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美术素养

时间:2022-08-15 15:3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本美术素养,供大家参考。

基本美术素养

 

 《利用美术课堂教学培养中小学生美术素养的研究》

 课程专题内容解析

  一、什么是美术素养?

  基本的美术素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

 1、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的积累

  文化的定义

 用什么来区分同在一个地球的人们?用血缘?用皮肤?用人种?用地理?

 这些都无法从根本上区分清楚,到底我为什么是某某国家的人,应该是心,一种拥有文化底蕴的心。文化是具有独特性,有句话叫作:互相尊重,互相包容,

 这便是人们了解到了文化具有的独特性。采取的一种比较科学的态度。文化小到人们心中,大到国与国之间。

 当代中国社会在使用“文化”概念时一般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性:(1)历史性(2)群体性(3)影响性。如华夏文化、吴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众所周知,北京的胡同记下了北京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并蕴涵了浓郁的地方文化生活气息,是天然的北京民俗风情展览馆,烙下了北京市民的各种社会生活的印记,故由此而产生的“文化”含义,当然应同于“华夏文化”诸例。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文化又分为信息文化、行为文化和成就文化。

 信息文化指一般受教育本族语者所掌握的关于社会、地理、历史、等知识;行为文化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它是成功交际最重要的因素;成就文化是指艺术和文学成就,它是传统的文化概念。

 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

  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

  有些人类学家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高级文化,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

  大众文化,指习俗、仪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际关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

 深层文化,主要指价值观的美丑定义,时间取向、生活节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与性别、阶层、职业、亲属关系相关的个人角色。

 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而深层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众文化中,以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学主题反映在高级文化中。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自 20世纪初以来,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

 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 “文化” 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差异之大,足以说明界定“文化”概念的难度。

 文化的演化:

 (1) 文化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文化的发展使人类能根据它的有利条件来改变环境,以及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来适应改变了的环境条件,在产生文化以前,人类只能通过生物进化来适应环境的变化,文化使人的适应过程加快了许多.

 例:当一种猎物灭绝后,猎手猎另一种动物的战术又会产生.

  (2) 文化促进了人体生物进化.

 例:人脑越来越发达,人手越来越灵活.

  (3)文化本身成为人类环境中的一种力量,它无论是范围上,影响上都变得和环境一样重要,而且自己也处于动态进化过程中.

 在游牧——定居——小城镇——城市——国家——全球化经济这一发展历史中,文化贯穿其中:衣服,房屋,工具,商品,技术.

  2、对美术内容和现象有基本的了解

 美术内容:

 美术是“造型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在欧洲 17 世纪开始使用这一名词,泛指含有美学意味和审美价值的活动及产物,中国五四运动前后开始普遍使用这一名词。

 绘画、建筑艺术、工艺美术、雕塑、设计等都可以列入美术的范畴。

 例举古代工艺美术发展现象:

 中国工艺美术的原始发生可追溯到远古先民的第一件劳动工具的创造。凝聚在原始工具里的实用内涵和精神内涵既确立了中国工艺美术的初始形态,亦确立了工艺美术作为中华民族造型艺术先导的地位。

 新石器时代的石玉、牙骨、编织、缝纫,特别是制陶工艺,已鲜明地显示了中国工艺美术重视实用和审美相统一的造物思想和设计意匠,亦鲜明地显示了工匠把握材料性能和制作工艺的能力以及对形式美法则的认识和运用。

 商、西周时期,中国工艺美术有了划时代的进步,工艺造物的实用内涵和精神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加强。精神内涵中大量渗入的社会意识和宗教意识,使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具有一种崇高的美学魅力。原始青瓷和漆器获得初步发展,而青铜器和玉器则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代的工艺美术显示了中国封建社会早期经济实力和意识形态的发展。理性主义精神的崛起和高扬,使指向实用功利和现实人生的价值追求,与承继原始文化传统的充满激情和浪漫色彩的形式有机统一,由此而产生的轻利活泼、飞动奔放、雄强古拙的美学特征,在陶瓷、漆器和丝织品上得到充分的表现。

 三国两晋南北朝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整个意识形态上的转折,造成工艺美术生产格局和价值追求的变化。生产中心逐渐由北方移向南方,工艺造物趋向内在人格和心性的显示。这一时期崇尚主体人格精神的造物倾向和空疏、清静、平淡的审美风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工艺美术的整体发展。青瓷、建筑物件和宗教工艺美术在这一时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中国工艺美术在初唐和盛唐获得全面的发展,呈现繁荣发达的景象。织锦、印染、陶瓷、金银器、漆器和木工等的技艺水平和生产规模都超越了前代。经济的发达,中外文化的交流以及人的思想意识的解放,使隋唐工艺美术表现出舒展博大的气势、精巧圆婉的装饰意匠和富丽丰满的形态特征。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比较完美的范式和境界出现在宋代,并集中地表现在陶瓷上。发达的手工业和尚文重理的文化氛围,为保持造物与主体审美理想的和谐统一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从而形成一代沉静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美学风范。宋代工艺美术充分地物化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它体现和揭示的创造原则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蒙古族以其强大的军事势力统一中国后,工艺美术有着一定的发展。染织工艺的织金锦、陶瓷工艺的青花和釉里红是这一时期的突出贡献。来自尚武的游牧文化的影响,

