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种植业年终总结3篇(2023年)

时间:2023-10-21 14:00:12 来源:网友投稿

种植业年终总结20xx年,我市农业工作全面贯彻中央、自治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自治州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突出强基础、促转型、抓增收、保供给、惠民生,以转变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种植业年终总结3篇,供大家参考。

种植业年终总结3篇

种植业年终总结篇1

20xx年,我市农业工作全面贯彻中央、自治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自治州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突出强基础、促转型、抓增收、保供给、惠民生,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核心,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服务水平、增加农业科技含量为重点,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积极推动农业生产和各项工作落实,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现将20xx年农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种植业情况

我市共种植粮食作物3、4084万亩(其中:小麦3、23万亩,玉米0、1784万亩),小麦平均单产239、76公斤,总产774、42万公斤。

种植棉花60、216万亩,平均单产皮棉152、2公斤,总产9164、87万公斤。与20xx年相比,单产提高了1、76%;总产增加了8、6%。其中:亩产皮棉150公斤以上面积33、0178万亩(亩产皮棉180公斤以上面积8、9198万亩,亩产皮棉200公斤以上面积2、1777万亩)。

日光温室大棚面积9182亩,种植露地菜3236亩,总产量8、5万吨,产值2、12亿元。种植西甜瓜2342亩;种植甘草3450亩,苜蓿1669亩。

预计20xx年,我市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达213894、31万元,比上年191958、25万元增加21936、06万元,增幅11、4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13613、12元,比上年11372、61元增加2240、51元,增幅为19、7%。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农业生产

1、稳步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综合生产能力。采取各种措施确保种植面积和播种质量的双落实。年初,按照全市粮食种植计划,种子公司提早准备,根据市场调查,在春节前购进储备优质良种;农业局结合实际,将小麦种植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场,落实具体田块。加强技术服务,指导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落实各项技术措施,及时了解和掌握小麦生产动态,协助各乡(镇)场解决小麦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粮食增产。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大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使中央及地方的相关优惠政策家喻户晓,确保粮食生产。

2、落实高效栽培措施,提高棉花生产水平。一是狠抓棉花播种质量。播种期间,市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严格落实各项技术措施,提高播种质量;二是广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了双膜覆盖精量播种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大实施节水灌溉力度,促进了棉田的节本增效;积极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良种覆盖率达99%以上;三是加强棉花田间管理。农业技术人员分片包村检查播种质量,调试播种机械、指导农民药剂拌种、科学施肥,定期跟踪调查棉花生长情况,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

积极推广机采棉技术。20xx年4月16日在库尔勒市普惠农场召开全市机采棉播种现场会。库尔勒市与兵团农二师合作,将大型农业耕作机械、大型播种机械及机采棉技术引进库尔勒市,并在普惠农场建立机采棉示范基地,邀请农二师农机及农技专家开展机采棉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服务工作,展示了320马力的大型耕作机械耕地、折叠式联合整地机械耙地耱地、一次三幅的大型播种方式等机械化作业,努力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推广了近30000亩的66cm+10cm的机采棉种植模式。

3、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积极开展农作物试验示范工作。一是在普惠农场、包头湖农场分别按排了不同棉花新品种的展示。在普惠农场分别展示棉花新品种新陆中44、新陆中46、神生-12、新陆中48、新陆中49、新陆中52,对展示田各品种全生育田管措施跟踪调查指导服务,根据各品种的综合表现筛选出适合当地最佳的丰产优质的棉花品种,组织州、市棉花专家对品种展示田进行测产,6个品种中“新陆中59”,经测产平均单产籽棉499、3公斤,可推荐为当地大面积推广的主导品种;在包头湖农场展示的棉花品种分别为新陆中47、2806、28-120等。二是在阿瓦提乡六大队安排了不同小麦品种的展示。展示的小麦品种经测产新春27号单产503、7公斤、新春30单产453、8公斤、新春26号单产433、6公斤、新春23号单产405、1公斤、新春6号小麦单产390、3公斤,通过对各品种综合性状进行分析评价,筛选出新春27号适合当地的优质高产的小麦品种。

4、加强蔬菜生产与管理,促进设施农业增产增收。20xx年,我市1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得到自治区农业厅重新认定,20个蔬菜产品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个香梨获得无公害认证,7个农产品获得有机认证,制订了22个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一是落实老旧温室改造工作。已完成1000亩老旧温室改造工作。二是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引进了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的新品种航椒5号和太空架豆试验品种;推广高垄立体套种高产高效蔬菜栽培技术4500亩,温室蔬菜滴灌节水技术550亩。推广了15座温室栽培油桃技术。推广了水果黄瓜、樱桃、西红柿、油桃、蟠桃、西瓜、葡萄等温室栽培新品种。三是实施与新农大战略合作的《设施农业病虫害预防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完成了项目第一次温室大棚调查取样工作,目前进入田间试验阶段。四是建立绿色有机蔬菜品牌和专销网点。库尔勒市蔬菜协会和英顺合作社实施农超对接发展,做好30个蔬菜直销点的蔬菜配送,建立绿色有机蔬菜品牌和专销网点。五是加强蔬菜基地管理。对基地的菜农逐户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建立设施农业信息平台。对温室水土、农业投入品进行全程检测监管,由市副食办、市蔬菜协会、英顺合作社定点统购,杜绝违禁农药,严格用药间隔期,提高蔬菜品质。六是积极参与协调拆迁大棚菜农安置工作。针对英下乡近20__亩温室大棚租赁合同到期,设施办工作人员深入基层了解菜农动向,在合同到期前,协助做好土地合同续签工作,稳定设施农业基地面积。

