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周荣市长在六届市委第217次常委(扩大)会议上讲话(完整文档)

时间:2022-08-16 16:3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周荣市长在六届市委第217次常委(扩大)会议上讲话(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2年周荣市长在六届市委第217次常委(扩大)会议上讲话(完整文档)

周荣市长在六届市委第217次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召开这次常委(扩大)会议,主要目的是及时传达贯彻全省第二次大扶贫战略行动推进大会精神,对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再部署、再落实。等会,再勇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各级各部门要坚决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重点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讲六个方面的具体意见。

  第一,要在精准识别上再强化。陈敏尔书记多次强调,精准识别是脱贫攻坚的第一粒“扣子”,如果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通过多轮识别和“回头看”,我们基本上摸清了贫困人口的状况,但是在工作的程度、深度、准度上,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工作越往基层、越往纵深、越往精细推进,问题就暴露得越多。归结起来,主要原因就是一些干部习惯于老思路、老办法,思想不重视、宣传不到位、作风不扎实,导致群众宣传发动不够、识别不深,建档立卡工作程序不规范、资料不完整、更新不及时、对象不精准,经不起问、经不起看、经不起查。从最近开展的建档立卡“回头看”核查中,发现贫困人口身份证重复多达2810人、身份证错误5000余人;
有8500余户逻辑矛盾突出,有的有务工人员但没有务工收入,有的是低保户但未领取低保金,有的致贫原因是因病因残但家庭成员全为健康。一些包保干部“临时抱佛脚”,心中无数、底数不清,一旦拿到台面上,难以自圆其说。最近我到一些乡镇调研,随机走访了一些群众,有的贫困户没录入建档立卡系统,有的贫困户在系统里显示的致贫原因与实际不相符。很多工作不实、不具体,要引起高度重视,把脱贫攻坚作为输不起的攻坚战,采取措施、认真研究、有效解决。一要在深化遍访回访上再下功夫。认真开展好精准扶贫基础工作攻坚月活动,精准识别贫困户,进一步逐户摸清情况,做到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把基础数据搞准、搞实、搞全。对贫困户的识别差错率要控制在3%以内。二要在完善建档立卡上再下功夫。继续深化贫困户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聚焦“两有户”“两因户”“两无户”“两缺户”,统筹考虑贫困户的个体差异,分门别类、因户施策,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和帮扶项目,确保措施精准、成效精准。三要在加强动态管理上再下功夫。坚持脱贫销号、返贫重录,做到逢举报便核查、遇到问题就核对,凡有反映就要上门逐户调查核实,凡是可退出的要做好解释,该退出就退出,确实困难的要无条件进入。要及时更新建档立卡信息,实行动态管理、逐户销号,防止“数字脱贫”和“富戴穷帽”。

