼声,如锅中之水,一片沸腾。

  (──人声鼎沸。)

  ⑵ 风和浪都很*静。

  (──风*浪静。)

  ⑶ 形容水面辽阔,远处和天似乎连接在一起。

  (──水天相接。)

  ⑷ 形容同时出发,同时前进。

  (──齐头并进。)

  ⑸ 山上的岩石和土壤塌下来,地也裂开来,形容声音很响很响。

  (──山崩地裂。)

  ⑹ 形容气势很大。

  (──浩浩荡荡。)

  2、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把这些词语读一遍?

  (一生领读,其余各生跟读。)

  3、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 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老师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潮水声犹如( ),海堤上尽管(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发言。)

  (对于学生的发言师生共同评价,还可引导学生在同一个括号内运用不同的词语。)

  每个人再练习说这段话。

  (学生自由说这段话,进行巩固。)

  七、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如临其境,观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我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并积累了好些语句,还学着用了用。你们学得真棒,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潮来前、潮过后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观 潮

  潮来前

  一条白线

  钱塘江大潮 潮来时 横贯江面 天下奇观

  白色城墙

  白色战马

  潮过后


翠鸟第一课时教学后记(扩展10)

——语文《姓氏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语文《姓氏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认识“姓、氏、赵、钱”等12个生字,会写“姓”“什”等7个生字。

  2.诵读《姓氏歌》,了解*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学习重点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教学重点:

  识记“姓、氏”等6个生字;书写“在、后”2个生字宝宝;发现生字的组合特点;正确朗读第一小节。

  教学难点:

  正确识记生字。

  学情分析: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前准备:

  1.课文录音。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3.预习课文,尝试朗读。(学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用时:3分钟)

  1.启发谈话,导入活动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你们知道吗?

  学生讨论交流。(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的经典诗文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出示课题。

  2.诵读汇报

  (出示《百家姓》课件)集体齐读《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有多少同学愿意参与都可以,能说多少说多少。

  1.认真观看课件内容,自由交流问题。

  2.齐读课题。

  3.学生齐读《百家姓》。(不认识的字看拼音)

  4.说说自己知道的姓氏名称。

  5.讲讲自己知道的姓氏故事。

  1.说一说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课前查到了这些姓氏:

  ____ ____ _____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用时:20分钟)

  1.交流姓氏故事提示:谁知道*姓氏的来历呢?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

  (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2)老师引入故事话题。

  (3)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

  在很久远的过去,黄帝的孙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近现代*爱国将领张学良等。

  2.游戏活动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第一小节)

  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2)组内比赛读,指名读,全班交流汇报。

  (3)学习第一小节的生字。

  ①认读生字卡

  ②选字组词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清楚,读流利。

  2.与其他同学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3.听教师读时注意不认识的字。

  4.自由拼读生字。

  5.按结构、偏旁、笔画数等给生字归类。

  6.同桌互读,并交流。

  7.巩固练习:

  (1)完成课后第2题。

  (2)认读词语:姓氏什么

  8.自读,同桌互读检查。

  3.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姓(xìn xìnɡ)氏(sì shì)李(lǐ nǐ)张(zhānɡ zānɡ)

  4.连一连,把两个字合成一个字。

  女木弓口又

  子生天又长

  三、指导书写。(用时:15分钟)

  1.展示本小节书写生字:姓什么双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个生字,看清偏旁和笔画,找一找不容易写好和容易写错的笔画。

  3.教师讲解书写要点。

  4.教师范写,弄清笔顺。

  5.指导学生描红,临写。

  6.组织展示。

  1.自由认读生字。

  2.认真观察每个生字,看清偏旁和笔画。

  3.掌握书写要点。

  4.仔细观察教师范写,跟着教师书写,记住书写要点。

  5.自由描红,临写。

  6.全班展示。

  5.看谁写得最好看。

  姓什么双

  6.按要求填空。

  “姓”的`笔顺是_____。

  “么”共有______笔,第2笔是________。

  四、布置作业,课外实践。(用时:2分钟)

  1.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复习巩固认读生字。

  2.同桌之间做问答游戏。

  1.认真完成作业,小组内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2.每个生字写三个。

  7.辨字组词。

  星()姓()什()行()欢()双()

推荐访问:翠鸟 课时 后记 翠鸟第一课时教学后记 翠鸟第一课时教学后记1 翠鸟教案第一课时 翠鸟教案第二课时 翠鸟课文讲解

上一篇:公司年度计划范本锦集九篇【优秀范文】 下一篇:2023年度幼儿老师自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