5、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特色种植。为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最大限度规避种植结构单一带来的市场风险,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市农业局积极引导农户在棉花低产田种植特色作物。目前,已种植甘草3450亩,花茶222、5亩,雪菊240亩,曼陀罗人参10亩,桑子320亩,红枣6200亩,苜蓿1669亩,板蓝根100亩。

6、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加强对重点有害生物的检测和防控。一是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对我市的棉蚜、棉花红蜘蛛、棉铃虫等虫害进行定点调查和大面积普查,全年已发布病虫情报14期,发到各乡场的资料达150余份,其中长期预报1期、短期预报13期、病虫动态22期、电视预报7期。调查病虫害涉及到我市的12个乡场。二是加强对重点有害生物扶桑绵粉蚧的检测和防控调查力度,不定期地针对蔬菜、花卉及棉花等寄主植物调查,目前我市未发现疫情。三是进一步加大棉花虫害防治力度。安装了黄板及篮板共5000张,诱杀防治有翅蚜及棉蓟马面积5000亩,安装杀虫灯17盏。四是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力度。全市棉花蚜虫发生面积20、2万亩,防治面积71、2万亩次;红蜘蛛发生面积19万亩,防治面积85、5万亩次;棉花枯萎病发生面积4、9万亩,防治面积5、2万亩;黄萎病发生面积8、1万亩,防治面积9、8万亩。全市小麦化学除草面积1、6万亩。积极组织小麦示范基地农户统一开展“一喷三防”,免费给阿瓦提、哈拉玉宫、和什力克等9个乡场发放迦姆丰收海藻液肥18桶,啶虫脒38箱,粉锈宁15箱。

7、继续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共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5、8万亩。项目区覆盖56个村,指导服务农户数16789户;发放施肥建议卡3608张。其中棉花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5、8万亩。项目区覆盖39个村,指导服务农户数7066户;发放施肥建议卡1142张,农民使用庆回归配方肥0、59万吨,施用面积19、3万亩;实施香梨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0万亩。项目区覆盖38个村,指导服务农户数9723户;发放施肥建议卡2461张,农民使用庆回归配方肥0、59万吨,施用面积19、3万亩,确定5个国家级农户施肥情况长期观测点。

(二)抓好农产品检测工作

一是做好蔬菜和水果农药残留速测。在市域内蔬菜基地、批发市场和各大超市内下设的12个农产品检测站(点)共抽检蔬菜和水果样品5055个,合格率达99、8%。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联合检测。今年以来,共开展了9次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联合检测,抽样地点覆盖海宝农畜产品批发市场、萨依巴格农贸市场、孔雀市场、民家超市、好家乡超市、汇嘉超市、亿家汇好超市等,共抽检蔬菜样品900个,检测合格率97、8%。三是协助开展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积极配合自治区农科院工作人员对我市蔬菜、食用菌农药残留、畜禽产品瘦肉精等β受体激动剂污染及药物残留、水产品氯霉素等药物污染开展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共抽检了136个批次蔬菜、20个批次食用菌、120个批次的蛋、奶、畜禽产品和40个批次水产品。四是加强实验室“双认证“工作。已编写完成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质量技术记录表格四大体系文件,实验室质量体系运行工作全面展开,抓好实验室人员培训,组织检测人员前往新疆分析测试研究院进行40天培训。与大型仪器设备厂家联系,各厂家派出工程师对仪器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了强化培训。逐步实现实验室检测技术工作和质量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三)加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

一是继续稳步推进清理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工作。组织人员赴各乡(镇)督促、指导,同时开展培训授课。针对清理和换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专门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调研,对各乡(镇)1998年二轮土地承包政策落实情况、档案管理现状、农户对于清理换证工作的需求等内容进村入户,详细了解,明确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清理和换证工作思路。截至目前全市土地丈量面积57900亩,占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9、8%,其中:阿瓦提乡33000亩、西尼尔镇7000亩、兰干乡11000亩、上户镇4400亩、和什力克乡2500亩。二是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拆迁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我市城市周边的英下乡、铁克其乡每年有大量农村集体土地通过拆迁转为城市用地。为了摸清农村土地拆迁基本情况,掌握近郊乡镇农村土地现实状况,组织专人对近郊农户家庭承包面积拆迁情况进行全面统计,铁克其乡已拆迁农户家庭承包土地面积14029、9亩,英下乡已拆迁农户家庭承包土地面积494、89亩。三是深入开展农民负担专项调查。通过每周定期跟踪指导和督导乡镇农经站代管村级财务情况,监测村级不合理开支、向村级摊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涉及农民负担的动态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和处理,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手段前移到事前监督关口。上半年全市减负总额376、37万元,其中:教育两免一补155、61万元,乡政府出资补贴购买实验设备及滴灌配件费59、99万元,减免水费64、7万元,村委会出资96、07万元。四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截止7月,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121家,其中:棉花合作社10家,养殖合作社26家,蔬菜合作社17家,香梨合作社50家,红枣合作社7家,农机合作社6家,其他类型合作社5家;合作社成员4340户。合作社正在向农业产业的各个方向不断发展,呈现出多形式、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助力军。五是狠抓农村财务规范化建设。完成了全市56个行政村及恰尔巴格乡直属农场的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共审计资金总额达4、72亿元,查处违规资金676、23万元,涉及违纪人员86人。加大对审计问题的整改力度,对审计期间尚未退赔的违纪款项予以追缴,累计追缴违纪退赔款项18、8286万元,为集体挽回了经济损失。全面启动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现11个乡镇正在开展帐内集体资产、资源清查,建立资产台账,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各项制度,为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做好农机管理各项工作

全市农机总动力33、72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已达16217、配套机具已达38236台,拖拉机和配套机具比达1:2、36、机耕率100%,机播率100%,机收率7%,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0%。拖拉机保有量16491台,在册拖拉机15981台,拖拉机入户率96、3%,在册拖拉机驾驶操作人员15813人,驾驶人员持证率98、9%。

