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优秀范文】

时间:2022-08-16 11:0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文化【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数学文化【优秀范文】

 

  授课教师:

 古向伟

 2011 年 8

 月 29

  日

 课题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 课时 2 授课班级 11 数控 (4)

 (5) 11 软件 11 化工(2)

 11 焊接(3)

 授课时间

 月

 日

 节

 月

 日

 节 月

 日

 节 月

  日

 节 教学目标

 了解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发展史, 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

 了解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发展史, 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 材 分 析 难点

 了解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发展史, 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

 讲授 课 型 新授 复习提问 中国在国际奥数中取得的成绩。

 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写一篇心得体会

 教学过程: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 简称 IMO)是世界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中学生数学学科竞赛活动。

 由罗马尼亚罗曼(Roman)教授发起。本节主要的内容:

 奥数的历程、 试题、 竞赛章程、 考试、 历届主办国以及总分第一、 意义。

 一、 历程

  它 由罗马尼亚罗曼(Roman) 教授发起, 自 1959 年 7 月 在罗马尼亚古都布拉索举行第一届竞赛, 当时, 参加竞赛的学生共有 52 人, 分别来自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匈牙利、 波兰、 前捷克斯洛伐克、 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前苏联等 7 个国家。

 每个国家有 8 名队员 , 前苏联只派了 4 名。

 除 1980 年由于东道主蒙古经费困难而停赛一年外, 每年一届。

 最初几届只有七、 八个国家和地区参加。

 最初的组织工作由几个参赛国家轮流承担, 到了 1980 年,国际数学教育委员 会专门成立了 IMO 分会, 负责寻求 IMO 每年的组织者。

 到1990 年我国举办第 31 届时, 已发展到 54 个国家和地区的 308 名选手。

 到1999 年在罗马尼亚举办第 40 届时, , 又增加到 81 个国家和地区, 共 450名选手。

 到 2010 年在哈萨克斯坦举办第 51 届时, 又增加到 105 个国家和1200 名选手。

 我国第一次派学生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是 1985 年, 当时仅

  派两名学生, 并且成绩一般。

 我国第一次正式派出 6 人代表队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是 1986 年。

  经过 40 多年的发展,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运转逐步制度化、 规范化,有了 一整套约定俗成的常规, 并为历届东道主所遵循。

  二、 试题

  IMO 的试题不局限于中学数学的内 容, 它 包含了 所谓微积分学前数学的基本部分, 甚至也包含了 部分微积分学的内 容。

 随着年代的推移, 试题难度也越来越大。

 试题的难度不在于解决试题需要许多高深的知识, 而在于对数学本质的洞察力、 创造力和数学机智。

 试题范围虽然从来没有正式规定, 但主要为数论、 组合数学、 数列、 不等式、 函数方程和几何等。

 在不少届的试题中, 常出现包含当年年度数学的趣味数论问题, 显示出数学家们的幽默风趣。

 有些题目 给出比恰好推出所需结论的条件宽许多的条件, 而有些题目 又只让你推出很强结论中的一少部分, 与通常类型的由恰当条件推出恰当结论的题目 相比, 这些题目 的真正目 的在于考你的灵活性、 技巧性。

 有些题目 风格迥异, 思维方式新颖, 只有运用某一技巧才能解决, 对这样的题目 , 通常的思维方式也就不可能引导出正确的解题思路。

 有些题目 的解法对我们启示, 决不限于是一种针对具体问题的具体技巧, 而是一种精深的数学思维方式。

  三、 竞赛章程

  IMO 的运转方式已经制度化, 其竞赛章程规定:

  ( 1)

 一年一度的 IMO 于 7 月 举行。

 东道国由参赛国( 或地区)

 轮流担任, 所需经费由东道国负担, 整个活动由东道国出任主席, 由各国领队组成的主试委员 会主持。

 试题与解答由参赛国提供, 每国 3 至 5 道题( 也可以不提供)

 , 东道国不提供试题, 而由东道国组成选题委员 会, 对各国提供的试题进行评议与初选, 主要考虑试题是否与以往的试题重复, 并把试题按代数、数论、 几何、 组合数学、 组合几何等分类, 确定试题难度( A、 B、 C 三级)

 ,选择 30 题左右, 如果这些题有新解法的话, 还要求提供原解法以外的解法,译成英文供主试委员 选用。

  ( 2)

 、 每个参赛团组织一个参赛队, 成员 不超过 8 人, 其中队员 不超过 6 人( 是中学或同等级学校学生)

 , 正、 副领队各 1 人。

  ( 3)

 、 IMO 的官方用语为英语、 德语、 俄语、 法语, 而参赛国大约需要 26 种文字, 届时由各领队把试卷译为本国语言, 并经协调委员 会认可。试卷先由各国的正、 副领队评判, 再与协调委员 会协商( 每个协调员 负责一个试题的评分)

 , 如有分歧, 由主试委员 会仲裁, 协商工作是在信任与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

  ( 4)

 、 IMO 的获奖人数占参赛人数的一半, 在评奖时, 并不排出个人第一、 第二的顺序, 而是根据分数段评出一、 二、 三等奖获得者, 其比例一

  般为 1:

 2:

 3。

  IMO 的精神就是奥林匹克精神:

 “ 重要的不在于取胜, 而在于参加。

 ”

 四、 考试

  一般每届竞赛从各参赛国提供的预选题中选用六道题。

 考试分两天进行, 每天四个半小时做三道题, 每题 7 分, 满分 42 分。

 参赛者独立做题,只对个人评分和奖励, 没有团体奖。

 据此, 自 1983 年第 24 届以来, 虽然每一个代表队( 6 个人为组员 )

 习 惯上计各队总分, 排列各参赛国名次(因各队参赛人数一样多) 。

 但组织委员 会不向团体优胜者颁奖, 因为 IMO 只是个人的竞赛, 不是团体的竞赛。

  五、 历届主办国以及总分第一

  历届 IMO 的主办国, 总分冠军及参赛国( 地区)

 数为:

 六、 意义 正如专家们指出:

 IMO 的重大意义之一是促进创造性的思维训练, 对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 这种训练尤为重要。

 数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运算技巧,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有严密的思维逻辑, 有灵活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对于促进中学数学教育的改革, 激发青少年对数学的学习 兴趣, 选拔优秀的数学人才等都起到了 越来越大的作用, 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数学奥林匹克传统将永远发扬光大。

  小结:

  由教师引导, 学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

  作业布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写一篇心得体会。

  教学后记:

 审批意见:

推荐访问:数学文化 优秀 数学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