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12篇

时间:2023-08-11 17:54:02 来源:网友投稿

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9月25-26日,20xx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在深圳威尼斯酒店隆重开幕。联合国安南秘书长个性顾问、联合国地球理事会主席、联合国和平大学校董会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12篇,供大家参考。

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12篇

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篇1

9月25-26日,20xx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在深圳威尼斯酒店隆重开幕。联合国安南秘书长个性顾问、联合国地球理事会主席、联合国和平大学校董会主席兼校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任执行主任、副秘书长、全球环境界的泰斗莫瑞斯斯特朗(maurice

特写的特点

(1)生动而集中地再现场景与人物。

(2)渲染与烘托气氛,形成视觉——神经——情感——思维的感应过程。

(3)透视全局。

新闻特写共分以下几种:

(1)事件特写:摄取与再现重大事件的关键*场面。

(2)场面特写:新闻事件中精*场面的再现。

(3)人物特写:再现人物的某种行为,绘声、绘*,有强烈动感。

(4)景物特写:对于有特殊意义或有价值的罕见景物的描写。

(5)工作特写:对于某一工作场面的生动再现。

(6)杂记*特写:各种具有特写价值的新闻现场之生动再现。

第一,选准一个“镜头”(包括选准一个片断、一个情节),加以“放大”。

第二,要抓住人物和事物的特点。

第三,要抓生动的形象,捕捉人物、事物的动态、动势。

第四,要抓有感**的东西。情能感人,要善于把人的喜怒惊思忧悲恐的感情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让情融于事中,使情满而不溢。

第五,要抓取新闻事件的高潮部分。

第六,要运用较多的描绘手法,把已逝的情景写得栩栩如生,但必须严格遵守新闻真实*的原则,不能夸张、虚构,更不能合理想象。

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

本报通讯员xxx

3月12日下午3点,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在xxx省xxx市*五楼会议室举行。能容纳500多人的会议室里,端坐着全市49名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他们将通过闭卷考试获得任职“科技资格”。

主考官:分管农业的市委副书记xxx和副市长xxx。

主监考:市委组织部长。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题目《农业综合技术测验题》,涉及本地主要农作物、林果业及养殖业等方面的实用技术。

担任考务工作的高级农艺师郭老师对笔者说:“试题虽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但大部分是培训过的知识。”

3点15分,考生开始答卷。考场上格外肃静,只听见沙沙的答卷声。担任监考员的市委组织部两位副部长,目光不停地扫视着,有两名考生刚一交头接耳,便被提出*告。4点过后,便有考生交卷,郭老师浏览几份试卷后告诉笔者,考得好的能得90多分。

考试结束后,笔者在考场采访了宋副书记和胡副市长,他们说,市委、市*采取考“科技资格”的办法,“逼”乡镇领导带头学农业技术,以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和带领群众科技致富的实际本领。市委组织部长告诉笔者:“市委、市*将张榜公布这次考试成绩,并奖励成绩优秀者;对考试成绩不及格的,限期补考,再不及格者,将采取一定的组织措施。没有‘科技资格’,就不能胜任乡镇领导。这样的考试,今后我们每年都要进行。”

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篇2

新闻作文100字精选

范文:

新闻作文100字:1991年:蒙娜丽莎的皱眉

英国《独立报》报道称,一个艺术小组在清洗名画《蒙娜丽莎》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在将画上的蒙尘去掉之后,这位以“神秘的微笑”风靡世界的女子竟然皱着眉头。

新闻作文100字:1992年:分割比利时

在这一年的愚人节,《伦敦时报》用大版篇幅报道了比利时将被一分为二的消息。该报道称,比利时北部说荷兰语的部分将并入荷兰,南部讲-法语的部分则被并入法国。这篇报道说得煞有介事,还附上了详细的分割地图,竟然愚弄了当时英国的外交部部长,他还表示准备接受电视采访,讨论这一“重要问题”。