实施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已推广棉花精量播种1000台、联合整机30台、深松机5台。全市已完成精量播种面积50万亩,机械联合整地面积30万亩,机械化深松面积5万亩。积极开展果树修剪机械技术推广工作,引进了20台果树剪枝机,分别在各乡镇场进行演示推广。20xx年,共更新各类农机具1424台套,其中拖拉机392台、耕整地机械285台、种植施肥机械745台、田间管理机械2台。

做好拖拉机年检工作。为规范库尔勒市农机检验检测及事故处理工作,实现农业机械检验阵地前移,方便服务群众,解决农机检验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全市各乡镇农机监理员结合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时季节,采取在乡村设立检验点、就近检验等灵活方式方便农机户参加年检。20xx年,应检拖拉机14600台,已检10232台,检验率达到70%。今年应换驾驶证5790,已换驾驶证3993、共办理拖拉机车辆报户1381台。共组织考试17次,考试合格1424人。

抓好农机作业服务,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一是坚持包机到人工作主线,积极开展农机服务。把农业机械的管理和服务落实到乡镇农机站具体工作人员身上,提倡先服务后管理,以服务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把农机管理各项工作融入其中,年终以包机到人工作开展情况对基层工作人员进行了考核。二是认真做好农机备耕生产。全市已完成各类拖拉机和配套机具检修36376台。其中拖拉机13104台,犁12177台,耙3070部,联合整地机212台,施肥机1336台,播种机938台,铺膜机4793台,中耕机1216台,其他机具197台,检修合格率达97%以上。储备油料1480吨。三是搞好农机服务,促进生产发展。我局把春耕、春播、“三夏”、“三秋”农机工作作为阶段性的中心工作来抓,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组织农机技术人员组成农机服务小组分片包干,深入农机生产第一线,深入乡镇,服务到村、组、户,跟机作业,及时协调解决农机生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现场解决技术难题。今年共召开小麦播种现场会3次,棉花播种现场会2次,林果机械展示会2次,积极各类农机适用技术培训。

(五)关注民生严格执法,维护农民合法利益

全面开展以种子、农药、化肥为中心的农资市场清理整顿工作,3月27日,20xx年自治区“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库尔勒市举行。截止目前,我市共开展法制宣传咨询活动8次,设立咨询服务台3个,悬挂宣传横幅4条,发放各种法律宣传资料5、3万余份,宣传农资、农机安全生产等标语1600余份,板报宣传84期次,电视播放《安全生产事故案例》VCD片12次,出动宣传车87余次,在广播电台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66次、接受农民咨询327人次。接受社会咨询服务600余人次,举办农资等农机经营人员培训班16期,培训人数达1200余人(次)。

入春以来,出动执法人员769人(次),对农资企业、经营户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立案43起,结案43起。共检查肥料品种30多个批次,代表数量20__余吨;检查农药品种85个,代表数量400余吨;签发产地检疫编号95份,在疆内开调运检疫证145份,外调带证率100%;田间进行产地检疫,产地检疫面积22000亩,及时给种业提供产地检疫编号;检查各类农机产品3000多件,下发整改通知书21份。检查车辆23145台;纠正违章1416人次;查处黑车239台;查处非驾人数295人,截止目前,今年我市发生一起重大农机事故,死亡1人,轻伤2人。

(六)积极申请项目资金,持续推动农业发展

20xx年共申报财政专项资金补助项目16个,申请上级财政补助资金1160万元。同时对20xx年以来实施的17个自治区待查项目进行了全面自查,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进行了整改。

重点项目完成情况:设施农业育苗中心建设项目。育苗中心及6个示范棚已全部完工,育花卉苗30万株。莲花湖设施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项目。完成土地平整20__亩,修路筑埂360亩,筑建田间道路19条,架通1公里110伏的高压电线,架设输电线路3条约6公里;打机井2眼,种植桑树苗近1000亩,种植防风林800亩。拉运有机肥600方,修建居住房10栋,进行温室大棚基础和墙体的建设。农牧场危房改造建设项目。现已开工建设950套,竣工729套。

(七)加强乡镇企业管理

通过多方面协调,联合市财政局,帮助新疆众力商贸农产品有限公司、库尔勒长汇香梨开发有限公司、库尔勒市金圣合商贸有限公司、库尔勒新丰普惠棉业有限公司、库尔勒瑞源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库尔勒盛裕泰果品公司、库尔勒市普惠胡杨林旅游度假村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申请了自治区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项目,及自治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专项补助资金项目。帮助新疆巴州都市春天(农家乐)发展有限公司和巴州龙果餐饮有限公司申报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项目。

帮助和扶持库尔勒瑞源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库尔勒利华棉业股份公司2家企业取得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格,截止目前,我市的国家级龙头企业已达3家。20xx年,共为企业争取到项目资金176万元,目前项目资金已全部到位。

(八)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水平

结合春耕备播,广泛开展送科技下乡和培训活动。认真组织开展科技培训工作。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88期,培训人员22000余人次,其中农牧民党员干部1100人次,印发各类培训资料16000余份,发放棉花栽培技术资料20__余份,科普资料40000余份,播放科技录像片(含VCD)100余场。

开展了循环农业科普新疆行巴州站库尔勒分站活动,通过开展现场咨询、开办现场会、知识讲座,为农民破解农业种植方面的难题,同时把农民最需要的农业种植、管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九)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大监督力度