 元代工艺美术风格趋向粗犷、豪放和刚劲。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强盛的时代。资本主义因素的萌发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和科学的产生,促使明代工艺美术跨入一个新阶段,织锦、棉纺、陶瓷、漆器、金工、家具和建筑装饰等门类都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明代工艺美术承继了宋以来的美学追求,并向程式化和完善化发展,具有端庄、简约、健实等审美特点。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各个门类在清代更加完善化,其品种之繁多、技艺之精湛、手法之丰富都远远超过前代,呈现出集各历史时期之大成的局面。导源于上层贵族审美趣味的以技艺取胜的造物观念,在清代工艺美术生产中进一步强化,以致一代艺术风格日趋矫饰雕琢、精致繁缛。1840 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工艺美术的生产格局、产品结构、工艺思想和艺术风格都呈现着新的面貌。衰败和新生、模仿与创造、恪守与分化构成近现代中国工艺美术的基本景观。承袭清代形制的传统工艺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之下迅速衰落,而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现代工艺美术则迅速崛起,蓬勃发展,清新、简洁、明快的现代工艺美术标示着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和内涵,因此它与传统工艺美术的差异是极为明显的。现代工艺美术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工艺造物活动开辟了新的领域,并树立起新的审美风范和价值标准。

 美术技法现象:

 “透视现象”

  由于我们的视觉关系,所看到的同样宽窄的道路、田野、越远越窄,同样宽窄的树木、电线竿、越远越小,最后消失不见了,最后消失不见了,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透视现象”。

 “国画没骨现象”:中国画技法名。不用墨线勾勒,直接以彩色绘画物象

  国画的泼墨、水彩的干湿画法等等都是技法现象。

 美术现象需要把握的内容:

 中国古代绘画历史流变及现象,重要画家与作品。

 中国古代雕塑历史流变及现象,重要雕塑作品。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流变及现象,重要建筑。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历史流变及现象,重要工艺美术品。

 中国古代佛教美术现象,重要艺术石窟。

  中国近现代美术历史与现象,近现代重要美术家。

 生活中的美术现象:

 美术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请看看身边的、想想生活中的每一样事物,从书包、铅笔盒、墙上的装饰品,到你穿的衣服、住的建筑、看的书报,可以说美术现象无处不在。设想身边如果没有了美术,会是什么样?

  3、对美术作品的创作技法和过程有所了解

 教育部把“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列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振兴计划》的主要目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成为全国教育工作的热门话题。那么,什么是创新呢?创新,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讲话中说:“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育还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我国著名教育家刘佛年说:“只要有一点新意识、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称得上创新,我们要把

 创新的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看得太神秘。”因此,加快教育发展与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势在必行。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向教师(特别是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美术学科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我们利用课堂教学,渗透美术创作技法的同时,要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我们美术教育的导向。

  美术创作应该包括:

  油画创作,国画创作,版画创作,雕塑创作,水彩创作,水粉创作,素描创作,图案创作,标志创作,海报创作.......

 创作过程的了解:

 在进行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几点?例如:构图的基本原则讲究的是:均衡与对称、对比和视点。

 4、对美术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有所了解

  人们常说:“爱美是人的天性。”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都需要更多的美。创造美的任务虽然不完全依靠美术,但是,美术却是创造美的最重要的手段。因此,美术的社会作用,归根结底地说,是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密切相关的。

  几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心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心育”为心理教育的简称,它是旨在培养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从而促进其个性完善的教育。心育与德、智、体、美、劳诸育并驾齐驱,同步发展,是教育整体工程中的不可缺少的一个子系统。最近,中央电视台报道,当令中学生约 30%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障碍,当人把依赖、脆弱、焦虑、孤独、固执称为当代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的五大不良心理。为此,正确认识和积极发挥美术的心育作用,是每个美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任务。

 美术作为美育的主要手段的途径,它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美术知识,也不仅仅是美术技能的训练,而是通过学生内心达到审美状态,良好心理得到培养和发展,不良心理受到疗治和矫正,使各种心理功能趋于和谐,各种潜能协调发展,最后达到提高人的生存价值,体验与实现美好人生的目的。

 综上所述:美术的基本素养不但是对美术的基本知识和美术创作的基本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

 基本的美术素养包括对美术的内容和县享有基本的了解;对美术的创作方法与过程有基本的了解;对美术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有基本了解。它不仅指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应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包括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做出积极地反应;能自觉而大胆的运用美术的媒材和方法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追求艺术化生存;能不断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又保持自己独得的审美趣味

  美术主要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1、认识功能:通过美术作品认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的人们的生活、历史、风俗、行为、器物、观念,等,甚至认识包括我们自己再内的整个宇宙。

  2、教育功能:指美术作品的题材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和主题对观众形成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感

 染与影响

  3、审美功能: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美的形式的辨别力、敏感性和感受力

 ...

推荐访问:基本美术素养 素养 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