  第二,要在易地扶贫搬迁上再强化。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当头炮”,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从省通报情况看,截至5月底,我市第一批安置住房主体完工率仅为7%,比最高的黔西南州低48个百分点;
还在进行基础施工的项目占比达61%,为全省最高,比最低的黔西南州高出36个百分点。从两批安置点进展情况看,第一批33个安置点虽然全部动工,但进展不平衡,其中水城县木果镇登亨河等4个安置点主体工程完成不到30%,水城县比德小城镇、金盆乡天生桥村和六枝特区关寨镇堕却中坝3个安置点还未进行住房主体施工。各县区已经签了“军令状”,对全市人民作出庄严承诺,必须加快推进、兑现承诺。第二批23个安置点,有14个启动施工、9个正在前期施工准备。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搬迁群众意愿反复性强、工程建设管理不到位、项目建设手续办理滞后、工程建设资金保障性差等突出问题,特别是未办理报建手续即开工的现象较为普遍,第一批33个安置点均未办理《土地使用证》。一要咬定目标任务。第一批项目要在第三季度基本完成房屋主体工程、投资完成90%,第四季度基础设施完工、投资完成100%,移民搬迁入住。第二批项目要在第三季度完成房屋主体的50%、投资完成60%,第四季度房屋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投资完成90%,2017年第二季度移民搬迁入住。这个是硬任务,必须全力确保完成。要克服雨季和冬季的不利影响,倒排工期到天,优化施工方案,精心组织施工,在8月底9月初主体工程和内外装修要收工,否则进入深秋后低温凝冻天气将影响工程质量。二要完善项目手续。针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各县区要主动作为,市直有关部门要特事特办,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强配合、靠前服务、精准服务,抓紧完善项目建设各项手续,推动工程加快建设,不能因为手续不全等原因给全市抹黑。特别是要加快完善各安置点工程招投标、用地预审、施工合同、监理合同等建设管理程序,抓紧完善“两证一书”(即施工许可证、规划许可证、环境影响评价书)。各县区政府“一把手”要亲自调度,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限时限人定点,细化责任链和任务链,抓紧依法依规彻底完善项目建设手续。三要坚持政策标准。易地扶贫搬迁,目的是为了脱贫,为全面小康打基础。针对搬迁群众反映安置点住房面积小、不愿拆除旧房、“故土难离”等问题,要加大政策宣传解释力度,学习借鉴册亨县巧马镇共商、共识、共建、共享、共担的“五共”做法,让群众理解政策、支持政策。要严格执行人均住房建设面积标准,城镇、景区、园区安置的建房面积不能超过20平方米/人,中心村安置的建房面积不能超过25平方米/人,不得购买商品房进行安置,防止贫困群众因搬迁而举债、因搬迁而不能脱贫。对第一批建房超过规定面积的,要采取“三变+易地扶贫搬迁”模式,由县区政府平台公司统一筹资建设;
第二批建房项目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实施。要鼓励群众拆除旧房,用好省奖励政策,让更多搬迁户享受到政府的奖励资金。四要注重功能配套。按照“一户一卡册、一户一包保、一户一就业、一户一产业、一户一技能”全覆盖的要求,加强后续政策扶持,重点把解决就业作为核心,坚持以岗定搬、以产定搬,做好基础设施、教育、医疗、金融等配套政策间的衔接和整合,确保有业可就、有事可干、有钱可赚,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当前,省政府正在对2012年至2015年扶贫生态移民搬迁遗留问题进行调研,将出台统一的政策,市水库和生态移民局要主动对接,争取省最大限度支持。五要认真筹备全省观摩检查。省委、省政府将于今年7月左右召开全省现场观摩检查会,对全省9个市州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进行观摩,这项工作市政府已经专题研究,要高度重视、抓好落实。要全力加快安置点建设进度,系统谋划好观摩线路,提炼好特色和亮点,全力以赴做好观摩检查准备,确保经得起问、经得起看、经得起检查,做到精彩、出彩、圆满。