加强对补贴资金的监管,坚决杜绝了抵扣、挤占、挪用补贴款现象的发生。20xx年自治州下达我市农作物良种推广补贴面积55、53万亩,补贴资金823、9万元,其中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面积3、23万亩,补贴资金48、45万元;玉米良种推广补贴面积1、81万亩,补贴资金18、1万元;棉花良种推广补贴面积50、49万亩,补贴757、35万元。自治州下达我市农资综合直补面积3万亩,补贴资金315万元。

我市科学制定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和资金分配方案,根据产业结构合理分配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0xx年,共下达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150万元。截止目前,已执行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149、99万元,其中:执行拖拉机补贴资金709万元,各类配套农具补贴资金440、99万元。共补贴拖拉机529台、耕整地机械352台、种植施肥机械803台、田间管理机械344台,收获机械14台、排灌机械5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3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1台。受益农户1658户。

三、制约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我市农业生产虽然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立足我市农业工作实际,在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一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主要农作物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农业发展已到一个瓶颈阶段,农民持续增收困难,需要培育农业增产、增收、增效的新增长点。二是农作物产业单一,致使土地耕作制度不合理,连续生产单一农作物时间太长,造成土地有机质下降,土壤营养失衡,病虫害严重。三是休闲观光农业等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带动农民增收作用不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从事非农产业的意愿不强,致使非农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偏小。四是受香梨冻害等自然灾害因素的影响,造成香梨种植风险区乡镇的农户,对今后种植的农作物,存在迷惘和因循守旧的现象。由于农民对市场信息了解不足,缺乏正确的引导,因此在调整种植结构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五是农业执法人员不足。我市种子企业占全州的70%以上,农资经销网点、经营户近800家,由于农业执法工作人员不足,致使农业执法力度不够。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20xx年,农业工作将坚持“科技强农,多元增收”,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发展现代设施农业,调整多样化产业结构,突出“安全保粮,绿色兴果,节水稳棉,规模促畜,丰富菜篮”农业发展思路,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强化粮食安全,进一步优化现代设施农业布局,完善农业综合防控体系,转变局部地区单一种植方式,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扶持示范农户,带动形成“支柱产业上规模、特色产业增效益”的多样化发展模式。

(一)继续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努力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把粮食安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好落实。按照上级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我市粮食生产,力争完成上级下达的小麦种植计划任务。严格兑现各级粮食直补政策,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全方位向种粮农民倾斜;进一步优化粮食品种,增加科技投入,加强田间管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小麦高产优质攻关及多熟制高产示范田,努力增加种粮户收入,确保全市粮田面积不减少,粮食自给水平不下降。

(二)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一是稳定发展棉花生产,着力提高棉花单产水平。坚决退出单产皮棉120公斤以下的低产棉田,进一步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规模,以借科技降低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在棉花主产区全面普及棉田各类节水滴灌技术,大幅提升棉花平均单产水平。二是大力推广复播、套种等多熟制栽培模式。推行小麦加玉米等“一年两作”、“一年多茬”等多熟制栽培模式,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最大限度规避种植结构单一带来的市场风险。三是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种植。积极引导农户在棉花低产田种植甘草、林果等,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四是扎实做好新品种、新作物的试验、示范工作,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动设施农业发展。继续加大各检测站点蔬果抽检力度,除各个检测站点日常检测外,每个月至少抽检一次,继续积极配合农业部对我市农产品的例行检测。建立健全全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网络建设。力争20xx年5月前获得实验室资质认定,检测范围从农产品增加到畜产品、奶制品和土壤检测等。加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提高无公害蔬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确保蔬菜质量安全。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加大农机投入,优化农机结构,加快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步伐。认真贯彻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促进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加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争取力度,切实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实现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新的更大突破。积极创建“平安农机”示范乡、村,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法制观念,争取全市“平安农机”示范乡创建率达到50%以上。继续加大农机推广力度,力争推广节水滴灌设备240套,完成机械化节水灌溉面积50万亩,推广残膜回机20台,完成机械化残膜回收面积10万亩,引进大型采棉机3-5台,努力完成机采棉花5万亩。落实基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按照自治区农机局制定的乡镇农机站建设标准,争取明年完成3个乡镇农机站的标准化改造。

(五)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强对我市棉花、特色林果、粮油、畜产品加工等龙头企业的宏观指导和服务,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联结机制,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做好龙头企业创建和农产品深加工,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努力开展招商引资和技术需求项目的申报工作,为企业申报、争取自治区、自治州乡镇企业局项目扶持资金及财政贴息资金等;积极争取财政对我市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银企合作,为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提供服务。

(六)加大执法力度,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认真贯彻国家、自治区、自治州有关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规定,全面开展以种子、农药、化肥为中心的农资市场清理整顿工作,依法打击假冒伪劣等违法经营行为,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切实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进一步加大农机监理工作力度,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确保全市无重大农机安全事故发生。

(七)继续深化农村事务管理

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逐步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平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

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环境,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快速发展。实施“农超对接”,积极探索并建立新型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快开拓农产品市场。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机制,推进集体资产财务管理规范化。加强农村审计监督,把审计监督与民主理财与财务公开监督、农村会计委托代理监督相结合,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实效。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严格执行减负工作制度,健全完善农民负担监督检查和信访调处机制,重点落实涉及农民负担“五项制度”。

(八)切实抓好农业项目的申报及实施工作

20xx年,计划实施一村一品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建设项目、测土配方施肥续建项目、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项目、退耕还林重点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及多熟制高效种植技术推广、棉花高产优质模式化栽培技术推广、设施农业新品种引进等项目。继续抓好农业项目的申报工作,做好项目储备,为提高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种植业年终总结篇2