新闻作文100字:1993年:男女分用电话

以严肃、理性著称于世的德国人也在愚人节开起了玩笑。德国的一家地方报纸称,当地正准备引进一种新的电话系统,男人和女人将使用不同的电话,原因是“女人占用电话的时间太长”。

新闻作文100字:1995年:英国女王冒出亲叔叔

英国《独立报》报道,有一位当年69岁的威尔士农夫是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祖父、乔治五世的私生子。这一报道以“女王的王位受到威胁”为名,将这位农夫的身世形容得有板有眼,还称这位王位的合法继承人已经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夺回本应属于自己的王位。

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篇3

《新闻两则》

教学目的:

一 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二 体会本文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

三 了解渡江战役的经过,接受革命教育。

教学设想:

一 学生初学新闻这种体裁,有必要弄清楚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二 为了便于学生尽快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在教学方法上遵循由感性到理性这样的认识规律,不从知识概念切入,而从对课文内容的复述和概括入手,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

三 本文语言简洁、准确,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教材,因此,语言的学习与训练列为教学重点之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读课文(包括读“预习提示”,以了解背景知识)。读书时,画出生字词(或自己解决)。

[说明]熟悉历史背景,大致了解全文内容。

二、朗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对照书上的示意图,进一步了解三路大军渡江战役的经过。提出要求:对照示意图,能够复述渡江战役的大致过程。

三、两位学生一组,彼此照着示意图复述渡江战役的经过。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复述较好的同学,准备请他(她)上黑板前面复述。

四、教师出示一张较大些的渡江战役示意图(照教材绘制即可),请刚才发现的复述较好的一位同学指图复述,其他同学静听。然后,指出其复述的不确之处。

[说明]利用复述这一方法,引导学生理清三路大军渡江的情况,从而认清本则新闻主体部分的内容。学生指图复述时,教师可随之板书如下: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增强学生认识本文内容的条理性。

五、借助问题,传授新闻结构的知识。

1.文中哪两句话概括了同学们刚才复述的`内容?

[参考答案]

(第1句、第2句)

2.有没有哪一句能够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教师讲知识:

1.这则新闻的前两句是“导语”(板书),它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导语在新闻的开头,一般不长,往往是一两句话,有时也用一段话。

2.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称为“主体”,刚才同学们复述内容就是这则新闻的“主体”。评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指出我军胜利渡江的重大意义。

3.新闻还要有“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就是本文标题。标题以凝炼的语言,概述全篇的要旨,醒目有力。

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如有条件,教师可适当增加些知识给学生,如副标题、结语等)。一则新闻,往往由这三部分构成。

[说明]教师随着讲解,板书:标题、导语、主体。这是传授知识的环节。作为学生新接触的一种体裁,讲些必要的知识是有用的,不能忽视。在学生对本文内容和构成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传授有关知识,显得自然,学生接受起来也不太困难。

六、通过比较,传授新闻特点的知识。

1.这则新闻起始,括号里的内容表明这则新闻报道的单位、时间。这些内容去掉与保留有没有不同?

[参考答案]

(括号及其中的内容属于新闻的“电头”──学生答题后教师再讲,这些内容表明所报道的材料的真实性,报道的及时。“预习提示”介绍“22日夜,_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证明了报道的及时。)

2.从这里我们能看出“新闻”具有怎样的一个特点?

[参考答案]

(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3.主体部分中,有两处写到“至发电时止”。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报道准确)

教师板书:真实、及时、准确

这是新闻的三个特点。此外,简明也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特点(板书“简明”)。渡江战役头绪多,战线广,但这则新闻却写得简明扼要,并及时报道,使广大人民群众尽快了解到战役的进展。关于简明扼要问题,《www..com》课后有短文专门讲解,课下阅读。

[说明]以上完成了教学的第一个内容,即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七、体会本文语言表达的一些特点。

1.题目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参考答案]

(是实数。中路军30万人;西路军35万人;东路军35万人)

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

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

[参考答案]