  第三,要在产业扶贫上再强化。产业扶贫是“造血式”扶贫,是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关键所在。从目前情况来看,各县区扶贫产业选择不精准、扶贫项目推进慢、扶贫资金报账率低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乡镇没有落实扶贫资金专账管理,导致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公款私存;
一些扶贫项目实施主体重申报、轻实施,重建设、轻管护,重完成、轻完善,有的为了争取资金拼凑项目,项目缺乏可行性、建设与计划不同步,导致资金使用率、项目启动率、项目完成率偏低。比如,今年项目资金“四到县”后,由于项目立项批复滞后,除钟山区外,其余县区大部分项目仍未启动实施。又如,去年我们争取到2.8亿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截至今年5月,拨款率仅为40.5%、报账率仅30.2%,六枝特区未报账,水城县仅报账10万元。这些问题暴露出我们的工作硬件不硬、软件不强、细节不精,各级各部门要深刻反思,认真查找原因,抓紧解决。一是产业选择要更加精准。在产业选择上,既要胆大、又要心细,尊重规律、尊重市场,发展潜力大、效益高、市场稳的产业,确保群众持续增收。要围绕贫困地区资源禀赋、贫困状况、贫困群体,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选择市场需求大、发展前景广的优势产业,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扶持,加快发展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打造融合一二三产业的全产业链,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让老百姓通过产业发展增收致富。要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因地制宜发展山上经济、林下经济,长短结合、以短养长,让生态资源变成“现钱”。要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让更多优质农产品更好走出山门、走向市场。二是主体培育要更加多元。要加强创业就业指导,培育更多新的市场主体。要注重培育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对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建档立卡,分类指导、重点扶持,吸引更多龙头企业向我市贫困地区聚集,加快提高优质农产品生产能力。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支持有远见、有思路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发展,不断提高扶贫产业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生产水平,带动更多贫困户增收脱贫。三是利益联结要更加牢固。按照“三变”改革向贫困户全覆盖的要求,继续推进“三变”与“三社”融合发展,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精准实施一批农产品深加工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项目,让贫困群众分享更多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四是资金管理要更加严格。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要在资金的监管、使用上高效统筹,让每一分钱都用在老百姓身上。要完善扶贫资金管理体制,7月底前所有乡镇都要建立财政扶贫专户,切实做到专人、专账、专户管理,确保扶贫资金封闭运行。要强化资金全过程监管,对虚报冒领、截留挪用、套取侵吞扶贫资金等违纪违法行为,从严从重从快查处,坚决做到“法不容情、刀不留人”。村干部是党委政府服务群众的助手,是各项措施落地落实的“终端显示”,如果助手作用发挥不好,就会变成“蛀虫”。当前全市村干部的工资待遇得到了大幅提高,但少数村干部的干事创业激情不足,一定要加强培训、抓好监督管理。

  第四,要在教育医疗等帮扶上再强化。完善贫困地区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是民生之本,也是脱贫之要。一要精准抓好教育扶贫。我市现有建档立卡在校贫困学生65836人,在教育扶贫方面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学前教育资助面窄,享受资助的在园贫困幼儿人数只占在园贫困幼儿总人数的56.47%;
有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在未经批准的小学、初中民办学校就读的,无法享受国家资助。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教育资助政策,凡是属于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都要按规定发放资助金,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不能漏掉一个贫困学生,不让任何一个贫困家庭孩子因经济困难而失学、输在起跑线上。二要精准抓好医疗卫生。全市因病因残致贫建档立卡人数有46974人,但对象还不精准,部分县区对医疗健康精准扶贫对象底数不清、情况不明、认定不准;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三重医疗保障尚未实现“一站式”即时结报。要大力实施医疗卫生“十百千”工程,坚决完成今年50所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确保年底前所有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等问题。要全面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确保年底前实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要加快“健康医疗云”建设,加大对各级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构建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实现远程医疗全覆盖。三要精准抓好技能培训。要深入实施“一户一技能”培训计划,因人而异、因人施策,精准开展特色种植、生态养殖、民间刺绣等技能培训,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至少掌握一门终身受用的谋生技能。要高度重视劳务输出,加强与主要劳务输入地的沟通对接,推动贫困家庭实现“一人打工、全家脱贫”。四要精准抓好兜底保障。目前,全市还有41.65万农村贫困人口、23.3万低保人口、21.58万残疾人,这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要整体将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两无”人员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救助,完善社会保障兜住贫困“锅底”,确保到2018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第五,要在落实包保责任上再强化。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当前,有的包保干部帮扶责任不明晰,采取的帮扶措施不精准,没有做到“因户施策”,甚至出现有的贫困户还没有得到相关帮扶就“被脱贫”的现象;
有的包保干部用心不够、用情不足,工作因循守旧、不求创新,只在逢年过节到贫困户家中走走问问,没有具体帮扶措施,包保责任流于形式;
有的包保干部当“好好先生”,对包保责任落实不力视若无睹,导致考核和监督制度落实不下去,沦为“稻草人”。比如,今年5月,省督查组到我市开展专项督查,水城县化乐镇夺泥村上吹聋组贫困户陈武贤向督查组反映,当地帮扶干部仅来过家一次,问了一下家庭收入情况,照几张相片就回去了,对下步怎么发展、如何脱贫没有人帮助和过问。对于这些突出问题,要拿出强有力的措施,尽快有效解决。一要提高思想自觉。脱贫攻坚是伟大的事业,能够投身这样伟大而有意义的事业,不仅是每名党员、每个干部的骄傲,更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大好机遇。各级领导干部要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不断提高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攻坚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贫困群众当亲人,把群众脱贫当家事,用心用情用力帮助贫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二要层层压实责任。按照“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群众主体”的责任体系,落实好包保工作责任制,确保每个贫困乡、贫困村、贫困户、贫困群众都有人帮、有人扶、有人负责。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上心上手、主动作为,抓“摘帽”、抓退出、抓脱贫,强力推进本地区脱贫攻坚工作。要进一步压实乡、村两级和驻村干部脱贫攻坚责任,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当前最艰巨的使命、最重大的任务、最紧迫的工作,深入一线、走村串寨,“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真正帮到点子上、扶到心坎里。三要强化督促检查。以“扣扣子、担担子、钉钉子”的精神,突出督查重点,督帮扶责任是否到位、督帮扶对象情况是否清楚、督帮扶措施是否落实,挂图作战、挂牌督办,推动各级各部门把工作往前推、往前赶。要强化督查结果运用,对工作不力、作风不实、进度滞后的,要严肃问责,甚至问责到县区党政主要领导。