今年以来,我局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各级各部门的总体部署,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转方式,调结构,着力构建山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20xx年,全县完成农作物收获面积115、23万亩,同比增加2、7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65、98万亩,实现总产21、94万吨,同比增加0、61万亩、1、56万吨。新开发茶叶、猕猴桃面积1、52万亩,收获柑橘11、1万吨、猕猴桃4、75万吨。预计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5、8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49元,同比增加0、57亿元、488元,增幅3、7%、11、2%。现就全年农业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狠抓春播夏收,稳步推进粮油生产

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稳面积、攻单产、增总量、提效益”的总体目标,坚持高起点、高要求谋划,全县粮油生产得到稳步发展。一是狠抓高产创建。在砂坝、石堤、吊井等乡镇实施部级万亩水稻、玉米、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5个,示范总面积6、5万亩。水稻、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加权平均单产分别达到629、9公斤、512、1公斤,较示范区上年新增粮食576、9万公斤;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单产165、5公斤,较全县平均单产增45、5公斤,总增菜籽46、5万公斤。以砂坝镇为核心实施超级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示范项目1个,面积12、9万亩,平均单产624、6公斤,较示范区上年新增粮食2188、6万公斤。在万坪镇实施“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示范项目1个,种植模式为“冬季马铃薯+一季中稻”,面积112亩,示范片马铃薯、水稻平均单产分别达到1835公斤(折合粮食亩产量为458、8公斤)、746、7公斤,实现周年粮食产量1200公斤/亩的高产目标。通过实施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示范片区粮油产量得到明显提高,农民收入得到明显增加,带动了全县粮油生产的平衡增长。二是强化政策扶持。认真宣传贯彻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中央惠农政策,县财政通过“一卡通”形式,安全发放、直接兑现各类惠农补贴资金4810万元。县财政补贴水稻保险资金382、4万元,落实参保面积23、9万亩;玉米保险资金208、8万元,落实参保面积11、6万亩,参保率分别达到78、18%、67、44%,核实上报农作物受灾面积0、79万亩,为农户挽回经济损失248、9万元,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实,有力提振粮油生产热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增强,实现了总产和品质新的跃进。三是抓好秋冬生产。我县高度重视秋冬农业开发,投入资金120万元发展以油菜为主的秋冬农业生产,在永茂、万坪、灵溪等乡镇创办了千亩油菜高产示范片3个,千亩蔬菜高产示范片2个,百亩油菜高产示范片1个,百亩蔬菜高产示范片1个,200亩小麦高产示范片1个,示范片全部由县级主要领导挂牌督办。每个乡镇及农技人员均办有冬季作物百亩、十亩示范片,全县示范片总面积达2、8万亩,有力推动了全县秋冬农业全面发展。

(二)狠抓优质培管,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依托资源技术优势,围绕柑桔、猕猴桃、茶叶、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狠抓产业结构调整,注重标准化生产,不断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一是建好示范基地。继续抓好芙蓉镇的新区、双桥、明溪村和长官镇小水溪、集六、长官村1万亩柑桔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在松柏镇松柏居委会建设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000亩,在砂坝镇高楼村建设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500亩。在羊峰山农垦场建立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500亩,实现产值270万元,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反季节蔬菜7500亩;芙蓉镇保坪村建立高效设施蔬菜基地200亩,实现产值150万元。二是稳步扩大面积。在芙蓉、勺哈、长官和灵溪等乡镇实施柑桔品改3800亩,完成任务的108、6%,在芙蓉镇新村居委会建设柑橘精品示范园1个,面积1000亩;在长官、芙蓉、勺哈、灵溪、首车、颗砂等乡镇实施柑桔低改3、3万亩,完成任务的110%。在松柏、高坪、芙蓉、石堤、泽家、塔卧等乡镇完成猕猴桃新扩10080亩,完成任务的100、8%;在松柏镇新印村依托鸿丰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建设猕猴桃精品示范园1个,面积200亩。在勺哈乡栖凤村繁育黄金茶、良种茶苗1000万株,新扩无性系良种茶叶基地5230亩,完成任务的104、6%;在砂坝镇高楼村扶持砂坝镇高楼茶叶专业合作社建设茶叶精品示范园1个,面积500亩。在万坪、毛坝、车坪、石堤、泽家等乡镇发展优质百合0、81万亩;全县中药材(草本)种植面积达1、12万亩。三是统一技术标准。制(修)订完善柑桔、猕猴桃、茶叶等农业地方标准5个,发放《无公害椪柑标准化栽培技术要点》、《猕猴桃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等技术资料15000余份,在长官、芙蓉、松柏、砂坝等特色产业重点乡镇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20期次,培训技术人员1750人次,为柑桔、猕猴桃、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狠抓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种植效益。

一年来,立足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围绕关键环节,创新工作举措,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水平,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一是抓好优质种苗工程。在灵溪镇连洞村、砂坝镇官坝居委会和灵溪镇孟岗村建立水稻试验示范基地,引进水稻新品种40个,示范面积36、7亩;在石堤镇友谊村建立玉米试验示范基地,引进玉米新品种24个,示范面积24、2亩;在芙蓉镇毛冲村、松柏镇湖坪村、石堤镇麻岔村建立猕猴桃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引进红阳、红华、锦艳、锦桃等新品种14个,示范面积125亩;在灵溪、毛坝、石堤等地建立玉米制种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000亩,“福单4号”玉米新品种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二是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聘请科技指导员85名,遴选科技示范户850户,组织农技人员280余人次,举办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水稻工厂化集中育秧等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90期次,印发技术资料3、9万份,培训农民6、2万人次,接受农民咨询2、8万人次,累计帮助解决技术难题1720个,确保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达到95%以上。三是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水稻集中育秧、旱育保姆、玉米播种器播种等轻简栽培5、7万亩,推广优质稻(超级稻)22、5万亩,完成玉米早播6、5万亩,推广脱毒马铃薯10、2万亩。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面积71、2万亩次,施用配方肥2、01万吨,分别完成任务的101、7%、100、5%;在芙蓉镇、松柏镇、灵溪镇等7个乡镇建立10个土壤墒情监测点,发布墒情简报14期,适时指导全县主要作物的水肥管理;设立6个病虫测报点,印发病虫情报8期、重大病虫害可视预报1期。完成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6万亩,完成任务的120%;完成柑桔大果实蝇防控1、2万亩,完成任务的120%;利用黄板诱虫、捡拾落果、稻鸭共生、稻田养鱼等技术实现农作物绿色防控2、1万亩,完成任务的105%。