(“不含”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准确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因为九江尚未解放)

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篇4

新闻采写要符合两个基本目标:让读者看、让读者关心,即日常校园新闻写作必须包含“读者需要知道”和“读者想要知道”两方面内容。

新闻分为硬性新闻和软性新闻。硬性新闻是时效性极强的,刚发生、正在发生或马上发生的事件,强调事件陈述,不注重观点和意见。体例包括:消息、简讯等。软性新闻也称为“讲故事新闻”,选取某一视角向读者展示人物、事件、问题、提供教育性或者娱乐性的信息,重在传递某种思想观念,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形式上多表现为我们常说的“深度报道”。

硬性新闻包括“5个w、1个h和1个so what”即“who(人物)、when(时间)、where(地点)、what(事件)、why(起因)、how(形式)、so what(意义)”。

软性新闻要聚焦文字的亲近感,拉近新闻事件与读者的距离。一方面,内容要紧扣采写主题,时刻呼应采访的主旨;另一方面,还要善于从独特的'视角为读者挖掘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需格外注意的是,新闻要素无需面面俱到,也非常简单地罗列堆砌,而是条理清晰地进行组合,并将最重要的信息置于新闻稿最显著的位置。

硬性新闻:倒金字塔结构,分为导语、说明、扩充、结尾。导语包含整个新闻事件最核心、最有亮点的信息。在倒金字塔结构中,文章内容最重要程度随文章行文逐渐递减。

软性新闻:正金字塔结构,从细节入手逐步深入,有“以小见大”的意思。

无论选择何种结构,首先要明确报道的焦点、设定报道的视角,牢记把核心信息要素放进开篇导语之中。

新闻用语不规范,表述口语化,包含大量主观表述和不恰当情感因素。其次,新闻信息缺失,抓不住新闻事件的亮点信息、核心信息。简单来说,校园新闻应符合客观性、时效性、可读性、深刻性的统一。

1、新闻用语不符合新闻客观性要求

(1)新闻的客观性决定了严肃性,新闻稿中的一词一句都要确保客观准确、严谨无误,不得掺杂撰稿人多余的个人情感,不得使用第一人称。

2、新闻稿对领导的称谓不遵照格式,表述不规范

①首次介绍领导时,要按照“职位+姓名”的格式表述。下文任意位置仅使用领导姓名。

②报道领导头衔时只需写明其在新闻事件中所扮演角色相关的称谓。

③新闻稿提及参会领导,不允许面面俱到、一人不落,要按标准有选择地罗列。其余干部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从简表述。

3、结构不清晰,逻辑混乱

(1)当前新闻稿多是按照事件发生的流程进行,虽然这样的结构不容易遗漏环节,但流水账式的文章让新闻报道索然无味。特别是遇到原本极具影响力和重要意义的新闻事件,难以在字里行间表达出对受众的的冲击力。

(2)报道领导讲话的逻辑混乱。领导讲话内容包括:强调事件意义、表明工作态度、提出具体措施。前两者是程式化内容,可一笔带过。第三方面则是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应当条理清晰地加以呈现,并可就每项条目进行必要展开说明。原则上领导讲话控制在300字左右,重要场合可增至500字左右。

新闻标题是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其包含:主题、副题、引题。

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揭示新闻中最重要、最吸引受众的信息。

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用来补充、注释和说明主题

新闻标题的选取要有深度,保证标题里有充足的信息量。要用核心新闻点吸引读者。要杜绝“开会式”标题,减少“会议”二字在标题里出现的频次。

(1)聚焦核心,提取新闻事件中最关键的信息。

例:原标题学校召开xx学者培养交流座谈会

修改:“xx学者李爱群工作室”揭牌

(2)精准提炼,抓住关键人物说的关键话语。

例:原标题党委书记xxx参加20xx年新入职教职工座谈会

修改:党委书记xxx对新入职教职工提出希望:(引题)

坚持立德树人开放创新做“四有好老师”(主题)