  第六,要在金融扶贫上再强化。当前,我市金融扶贫扎实有效推进,工作有创新、有实招、有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特惠贷”政策兑现不及时,享受“特惠贷”政策要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数据为基础,因前期数据不精准,各县区数据增删频繁,导致贫困户很难及时享受扶持政策。农村信用工程建设进展缓慢,截至5月底,全市创建农村金融信用县仍为零,创建信用乡镇33个、占比50.77%,创建信用村679个、占比66%,创建信用组6179个、占比56.3%。全市信用乡镇占比低于全省5.51个百分点,其中水城县占比仅为46.15%,低于全省10.13个百分点、全市4.62个百分点。有的乡镇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如果不良贷款率达到3%—4%,金融机构将停办“特惠贷”业务。比如,水城县蟠龙信用社在该镇和猴场乡投放信贷资金1.97亿元,不良贷款达7668.22万元,不良率达38.9%,不仅影响了信用乡镇的创建,更影响了金融扶贫政策的落实。一要用足用好金融扶贫产品。大力推行“三变+金融+扶贫”模式,充分用好各类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支农贷款,着力扩大“特惠贷”、妇女小额信贷、“村村通”等金融扶贫产品覆盖面,加大对七大类扶贫主体的信贷支持,切实降低贫困群众贷款成本。二要创新金融扶贫手段。抢抓国家发改委批准筹备设立3000亿元脱贫攻坚投资基金机遇,尽快完成凉都“三变”扶贫产业基金设立工作,重点投向山地特色农业、山地旅游、循环经济、特色扶贫产业及公共服务设施等领域,多渠道开辟融资新空间,助力脱贫攻坚。各金融机构要创新金融产品,不断推出“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农民安家贷”等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打通金融扶贫“最后一公里”,有效满足贫困群众信贷需求。三要做实金融扶贫基础。政府要诚信,老百姓也要诚信。要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提升覆盖面和获得率,年内完成所有信用县区创建工作,信用乡镇、信用村组创建覆盖率分别达到90%以上和80%以上。要大力实施普惠金融,加快农村金融网点标准化和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建设,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扶贫开发能力,今年完成新建营业网点63个。要加大对扶贫贷款清缴力度,切实降低不良贷款率,营造诚实守信的金融环境。要用好金融精准扶贫信息管理与绩效评价系统,及时、全面、准确掌握扶贫贷款情况,精准发力、精准监测、精准调度、精准统计金融扶贫工作。

 

 

 

 

 

 

 

 

 

 

 

推荐访问:常委 市委 市长 周荣市长在六届市委第217次常委(扩大)会议上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