(四)狠抓方式转变,完善农业发展体系。

用现代农业理念指导农业,推进全县农业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销一体化发展,农业整体效益和质量进一步提高。一是培育经营主体。通过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组织等经营组织,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培育扶持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139户、50亩以上特色产业大户382户。在砂坝镇扶持“永顺县粮油生产合作社”流转稻田350亩,大力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不断提升种植效益;扶持万坪镇农民彭明流转土地485亩创办全县首家家庭农场,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640亩,规模化种植水平不断提高。引导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6家,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1、5万亩,辐射带动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5、2万亩。二是搭建服务平台。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引导扶持辣椒、柑桔、猕猴桃、烤烟等各类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63个,联结农户3、1万户、连接基地32万亩。采取农艺与农机有机结合,不断推进玉米机播、水稻机插等新型农业机械示范推广,全县机耕、机插、机收面积分别达到25、05万亩、10、5万亩、15万亩,农机化综合水平达52、3%,比全州农机化水平高11、1%。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电视等信息媒体,发布农情信息300余条,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三是突出项目建设。围绕柑橘、猕猴桃、优质稻等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加大增资上项力度,共争取到位攻退、粮油高产创建、现代农业等项目建设资金2760万元,同比增长12、6%。在石堤、万坪、砂坝等7个乡镇新修机耕道、河堤、水渠3、4万米;在高坪、松柏等乡镇建立新扩猕猴桃示范基地3400亩;在砂坝镇新建茶叶示范基地2100亩;在长官、芙蓉柑橘品改低改示范园区新修蓄水池96口,新修园区工作道4、2千米;在灵溪镇猛岗村、颗砂乡山河村实施省级农村清洁工程,投资40万元,建设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户40户;在羊峰山农垦场硬化进场公路5、05公里,改造危房10户。完成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申报27个,实现了争取资金和项目上报量双增长,进一步打牢了农业发展基础,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

(五)狠抓安全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严格按照各级各部门整体部署,坚持标本兼治,逐步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完成蔬菜农残检测1505个批次,完成全年检测任务的120、4%,覆盖瓜果、根茎、绿叶菜、豆类四大类42个蔬菜品种,平均合格率99、7%,没有超过省定8%标准。在元旦、春节、清明、中秋等节假期间,对猛洞河超市、县中心农贸市场、吊井乡蔬菜基地等地蔬菜进行了抽检,共检测样品500个批次,合格率99、6%;在县“两考”期间,对州二民中、县一中、县二中等学校食堂蔬菜抽取样品159批次,合格率98、8%。配合省、州农检中心分别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抽样12批次和25批次,合格率均达到100%。二是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开展了“农产品标签标识专项整治”、“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等执法行动5次,抽检农资样品233个,依法送往检测机构进行检测9个,依法对未达到国家规定和行业标准的1个样品的经营商做出了相应处罚;对全县138个种子经营商进行了全面检查,清查双杂种子22、5万公斤,抽检“双杂种子”样品189个,取缔无证经营和销售散装劣质种子经营户1户,没收其经营的双杂种子130公斤;办理涉农违法案件4起,结案4起,受理农资质量纠纷15起,处理15起,结案率和处理率达100%。三是加快产品质量认证。积极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申报及管理工作,申报了永顺县山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柑桔、橘、甜橙和永顺县仙果柑桔合作社柑桔、甜橙等5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永顺县鸿丰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御扇果王”猕猴桃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并荣获中国中部(湖南)国际农博会金奖产品称号。对全县已认定的39、6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进行了监督管理,完成15个无公害农产品复查换证工作,有效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六)狠抓队伍建设,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以深入开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队伍自身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一是加强制度体系建设。下发了《永顺县农业局20xx年机关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完善了机关考勤制度、工作制度、学习制度、财务、车辆管理等制度,下发了《关于对局属各单位实行目标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将目标任务进行细化量化,落实了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制定完善岗位责任制、监督检查制度、奖惩制度等约束机制,不断加强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各项工作目标落到实处。二是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制定了《永顺县农业局20xx年五个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切实加强公车配备使用管理、整治机关“庸懒散”,公款送礼、违规职务消费和公款大吃大喝等问题。建立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贯彻落实干部作风建设及党风廉政建设规定,增强了干部职工政治意识、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认真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和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强化外部监督,规范干部行为。三是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完成农业生产情况综合汇报12次;在《湖南农业》、《团结报》、《永顺情况》等刊物刊登信息41篇;撰写《对永顺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思考》、《加快构建贫困山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思考》等调研文章8篇;办理完成州、县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和党代表提案11件,代表委员见面率、面商率、满意率、回复率均达到100%;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减负、安全生产、农业行政执法、城乡同建同治、建整扶贫等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得到平衡发展。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年以来,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中,我局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一是入春以来,受连续低温阴雨天气影响,全县春播农作物长势较弱,延缓了春耕备耕进程,对今年粮油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二是农业投入资金有限,农田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三是农业生产比较效益普遍偏低,我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比例不断提高,务农人员老龄化、低能化现象严重,农业生产用工短缺。四是产业规模普遍偏小,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五是土地规模经营不足,农业机械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困难,农民组织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20xx年工作打算