(3)使用引语,口语化表述更亲切。

例:xx高校增强对国际顶尖人才吸引力,

越来越多“一带一路”国家青年掉头向东(引题)

“去中国吧,那里有更多的机会”(主题)

(4)运用数字,直观展现突出成就。

例:四级首考通过率(主题)

英语教学改革展露新气象(副题)

(5)借力热点,强调事件重要意义。

例:“一带一路”历史建筑摄影·手绘艺术展开幕(主题)

开启沿线国家建筑类高校合作新篇章(副题)

(6)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体现文字灵活性。

例:让水城不再“失落”(主题)

xx水文化遗产主题展开幕(副题)

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篇5

消息:带着露珠的新闻(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一、了解消息的特点和结构形式,学会迅速抓住消息的主要信息。

二、培养新闻意识和对社会生活的敏感。

三、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撰写各类消息。

四、体会消息精练、简洁的语言特点,并在新闻写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对消息的结构和特点的把握是教学重点

二、运用所学的知识撰写消息、为消息拟一则标题是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导-读-悟-写”四步教学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导(用两则消息导入)

俗话说:足不出户,能知天下事。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依靠什么知晓天下大事呢?大家看大屏幕(展示“新闻联播”片段、《^v^》消息“北京申奥成功”)

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篇6

引领健康新生活的新习惯。

新习惯有效地引导我们的健康。方便的新生活,只要我们能正确地看待和形成新习惯,健康。方便的生活就在我们手中。作为未来时代的主人,我们应该共同努力,采取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新时尚!

当然,目前我们所涉及的只是狭义的新闻,主要是为了报道学校里新发生的事情。有价值的事情,目的是让更多的人知道它。

基于新闻的特点,我们在写稿件的时候也出了最基本的原则:

正式的新闻写作可以在你了解并遵守上述原则之后开始。

首先,我们来看看新闻稿括哪些部分的正常新闻稿:

让我们详细解释一下标出的部分:

1.标题:对偶句或用一句简短的话概述事件,使人们一眼就能看出发生了什么。

2.引言:描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大致经过,简明扼要的段落。

3.背景:补充可有可无的发生事件的环境条件。

4.主体:详细介绍事件本身,提供更详尽的信息。

5.结论:也可以用来升华新闻可以用来升华新闻主题。

根据这个写作模板,大家的新闻稿基本上都是写的。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按照这种固定的格式写新闻太过过时、太过单调,所以他们想玩一点自己的风格,引用新闻写作中的经典,用精彩的笔和鲜花,顺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如果他们在写作,这样的学生一定是优秀的学生。

但是这种优秀的用途在新闻写作中只能说是吃力不讨好,在这里为大家复习新闻最重要的原则——客观真实。

人们看你的新闻报道是为了了解事件的背景,而不是为了看你的花式表演。如果你在观看新闻广播时谈论自己的感受和实践,你也会觉得新闻广播已经失去了它的权威。

因此,在撰写新闻时,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基本结构和格式的要求撰写。你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发挥一点作用,比如写更多精辟的词来代替大段落的废话,使用更多的动词来使新闻生动可见,等等。

如果你真的想以自己的风格写作,那么你只能祝贺你——锻炼你的打字能力。至于稿件,你最好洗漱睡觉。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本期新闻格式的写作技巧:

1.五个部分(标题。导语。背景。主体。结语)遵循新闻写作

2.清楚地介绍要报告的事件(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结果)

3.叙述简洁明了,不滥用修辞,以把事情说清楚为基本要求(但稿件字数不能低于500字哦)

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篇7

国庆期间带孩子来沪游玩的朋友给我说起一件尴尬事:6岁的孩子在南京路步行街游玩时,突然要小便,朋友于是急着寻觅路边的厕所标识牌,可能是不熟悉的缘故,怎么也没找到,于是急匆匆进了附近的一个酒店,问酒店服务员可不可以上下厕所,服务员告诉他这里没有,隔壁商场楼上有。无奈之下,只好拖着孩子再跑到隔壁商场,孩子实在憋不住,就躲在商场一角解决了。