20xx年,我县农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现代化农业为着力点,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农业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努力实现全县农业生产发展新跨越。力争20xx年全县农业生产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5%、10%以上。

围绕以上工作思路和目标,20xx年我们将突出抓好以下6项重点工作:

一是突出抓好粮食作物生产。认真落实党的惠农政策,扎实开展粮食作物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提高粮食作物生产水平,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5万亩,粮食总产达20万吨以上。

二是突出抓好优势特色产业。围绕柑橘、猕猴桃、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创办标准化生产精品园区建设。完成柑桔品改3000亩、低改3万亩,柑橘大实蝇绿色防控1、5万亩;新扩良种绿茶4000亩、莓茶1000亩;新扩猕猴桃1万亩,建设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1000亩。

三是突出抓好农业项目建设。实施好巩退、石漠化综合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重金属污染治理等项目,抓好粮油高产创建、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测土配方施肥、农业财政专项等项目申报,力争全年引进项目资金比上年增长10%。

四是突出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开展好科技下乡、科技进村入户活动,做好集中育秧、玉米早播、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推广工作,完成杂交玉米制种1万亩,开展水稻、玉米轻简栽培技术5、5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70万亩次,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5万亩,培训农民6万人次。

五是突出抓好产品质量安全。深入开展放心农资进村入户活动和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制售伪劣农资的打击力度,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切实保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消费安全。

六是突出抓好农业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和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扶持培育农业专业(协会)组织、农业龙头企业、营销经纪人、种植大户,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组织农业企业参加农博会、各类展销会等活动,努力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培育和形成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农产品品牌。

种植业年终总结篇3

依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20xx〕36号)和《泸州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在泸州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部署下,我市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从20xx年11月到20xx年11月,全面完成了从清查、普查、核查、录入、审核上报工作。我市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的清查编印“农药、肥料”手册、开展的普查试点、现场审核和档案整理等方面多次受到省污普办农业组的表扬。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健全机构,明确职责

按照全国统一安排,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由农业牵头,畜牧、水产共同参与完成。为加强对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领导,确保我市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取得实效,我市成立了由市农业局副局长陈超同志任组长、市畜牧局、市水利局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单位科、站技术骨干为成员的泸州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组(以下简称市农业组),负责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市农业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土肥站,承担全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农业组的具体工作。各县(区)成立了相应的农业源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组织辖区内的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全市于20xx年12月召开了农业污染源普查动员会,全面安排部署了此项工作。

二、统一领导,协调配合

我市农业源污染普查工作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在农业组的统一组织下实施,由市农业局、水利局、市畜牧局抽调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21名分别承担种植业源、水产养殖业源、畜禽养殖业源的普查指导、质量管理和审核工作。滤布并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制定农业源普查实施方案、经费预算、质量核查办法,共同组织培训会、普查试点和质量核查工作,确保了我市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筹措资金,确保运行

普查工作开展初期,农业组“不等不靠”,在国家、省没有划拨经费,市财政对资金还未做出安排的情况下,为保证普查工作正常开展,市农业局挤出经费垫支10多万元作为使农业组普查工作启动资金。目前,市农业组向市财政局申请的400多万普查经费已到位80万元;各县(区)也积极想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已落实普查经费96万元,确保了普查工作的顺利展开。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按照《泸州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宣传方案》,在泸州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制定了普查工作宣传方案,大力宣传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是利用会议宣传。我们先后召开了市县(区)农业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参加的各种会议,反复强调宣传污染源普查的指导思想、重大意义。

二是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参加了《泸州晚报》的“新闻面对面”栏目组织,有市环保局、市农业局、普查员和普查对象参加的污染源普查专题讨论,围绕污染源普查的目的、意义、对象和时间安排以及普查对象的疑虑、普查中的困难开展讨论,通过专题报道,扩大了普查工作的宣传范围和效果。

三是向普查对象做好宣传。采用横幅、标语、信息专题等方式开展宣传,并向普查对象散发了“致污染源普查对象的一封公开信”。这些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为我们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五、选聘人员,认真培训

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工作量大,时间紧,在全国是第一次开展,无经验可借鉴。各县(区)在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聘上,重视人员的专业性、稳定性和连续性,主要选聘乡镇农技服务体系的专业技术人员为普查员。全市农业污染源普查共选聘普查员1149名,普查指导员150名。其中种植业源普查员339人,普查指导员45人;水产养殖业源普查员398名,普查指导员59名;畜禽养殖业源普查员418名,普查指导员 46名。为了确保普查质量,提高普查员的业务能力,一方面认真组织召开培训会,对普查指导员、普查员进行普查总体方案与技术要求及普查员、普查指导员职责要求、普查基础知识、入户调查方法、及注意事项等的系统培训,又按专业详细讲解普查表格、普查数据审核、质量控制和模拟填报,分专业进行辅导、考试;为准确、及时地展开清查、入户调查、数据录入和上报各类数据,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市县两级共召开培训会 35场次。另一方面为了使普查员尽快掌握普查方法、程序、技术和要求,20xx年元月7日市农业组组织全市各县(区)普查指导员在龙马潭区特兴镇分三个组(种植业、水产、畜牧)开展普查试点工作,在市级普查指导员的指导下对普查表格进行实地填写,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普查对象、内容、范围,使县(区)普查指导员对整个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流程有一个实践过程,总结和摸索经验,为下一步全面展开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全市七个县(区)也分别进行了普查培训和普查试点工作。

六、认真清查,确定对象

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涉及种植业、水产养殖业和畜禽养殖业三大类,按照技术规程,根据专业特点,分别开展清查工作,通过认真清查确定农业源普查对象共17982个。其中种植业9979个,水产养殖业3791个,畜禽养殖业4212个。