上厕所难,已经不是新闻。早在几年前,不少地方就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比如,上海早在20xx年就规定:大型商场、餐饮、金融经营交易场所、影剧院、文娱体育场(馆)及其他人流集散场所等,应设置公厕并开放。而20xx年,上海决定在全市再建800座公共厕所,重点解决百姓意见集中的部分公共设施陈旧落后、布局不尽合理的问题,并同步推进郊区旱(简)厕全面改造,进一步增强公厕服务供给能力。

但现实的“效果”显示,市民到临街的宾馆、饭店及娱乐场所去方便,仍旧“很不方便”,经常遭到冷遇和白眼,我那位朋友的遭遇,我本人也曾多次经历。而公共厕所不需要时倒是能看见,需要时找起来却很麻烦,标识不清晰,有时在路边,要跑好几个路口才能找到一个公共厕所,一位学生曾告诉我,他曾在街上打的去找厕所。

上厕所,其实不仅仅关乎“民生”,还关乎整个社会的文明。为什么有人在路边趁人不注意时方便?甚至即便有路人走过,一些男同胞也对着墙壁解决问题?一来是找不到厕所,二来是过去找不到厕所,长此以往养成了陋习。如果如厕方便,相信这样的陋习会日益减少。

与如厕相似的问题,还有垃圾桶。我曾在一座城市的一条街道上拿着一包垃圾走了一里路,没看到一个垃圾桶,最后看到了一个堆满垃圾的墙根,只好把垃圾袋扔在那里。严格地说,这也是乱扔垃圾,只是大家都把这里当成了垃圾场。

增加几百个公共厕所,把厕所的标识弄得更清楚些,有厕所的公共服务地方尽可能把厕所向公众开放,在街道上增设一些垃圾桶……这并不需要过多的资金投入,但其对基础文明的建设,却可能产生很大的功效,远甚于文明宣传和说教。就如我那个朋友的小孩,从6岁起,就有了在商场角落被迫随地小便的切身经历,这种“教育”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篇8

《新闻两则》

教学目的:

一 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二 体会本文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

三 了解渡江战役的经过,接受革命教育。

教学设想:

一 学生初学新闻这种体裁,有必要弄清楚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二 为了便于学生尽快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在教学方法上遵循由感性到理性这样的认识规律,不从知识概念切入,而从对课文内容的复述和概括入手,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

三 本文语言简洁、准确,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教材,因此,语言的学习与训练列为教学重点之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读课文(包括读“预习提示”,以了解背景知识)。读书时,画出生字词(或自己解决)。

[说明]熟悉历史背景,大致了解全文内容。

二、朗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对照书上的示意图,进一步了解三路大军渡江战役的经过。提出要求:对照示意图,能够复述渡江战役的大致过程。

三、两位学生一组,彼此照着示意图复述渡江战役的经过。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复述较好的同学,准备请他(她)上黑板前面复述。

四、教师出示一张较大些的渡江战役示意图(照教材绘制即可),请刚才发现的复述较好的一位同学指图复述,其他同学静听。然后,指出其复述的不确之处。

[说明]利用复述这一方法,引导学生理清三路大军渡江的情况,从而认清本则新闻主体部分的内容。学生指图复述时,教师可随之板书如下: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增强学生认识本文内容的条理性。

五、借助问题,传授新闻结构的知识。

1.文中哪两句话概括了同学们刚才复述的`内容?

[参考答案]

(第1句、第2句)

2.有没有哪一句能够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教师讲知识:

1.这则新闻的前两句是“导语”(板书),它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导语在新闻的开头,一般不长,往往是一两句话,有时也用一段话。

2.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称为“主体”,刚才同学们复述内容就是这则新闻的“主体”。评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指出我军胜利渡江的重大意义。

3.新闻还要有“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就是本文标题。标题以凝炼的语言,概述全篇的要旨,醒目有力。

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如有条件,教师可适当增加些知识给学生,如副标题、结语等)。一则新闻,往往由这三部分构成。

[说明]教师随着讲解,板书:标题、导语、主体。这是传授知识的环节。作为学生新接触的一种体裁,讲些必要的知识是有用的,不能忽视。在学生对本文内容和构成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传授有关知识,显得自然,学生接受起来也不太困难。

六、通过比较,传授新闻特点的知识。

1.这则新闻起始,括号里的内容表明这则新闻报道的单位、时间。这些内容去掉与保留有没有不同?

[参考答案]

(括号及其中的内容属于新闻的“电头”──学生答题后教师再讲,这些内容表明所报道的材料的真实性,报道的及时。“预习提示”介绍“22日夜,_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证明了报道的及时。)

2.从这里我们能看出“新闻”具有怎样的一个特点?

[参考答案]

(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3.主体部分中,有两处写到“至发电时止”。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报道准确)

教师板书:真实、及时、准确

这是新闻的三个特点。此外,简明也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特点(板书“简明”)。渡江战役头绪多,战线广,但这则新闻却写得简明扼要,并及时报道,使广大人民群众尽快了解到战役的进展。关于简明扼要问题,课后有短文专门讲解,课下阅读。

[说明]以上完成了教学的第一个内容,即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七、体会本文语言表达的一些特点。

1.题目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参考答案]

(是实数。中路军30万人;西路军35万人;东路军35万人)

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

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

[参考答案]

(“不含”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准确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因为九江尚未解放)

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篇9

消息:带着露珠的新闻(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一、了解消息的特点和结构形式,学会迅速抓住消息的主要信息。

二、培养新闻意识和对社会生活的敏感。

三、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撰写各类消息。

四、体会消息精练、简洁的语言特点,并在新闻写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对消息的结构和特点的把握是教学重点

二、运用所学的知识撰写消息、为消息拟一则标题是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导-读-悟-写”四步教学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导(用两则消息导入)

俗话说:足不出户,能知天下事。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依靠什么知晓天下大事呢?大家看大屏幕(展示“新闻联播”片段、《^v^》消息“北京申奥成功”)

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篇10

校园新闻:

1、上周举行了英语默词竞赛,本周将举行数学计算小测试,希望同学们细心做题,争取好成绩。

2、关于安全与感恩主题的第三期板报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与大家见面了。

生活小百科:

1、一个星期只能吃四只蛋,吃太多,对身体不好

2、饭后吃水果是错误的观念,应是饭前吃水果

3、晚上睡觉前不要喝水,可能第二天出现眼带浮肿

4、喝豆浆时不要加鸡蛋及糖,也不要喝太多

5、空腹时不要吃蕃茄,最好饭后吃

6、早上醒来,先喝一杯水,预防结石

7、睡前三小时不要吃东西

8、天天喝水八大杯,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9、下午五点后大餐少少吃,因为五点后身体不需那么多能量

10、10种吃了会快乐的食物:深海鱼,香蕉,葡萄柚,全麦面包,菠菜,大蒜,南瓜,低脂牛奶,鸡肉,樱桃。

11、睡眠不足会变笨,一天须八小时睡眠,有午睡习惯较不会老

12、最佳睡眠时间是在晚上10点。清晨6点

13、减少食用盐腌、烟熏、烧烤的食物

14、每天摄取新鲜的蔬菜与水果

15、每天摄取富含高纤维的五谷类及豆类

16、保持规律的生活与运动

17、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18、正确饮食习惯: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平民,晚上吃的像乞丐

[校园新闻广播稿100字]