1、种植业

为预防出现重复或遗漏,要求各县(区)以乡镇为单位,全面开展调查摸底。乡镇种植业基本情况清查是以农业统计数据为基础填写清查表,并要求市、县(区)普查指导员对表中的逻辑关系、规范填写进行审核,依据国家确定的抽样比例原则,确定各种种植模式的抽样对象,形成一份清查名录。最后确定全市种植业普查对象9979个。各乡(镇)对肥料、农药的清查,采取对农资经营部门的拉网式清查,将20xx年所有出售的肥料、农药名录登记造册,再由县(区)归纳整理形成普查员手册,下发到每个普查员手中。

2、水产养殖业

全市以县区为单位完成了普查表的全面审核和对普查对象的查漏补缺。经过全面普查统计显示,全市有规模化水产养殖场3个,水产养殖专业户3788个;网箱、其他养殖对象56个,池塘、工厂化养殖对象3735个;共有3955个养殖单元,其中池塘养殖单元3833个,网箱养殖单元122个。全市共有水产养殖单元(户)16735个,达到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水产)普查标准的水产养殖普查对象3791个。

3、畜禽养殖业

按照农业污染源普查办公室制定的统一标准,即生猪出栏大于或等于50头(饲养母猪3头年产仔猪50头也要求列入)、牛出栏大于或等于10头、肉鸡出栏大于或等于20xx羽、奶牛存栏大于或等于5头、蛋鸡存栏大于或等于500羽的标准作为清查摸底对象,经清查,全市共有畜禽养殖业普查对象12955个,其中规模养殖场121个、专业户12804个、养殖小区30个。达到第一次全国污染源(畜牧)普查标准的畜禽养殖普查对象4212个。

七、悉心指导,确保质量

为了顺利完成普查任务,确保普查质量,市农业组的三个专业分别向每个县(区)派出普查指导员进行现场指导,解答疑难问题,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根据国家、省和市的有关质量核查要求,制定了“泸州市农业污染源普查质量核查办法”下发到各县(区)农业组及相关部门,在20xx年4月底至5月初市农业组组织了三个质量核查组,由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水利局的分管局长任组长,分别对四县三区进行随机抽样,深入田间、农户(养殖户)进行实地抽查,对照查看普查资料,现场填写核查表格,并分县(区)完成核查报告。全市农业组核查普查对象280个,其中种植业122 个,水产养殖业78 个,畜禽养殖业80 个。通过核查发现各县(区)农业源普查工作井然有序开展,全部做到实地调查、仔细询问、农户签字。普查指导员深入实地严格把关,对填写的表格细致审查,数据不吻合、逻辑不符、漏填、错填等不符合要求的表格逐一返工或重新调查,保证调查的质量。通过核查全市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质量均达到允许误差范围。

各县(区)也积极动脑筋想办法,采取措施确保普查质量。如江阳区种植业源普查采取区农业局全体局领导亲自带组,普查指导员分人分片负责的办法指导乡镇开展普查工作,普查指导员亲自入户进行审查,确保了普查质量。叙永县农业局为了考核普查员的进村入户情况,普查员每调查一个普查对象,要求对其典型地块和农户进行逐一拍照,1402个样本都有照片。

八、统筹安排,及时录入

数据录入是上报普查数据的.关键环节,录入工作的进度和质量直接影响整个普查工作的进度和质量,为了搞好录入工作,市农业组统一组织全市录入人员进行据录入软件培训。各县区克服了经费没及时到位、人员不够、设备不足、时间短、软件运行不稳定等困难,积极想办法组织录入工作,人员不够有的从内部调整人员,有的从外面聘用人员;硬件方面,有的专门为此次普查购置数据处理及相关配套设施,有的县把局长使用的电脑也抽借出来确保数据录入。为了抢时间,各县区都采取边审核边录入的办法,即收回的普查表由审核员一边审核,录入人员一边录入。虽然软件制度下发较晚,软件运行不够稳定,软件漏洞较多,在污染源普查表格众多、数据复杂的情况下,我市各县(区)都力争做到第一时间下载、更新国家下发的软件及制度,加大人手、补充设备,争分夺秒,加班加点,于20xx年5月31日按时完成数据录入上报工作。数据上报后,按照省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组的统一安排,及时召集各县区指导员和录入员对普查数据进行再次审核,同时派出专人参加全省的第二、三次复核,对照省检查出的问题逐项进行解释、应证、修改,使普查表的各项指标填报更加符合技术规范11月5日顺利通过国家数据录入质量验收。

九、下一步打算

继续加大组织领导,保证思想不松,队伍不散,力度不减;认真开展普查数据的分析汇总工作,形成总体报告。

十、存在问题

1、部分县区部门配合不够,影响工作进展。各县区第一次污染源普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区环保局,工业源、农业源等都是这次普查工作的组成部分。但是有的县区在工作的安排、经费的预算和落实上没有做到协调配合统筹安排,有部分县区工业源的普查费解决了,农业源经费至今没安排,对工作极端不力。

2、农业源普查对象文化素质参差不齐,难以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于农业源的普查对象是千家万户的农民,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他们所使用的物资没有记录的习惯,种植的农作物收获也没有计量,因此,普查询问回答只能是凭记忆,尤其是农药、肥料的名称用量只能是由普查员引导式提问,否则无法填写。

3、普查时间紧,普查内容专业性强,对普查员专业技能要求高,培训时间短,造成部分普查质量不够高。

推荐访问:种植业 年终总结 种植业年终总结报告 种植业年终总结怎么写 种植业年终总结范文 种植业年终工作总结 农业种植年终总结报告 2020年种植工作总结 种植基地年终总结 农业种植工作总结个人 种植工作汇报 种业年终总结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