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篇11

这次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由推进舱、返回舱和轨道舱组成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它是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的。飞船可以搭载两名宇航员,此次任务的宇航员是总指挥费和操作员聂海胜。谁能让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的心随着自己的节奏跳动五天五夜?谁能从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见证中国实力的飞跃?他们去天空,追踪龙,每天起飞,看看周围的天空。他们是中国航天工业的黄金一代!10月12日至17日,费龙军和聂海胜完成了为期5天5夜的太空之旅,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关注。飞船在76圈后平稳返回。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除了上述纯粹的航天和科学意义之外,它不仅能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激发我们的民族精神,而且还有一个我们没有注意到的普遍价值,那就是神舟六号将开启仍处于朦胧状态的民族科学精神。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飞船系列之一。“神舟六号”和“神舟五号”在外观上没有区别。它们仍然是推进舱、返回舱和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由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这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宇航员的宇宙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日”任务的载人宇宙飞船。

神舟六号宇宙飞船于2005年10月12日上午93: 00在北京时间(世界协调时8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两名中国宇航员费龙军和聂海胜被送入太空。据估计,他们将飞往时间5天。首先,它在椭圆轨道上运行五次,轨道倾角为度,近地点高度为200公里,远地点高度为347公里。轨道改变后,它进入一个343公里的圆形轨道,绕地球飞行需要90分钟。飞行轨迹投射到地面上,呈现一条向东移动的正弦曲线。轨道特征与神舟五号相同

神舟六号飞船搭载的物品有八大类六十四种,主要是载人航天工程的纪念品,如集邮品、字画、旗帜等纪念品,以及用于科学实验的微生物菌种和农作物种子。

这里有10克土,由9克大陆土和1克台湾土组成,这意味着完美,希望海峡两岸都能

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篇12

昨天是__年为了保障我校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以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学校组织观看了新闻大求真的节目。

安全,众所周知一个看似简单而又如此复杂的问题,随着进代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安全也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由于安全知识贫乏,安全意识无法提高,中小学生安全问题更是令人担忧。生命是短暂的,人活一世不过区区几十年,难道就让生命在这世上白走一遭?这当然不是我们中小学生想要的人生。

通过对此篇的认真观看学习,同学们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提高安全意识,在每个同学心的地位,安全得不到保障,就算韦编三绝的读书也只是徒劳。

为了让全体同学深刻的感受到安全意义所在,了解用血泪写出的“注意安全,珍惜生命”的警句。

【异物卡喉怎抢救】儿童发生异物卡喉的情况时,若卡在气管,家长可以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具体操作如下:站立在孩子背后,双手放于孩子肚脐和胸骨间,一手握拳,另一手包住拳头;双臂用力收紧,瞬间按压孩子胸部;持续几次挤按,直到气管阻塞解除。而如果是卡在了食道,则应该立即就医。

【交通事故怎避免】有数据显示:每5名儿童道路交通受害者中就有1名丧生。应该如何避免交通事故对儿童造成伤害呢?第一就是儿童要加强交通安全意识,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要注意红绿灯和两边的车辆。而成年人也要注意在学校附近开车放慢速度,给12岁以下的儿童都要使用安全座椅,系好安全带。

【踩踏事故怎自救】在拥挤的人群中前进时,一旦摔倒,立即站起。如果摔倒后无法移动,这时候切记要护住头部,保持侧卧双手抱头,蜷缩膝盖至胸前。不要俯卧和仰卧。这个姿势除了保护好了自己的头部,也给胸腔留住了安全的空间。

【踩踏事故怎预防】人群较为拥挤时,应立即选择离开。一旦你已经被人流裹挟,无法控制前进方向时,切记不要停下,不要硬挤,要一边顺着人流同步前进,一边向前进方向的侧方移动,直至移出人群。前进时,腿微微的弯起来,两手交叉,肘关节朝外,这个动作能有效的保护自己胸腔不被挤压,维持正常呼吸。

中小学生是含苞欲放的花蕾,是未来的建设者,更是父母的依靠,如果成为意外的牺牲者,随之倒下的还有父母家人,如果他们倒下了,那么谁来支撑这个家庭。

推荐访问:新闻报道 完整